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1 22:59:13
◎安信證券今年7月引援的機電信息數據顯示,2021年國產品牌離心機組銷售額份額相比2020年有較明顯提升,江森自控約克、開利及麥克維爾的份額占比出現同比下滑。
◎安信證券在《中央空調:家電最后的堡壘,有望被本土品牌攻下》中指出,隨著美的、格力、海爾、海信等內資品牌不斷加大離心機研發和推廣力度,中央空調市場有望出現內資品牌趕超外資品牌的高峰期。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陳俊杰
作為中央空調領域的高精尖產品,離心機的零部件高達上萬個,一直有“制冷行業的皇冠”之稱。中國很早已經是家用空調領域的全球“霸主”,唯獨在離心機行業,話語權遲遲難有突破。
上世紀60年代,第一臺國產離心機在重慶誕生。但此后的50余年,中國離心機市場一直被美系四大品牌盤踞?!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竭@個競爭格局去年開始有了突破性變化。9月20日下午,記者從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公司開發高級工程師李鎮杉了解到,2021年,美的成功實現年產銷1000臺離心水機,市場份額躍居前4,首次打破外資品牌壟斷的格局。
安信證券今年7月引援的機電信息數據顯示,2021年國產品牌離心機組銷售額份額相比2020年有較明顯提升,江森自控約克、開利及麥克維爾的份額占比出現同比下滑。
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公司總經理李葛豐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離心機每年銷量大概在7000臺左右。預計今年美的離心機年產銷量能超1600臺,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
中央空調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照主機類型分,可分為冷水機組(離心機組、風冷螺桿機組、水冷螺桿機組、模塊機組)、多聯機組、單元機等六大產品類別。
離心機組代表著制冷行業的技術“制高點”。世界空調從美國起步,中國離心機則是從重慶起步。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副總機電工程師吳蔚蘭9月20日下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說,1964年前后,重慶通用機械廠生產出國內第一臺自主離心機。離心機在中國已有50多年發展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國產品牌的創新是一條非常艱辛的道路,“從0到1很難,從1到N也是很難的。”
李鎮杉這樣形容離心機組的懸浮系統,他稱,離心機懸浮系統橫跨專業達15個之多,因為其技術難度大,有人將其比喻為是“一頭3噸的大象,在1毫米的鋼絲上表演跳舞。” 也正因研發難度大、研發投入大,這項技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被外資品牌壟斷。
記者獲悉,在2021年之前,國內離心機的行業格局一直很穩定,美系四大品牌江森自控約克、開利、麥克維爾、特靈連續多年占據著市場TOP4地位,其中,江森自控約克更是常年蟬聯市場第一。
V客暖通網2017年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美系4大品牌當年市場份額位居TOP4,累計超過77%。美的、格力、海爾分別排名第6、7、10位,市場份額加起來不到15%。這一競爭格局在2021年有明顯變化。V客暖通網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美的的離心機組市場份額首次突破10%,擠掉特靈,首次排名行業第4。
這僅是開始。艾肯網《2022年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美的離心機組的市場份額已經躍居行業第二位,僅次于江森自控約克品牌。
從零到成功扭轉外資品牌壟斷的競爭局面,中國離心機走了半個世紀之久。為什么這么難?
李葛豐提到,他是2004年加入美的,當年美的剛剛與重慶通用成立合資公司。可以說,他全程見證了國產離心機的崛起與趕超。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1世紀之初,國產離心機產品相對外資品牌,能效較低、質量也不是很過硬,這導致國產品牌當時很難與美系品牌正面競爭。
后來,隨著國產品牌加大科研投入,技術崛起,國產離心機質量顯著提升。但在這個階段,國產品牌又因樣板工程少,導致很多業主不敢用。在他看來,美的品牌之所以能實現追趕或超越外資品牌,是各個環節能力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9月20日,美的樓宇科技對外正式發布全新水機品牌——鯤禹。李葛豐對此表示,“中國冷水機組經歷很長時間的發展,我們覺得,目前已經到了能與外資品牌同臺競爭的階段。”
今年7月,安信證券在《中央空調:家電最后的堡壘,有望被本土品牌攻下》中指出,隨著美的、格力、海爾、海信等內資品牌不斷加大離心機研發和推廣力度,中央空調市場有望出現內資品牌趕超外資品牌的高峰期。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祖銘告訴記者,國產水機在磁懸浮技術、氣懸浮技術、水機能效等方面達到全球領先,具備優勢。未來的努力方向,應當在低溫制冷、高溫制熱、系統集成及智能化等領域。
吳蔚蘭則呼吁,相關部門應考慮盡量推廣符合國家標準的民族品牌產品。“創新非常困難,大家一定要堅定團結在一起。”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0587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