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電影的蓄勢與躍升|《強影之路》連續三年站上金雞獎舞臺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0 19:15:59

    ◎雖然2022年整體觀影人次下滑嚴重,但每當有優秀作品面世,觀眾依然會選擇回歸影城。只要影迷還在、觀眾還在,電影市場的信心和希望就還在。”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溫夢華  朱鵬  杜蔚  畢媛媛    每經實習記者 宋美璐    每經編輯 梁梟    

    2eic4iblTAWEV4Wq2ubULZlWP7A9JWPghHnmonOibflEHGGA17NKPQ3GfBLf4jXQiaEfaf7WlvicGwA1UkEH7JXYQmw.jpg

    11月10日,中國大眾最為熟悉的專業電影獎、中國電影界的年度盛事——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于廈門拉開序幕。作為電影產業觀察之窗,《2022強影之路》白皮書在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重磅亮相。這也是《強影之路》第三次在金雞獎發布。

    在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張丕民,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副總經理顏忠偉,萬達影視總經理尹香今,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劉林鵬聯合發布《2022強影之路》。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輝躍,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團主席任仲倫,廈門廣播電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桂林,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等現場見證了《2022強影之路》的發布。

    2eic4iblTAWEV4Wq2ubULZlWP7A9JWPghHIJZDllL2cRmwxJQsUoJw4WUdeXUyQpFUicYDlUdnngSewaW3ibiczuicdQ.jpg

    片來源辦方供圖

    由《每日經濟新聞》創立并主創的《強影之路》已連續六年發布,其以專業的財經視角呈現電影產業的發展態勢。一年一度的記錄與沉淀,已成為具有史料與思考雙重價值的中國電影年度性報告。

    《2022強影之路》由每日經濟新聞、萬達影視集團大數據中心聯合出品,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是獨家特約合作伙伴。

    2022年是疫情發生后的第三年,由于困難疊加效應,電影行業呈現出市場不穩定、片源不確定、頭部企業效益持續下降、影片投融資激情消逝等連鎖反應。在這一背景下,從產業角度總結中國電影這一年,并尋找電影產業的新動能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團主席任仲倫連續六年支持《強影之路》。在今年的序言中,他表示:“2017年起,作為中國權威財經媒體的《每日經濟新聞》昂然進入電影行業,并為之鼓與呼。彼時正是中國電影高歌猛進的時刻。近三年,疫情導致中國電影出現停滯,每經依然昂首力挺,不離不棄,持續發布電影白皮書,提供思考和建議。其情殷殷,其心切切。”

    這本電影白皮書的主題詞是“中國電影的蓄勢與躍升”,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劉學東表示:這表達了一種理性思考,概括了2022年中國電影的形勢,更體現了發布者的立場與愿望。蓄勢是為了躍升。

    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供給·消費:

    票房降溫,觀影需求仍在

    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片源!片源!目前,片源成為供需中最大的矛盾。直到11月9日,當日排在前10位的影片,有9部都已上線放映超過40天。時間已臨近2022年年末,年初上映的《狙擊手》還掛在銀幕上。

    而上線的這些影片票房也極其稀薄。11月9日票房榜上,排在第一的《萬里歸途》上映41天,當日票房只有30多萬元;排在第二的《哥,你好》上映62天,當日票房只有十多萬元。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mLJ4CtvHoBFcK3FT291HicVNaQWLWsAuib4Mtjc8VRVz4JNB3U6iahVyg.png

    “這種極為罕見的排片情況,充分說明新片供應匱乏”,任仲倫對每經記者表示,“過長的排片期已經導致上座率低下,甚至無效,嚴重浪費影院資源和效益。

    新的片源在哪里呢?細細盤點年底前還能期待的影片,包括大鵬導演的《保你平安》,成龍、劉浩存主演的《龍馬精神》,王一博主演的《無名》,沈騰主演的《超能一家人》,田曉鵬導演的、號稱首部三維水墨國漫影片《深?!?hellip;…

    “如果年內沒有高票房的影片上映,那么今年的總票房將是(疫情發生后)三年間較低的。2022年也許是中國電影困難的年度”,任仲倫坦言,“但盤點2022年中國電影,時晴時雨,有喜有憂。期間有屢戰屢敗的磨礪,也有屢敗屢戰的勇氣,甚至有反敗為勝、向陽而生的成績。電影就是這樣困難,電影人就是這樣頑強。中國電影需要信心,因為中國電影面臨困境,這是我屢經中國電影跌宕起伏后的感悟與渴望。這本《2022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的蓄勢與躍升》,字里行間同樣表達著對中國電影未來可期的信心。”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w9Za8nYbJm3xAUKYusJdyfRc7JIEeAnjcBYiaYQcXIGj3O8eFfcIz4A.png

    萬達電影執行總裁陳洪濤認為,自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強。2022年對中國電影人來說是異常艱苦的一年,不確定性貫穿全年。“但中國目前仍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觀眾對優質電影和優秀文化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雖然2022年整體觀影人次下滑嚴重,但每當有優秀作品面世,觀眾依然會選擇回歸影城。例如今年《人生大事》《獨行月球》《萬里歸途》等影片上映時,數億觀眾選擇走進影院、擁抱電影。只要影迷還在、觀眾還在,電影市場的信心和希望就還在。”

    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宣發·放映:

    極限定檔催生“以映代宣”新生態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根據《2022強影之路》的數據,近5年來,24歲以下的年輕觀眾比例減少了近10個百分點。一方面,影片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逐步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原因,大學校園普遍管控嚴格,年輕主力人群大學生的觀影條件受限。與此同時,40歲及以上的“老齡”觀眾比例則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一方面,從大環境上看,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另一方面,電影行業自身也在影片類型、影片內容等角度迅速調整,拓展觀影人群范圍。再者政策扶持“全民觀影”,也促使一部分社區居民愿意走進影院,感受電影文化。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scCI20miacSKhdibEgduUglTR1q90Mz2t5KDHSPtWLcniaQwEbN8p4mLQ.png

    此外,95后、00后觀眾的興趣愛好更為廣泛,易被劇本殺、密室逃脫、短視頻等休閑活動分散注意力,且近兩年市場缺少年輕人喜愛的優質影片。而年輕人群易發聲且娛樂消費活躍度高,激發年輕人到影院觀影的興趣或是后續市場機會點。

    由于市場環境出現了以上種種變化,營銷和發行也緊扣影片和消費者的特點,因勢而動、適者生存,出現了“以映代宣”“映后宣發”新生態。

    2022年,多部重量級國產影片在映前很短的時間才宣布定檔,被業內稱為“極限定檔”——從定檔到上映最短時間只有三天半:《新神榜:楊戩》《小黃人大眼萌2》在8月15日宣布定檔8月19日。被譽為年度熱門影片的《獨行月球》也是在映前10天才定檔,《明日戰記》從定檔到調檔也僅有半個月。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kn6SVgib40WX9pXghhe8GLrOQsuibictGjKzEHOPOHjPTKQxjIs4ox6qA.png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cWDnd05vhxGyhuoRAmtg4n4awibUXSk0JLjS6NcqpatyoGjcMyFvZ8w.png

    從統計數據來看,宣發周期的壓縮或已成為一種常態。不過,1億~5億量級影片宣發期并未被壓縮,反而增加一周時間?!?022強影之路》宣發放映篇中對此分析并提出,這或許提示了一個市場現象:高票房量級的電影,影片本身及映后口碑是獲得票房保障的核心要素,映前宣傳適度壓縮有助于控制宣發成本、提高宣發效率。而低票房量級的影片則更需要在映前做好“功課”,花更長時間宣傳推廣、與觀眾溝通。

    此外,新片在周五12點后開畫在2019年并不多見,而2022年票房過千萬的國產影片中,近半數在13:14、12:31等具儀式感的時間點或黃金場伊始的18點開畫。對于宣發期有限且品質在線的影片,“提前放映代替宣傳”的策略,將是極限操作下較為有效的宣發舉措。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LASVhwPwYlNBja4tELH0LibtibLpnl6jAicntjicZxickn7H90VqWficAEVA.png

    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資本·公司:

    投資電影成為中短視頻的選擇題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2022年,蟄伏五年、出品過《長津湖》《紅海行動》等爆款影片的博納影業(SZ001330)成功敲開A股大門;檸萌影視(HK9857)登陸港股;樂華娛樂通過港交所聆訊后暫緩IPO……

    一批影視公司奔赴資本市場像一針強心劑,為市場和資本帶來更充足的信心,以及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不過,在二級市場,影視上市公司仍然承壓。《2022強影之路》數據顯示,據每經記者統計,2022年年初,股價在10元以上的電影上市公司有萬達電影(SZ002739)、光線傳媒(SZ300251)、中國電影(SH600977)、上海電影(SH601595)和橫店影視(SH603103)五家。到了三季度末,股價仍在10元以上的電影上市公司只剩萬達電影和橫店影視。

    2009年上市的華誼兄弟(SZ300027)和2011年上市的光線傳媒兩家公司股價,均在2022年前三季度下跌超四成。截至9月30日收盤,華誼兄弟股價為2.28元/股,市值約60億元。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n4IosKnUF9zTV6UREu4Pnib8yjtxsOq4GwCNjOwgud47j0Y9ib1fuYWg.png

    由于市場環境變化,今年影視行業的處境相比往年更加困難,影視項目延遲開機、資金匱乏、影視公司砍項目等現象突出,降庫存、降成本、降風險正成為影視公司的重要任務。

    2022年半年報顯示,華誼兄弟和幸福藍海(SZ300528)的貨幣資金分別只剩2.27億元和3.55億元,北京文化(SZ000802)的貨幣資金甚至不足1億元。在負債表上,據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報,萬達電影的負債合計高達203.18億元,博納影業和中國電影的負債分別為97.73億元和63.02億元。

    “對于影視上市公司而言,當下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走出困境。行業未來將進入更需要產融結合的新階段,對影視類上市公司的財務能力、法務能力、資產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運表示。

    據東吳證券研究所傳媒互聯網資深分析師周良玖分析,電影和其他受疫情影響行業的區別在于,電影是一個供給拉動需求的行業,行業的內容供給至關重要。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電影上市公司將在內容供給端拿出充足精品,整個行業有望迎來穩健修復。

    傳統影視公司之外,隨著網播成為主流,視頻平臺早已成為影視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十多年間,阿里影業(HK1060)、騰訊影業、愛奇藝影業、貓眼、淘票票相繼成立,互聯網資本深度融合電影投資、發行等各個環節?!?022強影之路》數據顯示,2018年~2022年,上述6家互聯網平臺參與院線電影投資累計622部,累計斬獲票房超3000億元。

    2022年,手握淘票票和阿里影業的“阿里系”以83部影片的投資數量拔得頭籌,累計斬獲票房304.1億元;貓眼影業則以43部影片(斬獲票房104.13億元)緊隨其后;愛奇藝雖不及阿里系和貓眼影業,但相比2020年、2021年,參與電影的活躍度明顯提升;而曾在文娛領域大手筆投資的騰訊,近三年對院線電影的投資數量明顯回落。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FL8mo68AUGyOaoRumiccQ6sYXEwHeb6OPI09icicFI4gBPrHA84LfcTRw.png

    “電影行業經過多年發展,逐漸讓市場認清一個現實:內容行業還是有壁壘,不是通過短期砸錢就能夠砸出來的。互聯網的優勢并非在于誰有錢,而是如何將自身的渠道、宣發、用戶畫像等優勢發揮出來,幫助其投資電影。”周良玖坦言。

    當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互聯網用戶競爭愈發激烈,隨著中、短視頻對長視頻市場空間的擠壓,“爭奪”觀眾的內容消費時長將成為線上平臺和線下渠道的重要方向,以抖音、B站為代表的中短視頻平臺,也渴望在電影內容場景中分一杯羹。

    2020年~2022年,抖音、快手累計成立6家影視公司;抖音、B站累計參與電影數量達44部,共斬獲票房超350億元。其中,抖音的投資力度明顯大于B站,而快手對影片的參與更多聚焦在宣發側,目前暫無投資影片的動作。

    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投資·創投:

    抓類型、控成本,發現“新苗”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上海國際電影節于2007年開設創投單元。此后,北影節、金雞獎、FIRST青年電影展等知名影展均開設創投單元,電影創投已在國內主流電影節展中走過十五載。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a1TZOBzg71CgpP0Ypo3lrwfxIcHI7HmkKRHjgiaRVcWoU4ibmMtMBSiaA.png

    創投對培養電影新人、為電影項目找融資的作用也有目共睹。越來越多的新導演、新公司在國產影片中崛起。過去6年,“新力量”參與的每年票房過億的影片數量雖有波動,但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8zKh2vibSgs5zSa6SibcAtKWRTGszx21jIrxHnvXH1xuLpGfiaQSDrXgQ.png

    據每經記者統計,2017年至2021年(除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全年分別有50部、44部、48部和45部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其中新人或新公司參與的影片分別有16部、22部、18部和23部,其票房在每年破億國產電影中的占比分別為30%、50%、37.5%和51%。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eQRIsicZ7SS7xLamSrl1piaZaAByu44ZU2a4QDGsZSjc4bquuxBfgAoQ.png

    截至9月30日,2022年票房過億的國產影片共24部,其中“新力量”參與的影片數量達22部,合計貢獻票房達165.4億元。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4SNfFOXEpLHgiao4cjDecdQIuahO3aOLia5b5cl0Skeu9vvn8s5v1s7w.png

    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挺偉表示,近幾年電影創投的市場化因素明顯增強,但也存在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導致同題材的創投影片競爭加劇。

    從過去5年的數據統計來看,投資創投項目的知名影業公司不在少數。此外,與主創團隊有關聯的影業公司投資所屬項目也是一種明顯的特征。例如,徐崢監制并主演的《愛情神話》就是由其擔任控股股東的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出品;姚晨監制并主演的《送我上青云》同樣由其實控的壞兔子(上海)影業有限公司參與出品。

    資深電影業內人士張陽(化名)表示,不論是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爆款《宇宙探索編輯部》,還是FIRST青年電影展的獲獎影片《一個和四個》,都在傳遞一個訊息:“青年導演在表達自我的同時,一定要講一個大眾能夠接受的類型化故事。過于私人化的情緒表達和故事吸引不了觀眾。”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0soQU1tkyNibpKHncATlljdT933hGyrWXPLcblCtbUqNxbGR8A8a5vA.png

    在FIRST青年電影展2022年創投會20個入圍項目中同樣也可以看出,類型片意識的提升趨勢十分明顯。

    青年導演們不再普遍沉溺于個人成長記憶、初戀的小情小愛,或者沉悶晦澀的實驗性視聽語言。在項目數量增多、投資大環境收縮的當下,兼具內容性、商業性、話題性的項目才更可能獲得投資,成為走上大銀幕之路的幸運兒。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Ew3TIUvIia8htYDF2ib1fQVxZnwOtibxnCSu7TylH9PPrJJ3tkjq8KBfQ.png

    國內電影市場經歷快車道發展期后,電影似乎和大制作、高投入建立了某種默認關聯。而在市場回歸理性,加之大環境綜合因素交織影響的當下,電影投資已愈發謹慎。

    “拍好電影不一定動輒需要上億元資金。大投資的電影風險也會更大,一旦無法收回投資,對于導演推出新項目也會有很大阻礙,不利于市場良性發展。過往,市場出現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但實際上電影人應當依靠自己的能力壓縮成本。”張陽稱。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mcGEmovCTIiaLdeTjFshULHjFhOlT7foLeq4harEzBjwuekRgoRjuMg.png

    據李挺偉粗略統計,100個創投項目里可能只有1部電影能拍出來和觀眾見面。“從資金投入規模來看,中小成本電影在創投項目中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現在一個制作成本超過5000萬元的創投項目基本很難找到投資方。”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lQvmdXFTFbtrwJj2XqFaia05alVKCFuHvYhJicXPgEH0RzluY7RMjPWQ.png

    創投市場勢頭旺盛,每年都有優秀青年電影人走出,但新人片場經驗不足、缺乏電影工業的統籌能力同樣也會增加項目的不確定性。李挺偉表示,目前國內對創投電影項目往往會配置有經驗的監制,作為影片的重要保障之一。

    去年以黑馬之姿闖入大眾視野并獲得成功的《愛情神話》是鮮活案例。朱玉卿稱:“導演、編劇都是新人邵藝輝,外界認為她是從創投上出來的,但實際上這部影片有徐崢‘背書’,他不僅是男一號,還是監制,他撐起了整個班底。”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HLkAgZP4xkcGv8AT5UR4Y9beBQMCL3v48gDf5ubs2ITo4BKmia8FgQA.png

    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總結·趨勢:

    六大趨勢前瞻中國電影產業未來2eic4iblTAWEWDk4jLERhLSrnDozYsoCDv4ib0IRAuP1LS9S5pickfEeTwmCHhtZC7GtPHCowP4oDLsEibHbvmA056A.png

    一代代電影人歷經奮斗,成就顯著,中國已邁入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發展的新征途。

    征途從不是一帆風順。2022年,中國電影遇到客觀困難,問題之艱巨,甚至是2002年電影開啟產業化以來最大的挑戰。

    資深電影研究專家劉嘉認為,外部原因是疫情散發給電影上映和觀眾觀影帶來不確定性。但內部原因還是在于,中國電影產業的工業體系存在短板。歸根結底,近年來,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變。在疫情沖擊下,基礎能力、抗風險能力薄弱暴露得尤為明顯。

    實現電影強國的目標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長遠地、踏實地不懈努力。不過,也要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電影產業現狀顯示出“大而有韌性”的特點。“我們有著規模最大的市場群體,這是任何國家的電影市場都羨慕不來的。一旦有好內容,電影市場就有熱情和活力,這就是中國電影產業的規模大與韌性足。”劉嘉表示。

    “我們有著嶄新、完整的市場規模和渠道,數萬塊銀幕,規模世界第一。但由內容開發、項目發行、行業投融資等完整環節組成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夠健全堅實,產業結構還不夠合理。而內部原因才是更深層次、更根本的原因。我們應該趁此機會靜下心來梳理問題,穩扎穩打地把產業基礎夯實做強,尋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劉嘉說道。

    《強影之路》團隊基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對中國電影產業未來發展有以下幾點趨勢判斷:

    • 市場趨勢:供片結構將成階梯式;
    • 創作趨勢:更青睞引起共鳴共情的內容;
    • 技術趨勢:數字技術與藝術創意將深度融合;
    • 終端趨勢:創新思維激活影城私域流量,帶來全新商業生態;
    • 投資趨勢:大片繼續被龍頭公司掌控;
    • 宣發趨勢:短視頻平臺新營銷代替單一票補。

    比如,在終端趨勢方面,2022年,受疫情影響停業影城數量累計達1.14萬家,占比超九成;累計停業天數70.5萬天(注:全國影城停業天數相加),約占全國影城營業總天數的20%。從票房收入看,上海星軼與萬達電影同比降幅顯著小于其他重點影投公司,大地影院和中影影投票房同比下降四成以上。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tVGvzM5vR8UH7BySEKEHY4OhgsCI857pUrdewKadY1NCP1QK46pDOQ.png

    整體看,今年影投份額集中度未有明顯提升。從典型上市公司(主營包含影院業務)看,今年上半年僅有博納影業營收同比正增長且實現盈利,但主要歸功于《長津湖之水門橋》影片收入,博納影業旗下影院總票房也同比下滑24%。從營收看,降幅最大的是上海電影、中國電影、橫店影視,虧損最大的是萬達電影、文投控股(SH600715)、金逸影視(SZ002905)。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kFpXbuFiclT0SBibFjicbofuktcs6WPvubHRxl2AjwX0SrOyAzV06PSxg.png

    近年來,一直在探尋電影院經營模式創新的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對影院場景的變化趨勢頗有感悟。“影院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流量(觀影人次)的下降。線上和更多元的線下文娛體驗業態分流了大量影院觀影的需求。”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運觀察發現。

    雖然疫情對諸多線下業態造成沖擊,但放眼望去,影院行業的整體創新力度還遠遠不夠。就拿餐飲行業來說,其業態融合升級、營銷手段的迭代層出不窮,甚至有“不會調酒的咖啡師不是好的火鍋店員”的說法。面包、茶飲等“新中式”品牌挖空心思創新,競爭白熱化,堪稱“卷王之王”。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這是所有線下消費業態共同面臨的情況,影院人此時此刻更要挖掘內驅力,創新增長勢能,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要義所在。

    2eic4iblTAWEUTPaYXDb2VBIgHvxPibw27icibyQ6wbZzcrh4cDrpcALsxyAibq6054Cs5msAvOwgR0KLEOvmdsyzdYg.png

    “影城找商場談減租,商場說那你把場地退給我,我能找到更好的運營商。”一位影城業內人士表示,“如何將‘影院+’融合業態真正升級破圈,這不是傳統的擺幾個爆米花機、加幾個按摩椅和游戲桌那么簡單,也不僅僅是砸裝修。其真正考驗的是影院產品研發、資源整合和后續運營的能力。”

    文中圖片來源:《2022強影之路》白皮書

    TCC57JgxdzkosQicNfyuBd4gtTibHMJIYayQsMJmn21z9bf42ud5fmPLjcU2BCCuqxWLcgZO58U2ibib7VyTTonfHw.jpg

    記者手記 | 無論跌宕起伏,我們始終在一起

    因為《強影之路》我們結識了很多電影產業界的前輩、師長、朋友、伙伴,和這些中國電影人們在一起,我們感受到一種力量。談起電影,他們雙目放光、心潮澎湃,這是熱愛的力量;無論行業潮起潮落,他們都保持初心、始終在場,這是堅韌的力量。

    誠然,任何行業都不乏沽名釣譽、急功近利、隨波逐流之輩,電影產業亦然。但這絕對并非行業全貌,拉長時間維度,拉寬視線范圍,我們看到太多長期主義者。歷經行業跌宕起伏,他們都將耕耘在電影這片土地上,《每日經濟新聞》也將始終秉承專業的視角,記錄中國電影的蓄勢與躍升。

    記者|丁舟洋 溫夢華 朱鵬 杜蔚 畢媛媛

    實習記者|宋美璐

    編輯|梁梟

    統籌編輯|易啟江

    視覺|帥靈茜

    視頻編輯|陳正陽

    排版|梁梟

    |本文版權歸“每經頭條” 所有|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

    wzRMnLyrf35vAibyFWMuYaplSmVvVeUicrBfO3Wg7x4Wic0icHr32RWWLzibJ0qMUgSVOX9zduPEZSobkmY5yKswJKw.p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