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7 22:32:08
◎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徐洪才接受記者采訪時解讀表示,提振市場信心的抓手在兩個方面:一是著力提振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信心,讓廣大民營企業安下心來發展;二是著力穩定并進一步吸引外資,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努力讓我國的外資“多多益善”。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中涉及新一年經濟工作部署中的有關內容,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會議強調,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此次會議提出了哪些新表述?又該如何進行解讀?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進行了專訪。
徐洪才 受訪者供圖
NBD:在您看來,此次政治局會議對于新一年中國經濟作出了怎樣的定調?此次會議的若干表述中,有哪些值得重點關注?
徐洪才:從此次政治局會議的有關表述看,主要是為2023年的整體經濟工作定下基調。從時間安排上看,此次政治局會議也是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行準備。
此次政治局會議的表述,表明當前我們已經將工作的重心更加聚焦在經濟的恢復上面來。從此次會議和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動向看,我們的疫情防控將要逐步進入一個更趨常態化的階段,防控措施也正在作出一系列重大調整。在作出相關調整后,我們可以把恢復正常經濟秩序,從而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穩經濟主要還是依靠內需。此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從當前的情況看,外需具有不確定性,經濟的企穩還是需要靠發揮內需的作用。而擴大內需的關鍵抓手就是消費和投資。
這就需要宏觀政策加以配合,為此會議也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這體現出了宏觀經濟政策要為穩定經濟提供保障。
預計我們新一年的貨幣政策將主要聚焦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資金融資成本。具體來看,總量政策將保持適度寬松,結構性政策方面將有一些創新。比如說在低碳、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方面存在政策空間。
而在財政政策方面,通過政府加杠桿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可能將成為一個發力的關鍵。在資金來源方面,通過發債或者創新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手段,實現“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新一年的赤字率幅度也應該會有一個整體的考慮。
當然,資金的落地還是要聚焦一些重點領域,比如說基礎設施建設、民生領域、高科技等等。相關產業要向高端轉變。
NBD:我們注意到,在此次政治局會議的有關表述中,出現了涉及“產業政策”相關內容。這一表述此前出現較少,受到各界普遍關注。對此應如何解讀?
徐洪才: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出了“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的提法,提及“安全”這個關鍵詞值得關注。此外,會議還提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些表述都是互相連貫的,意味著產業政策將向特定方向傾斜,重點資金也將在這些方面加大投入。
在新的一年,我們可以預期的是:一是將在科技、創新等方面會有相應的政策傾斜;二是在民生領域也會有相應的傾斜。我們可以注意到,此次會議明確提及“要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和煤電油氣運保障供應”等內容。
NBD:此次政治局會議對新一年經濟工作作出的各項部署中,在促進高質量發展方面體現出什么樣的新要求?
徐洪才:會議指出,明年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對于國民經濟來說,這是三個主要的宏觀指標。只要有這“三個穩”,其他各個方面都能被帶動起來。此次會議的相關表述抓住了關鍵,真正體現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具體來看,要做好穩增長工作,就是指經濟增長要有一定的量和速度。這需要我們將閑置的生產要素充分利用起來,同時也要提高效率。
此外會議還明確,要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同樣是強調了經濟增長要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NBD: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這一表述也引起市場普遍關注。在您看來,新一年我們應在哪些方面出臺實質性舉措,以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徐洪才:在我看來,提振市場信心的抓手在兩個方面:
一是著力提振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信心,著力讓廣大民營企業安下心來發展;
二是著力穩定并進一步吸引外資,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努力讓我國的外資“多多益善”。
我們注意到,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動力和活力,同時也強調“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這就有助于增強外來投資者的信心。
當然,在宏觀經濟層面最為關鍵的舉措,就是在新一年要優化疫情防控的措施,這對中國經濟和供應鏈的暢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讓廣大市場主體能夠“正常呼吸”,盡量減少“人工呼吸”。我們要相信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關鍵就是要恢復市場的信心。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