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9 18:10:21
每經編輯 孫志成
近日,在一片對“沉默性低氧血癥”的擔憂中,血氧儀突然火了。某搜索引擎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內血氧儀搜索指數日均值為8956,環比增長47%,同比增長223802%。
不僅搜索量驚人,原本不受家庭用戶廣泛關注并使用的血氧儀,目前還面臨著缺貨、預售時間長和漲價等多重挑戰。
近日,有網友指出,一些手機APP也可以替代血氧儀和電子手環測量血氧,手機APP測量血氧的準確性也受到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4055645
手機APP均提示檢測結果“僅供參考”
據媒體報道,新冠肺炎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往往需要吸氧或者上呼吸機。近日,家用血氧儀受到關注。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朱海嶠醫生表示:“血氧儀主要檢測人體的血氧飽和度,反映人體組織器官氧氣供應的狀況,正常人的血氧含量值為95%~100%,如果低于90%,往往提示有低氧血癥。”
近日,有文章介紹手機APP也可以替代血氧儀進行血氧測試,耗時2分鐘不到。測量方式為把手指放在攝像頭處測量,或者用手機攝像頭對準人的面部進行測量。一篇文章提到,其測量原理為:血液含氧量變化時,對于白光中各波段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
↑相關手機APP界面信息
據紅星新聞,中國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負責人沙憲政教授表示:“目前市面上也有通過手機攝像頭測量人體手指尖或者面部來檢測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軟件。一般來說,手機軟件測量心率比較準確,在測量血氧飽和度方面,也是通過手機攝像頭測量人體吸收反射不同波長(顏色)的光,計算出血紅蛋白跟氧合血紅蛋白吸收的程度,并進行測量的。但由于不同手機的攝像頭性能不一樣,實際上血氧飽和度測量精確度還不是很好說,看我身邊有一些人測量的情況還比較準確。當然,手機APP的測量精確度肯定不如醫療專業用途的血氧監測儀。”
沙憲政教授表示:“正常人的血氧含量正常值在95%以上,96%、97%、98%的數值就比較正常。數值如果低于90%,那么血氧濃度就太低了,就非常危險了。一般情況下到了90%以下人會感到非常難受,會有很明顯的不適反應。血氧飽和度含量正常值范圍很窄,測量準確性差一點兒就會差很多。一些沒有注冊的家用的血氧飽和度監測儀或者手機APP只是起到一個監測和參考作用。”
中國醫科大學辟謠
據紅星新聞,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社交平臺有人轉發的一個名為“FaceHeart Vitals”的鏈接也可以測量血氧,還有人附帶轉發語稱是中國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負責人沙憲政教授的團隊研發的。對此,沙教授表示,他們之前做過類似的研究,但這個軟件不是他們研發的。
12月29日,中國醫科大學官網發表聲明稱:
近日,有網民通過微信等社交媒體轉發傳播“中國醫科大學沙憲政院長團隊通過手機攝像頭測量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等信息,經校方核實,該信息為虛假信息。請大家不傳謠、不信謠,謹防上當受騙。
手表手環測血氧準確嗎
近來一段時間血氧檢測儀的缺貨會引發智能手表和手環的熱銷。買不到血氧儀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具有血氧檢測功能的可穿戴產品,Apple Watch S8、華為WATCH GT 3、小米手環7、華為手環7、OPPO手環2等都具備血氧檢測功能。這其中,價格最低的僅要一兩百元。
據界面新聞,一位天貓數碼類店鋪負責人表示,店內智能手表、手環的銷量相比上個月增長了300%至400%,尤其是那些價格低廉、具有血氧檢測功能的手環,近段時間每天都有人來詢問購買。
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一些博主也向粉絲推薦,疫情期間買不到血氧儀時,可以“打開新思路”,用智能手表、手環進行血氧監測。
但智能手表和手環真的能夠代替專業的血氧儀嗎?一位病毒學專家對界面新聞表示,智能手表手環可用于日常監測,它監測的數據能夠提供重要的健康參考,但并不能作為嚴謹的醫學依據。
常見的家用指尖血氧儀與智能手表上的血氧檢測功能原理相似,都是通過紅光和紅外線模組來照射血紅蛋白,測量出反射率,最終結合算法來判斷得出血氧飽和度。但在具體檢測時,手表手環可能會存在諸多干擾因素。
上述專家表示,指尖血氧儀的檢測接觸部位是半透明的指甲,手表、手環的檢測部位是手腕,此處皮膚更厚,在透光性上更弱,血紅蛋白含量也更低。表帶松緊、手臂毛發濃密程度、紋身、傷疤等也有可能影響光線,最終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此外,每個智能設備的廠商算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可能存在差異。
因此,用戶在用智能手表手環檢測血氧飽和度時,有時會出現測量結果與血氧儀差距較大的情況。“如果你的血氧只有93%,但測出來你有95%,這個誤差看上去只有2%,但93%是需要去醫院的程度。若完全依賴于這個數據,有可能會錯過重要的診治機會。”
一些品牌也向用戶進行了提醒。蘋果就在其官網的產品說明中寫道,App測得的結果不適用于醫療用途,僅為一般健身和保健目的而設計。
編輯|孫志成 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紅星新聞、界面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