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7 16:43:42
◎北交所在第一輪審核問詢函中提到,歐美各國紛紛推出對購買電踏車的補貼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如果主要產品進口國改變進口關稅政策,或實行更加嚴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會影響國內電踏車產品在境外的銷售。對此,北交所要求金米特說明與主要客戶合作穩定性及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
每經記者 陳浩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月16日,北交所官網披露,金米特(872249,NQ)此前向北交所提交了《關于撤回天津金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根據相關規定,北交所決定終止對金米特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審核。
金米特主要從事電動自行車儀表、傳感器及其他電氣配件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公司主要產品長期供應于電踏車整車制造廠及系統集成廠商,產品經下游客戶組裝加工后主要銷往國外各大電踏車品牌廠商。在此前的第一輪審核問詢函中,北交所也重點問詢了公司終端客戶需求變動對經營穩定性的影響,以及國內電動車市場開拓情況及市場空間。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金米特成立于2011年,于2017年掛牌新三板。作為一家電動自行車配件生產商,公司主要從事電動自行車儀表、傳感器及其他電氣配件的研發、制造與銷售。2022年6月21日,公司向北交所提交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報材料。
2023年1月11日,金米特公告稱,基于公司業務開展情況,結合對未來戰略發展規劃,經公司認真研究和審慎決定,擬終止本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并撤回相關申請材料。1月16日,北交所官網披露,決定終止對金米特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審核。
2019年至2021年,金米特業績呈穩健增長態勢,其營收分別為0.84億元、1.29億元和2.1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91萬元、3688萬元和6262萬元。不過,在2022年上半年,公司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營收為9059萬元,同比上漲1.64%,歸母凈利潤為1690萬元,同比下降41.25%。
金米特于2020年12月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江蘇金米特光電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光電”),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江蘇光電聚焦于國內傳統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儀表市場,并于2021年正式投產,目前正處于業務及市場拓展階段,其2021年凈利潤為-797萬元。對此,北交所也在第一輪審核問詢函中,要求公司說明江蘇光電凈利潤為-797萬元的原因。
金米特回復稱,2021年江蘇光電營業收入為664萬元,營業成本為849萬元,營業成本高于營業收入的原因是江蘇光電儀表產銷量較低,未形成規模效應,導致分攤到營業成本中的制造費用等金額較高,從而單位營業成本較高,導致江蘇光電毛利率為負。此外,江蘇光電新廠房折舊費用較高和資產減值損失金額較高也對公司凈利潤有影響。
成立以來,金米特積極開拓并布局境外及港澳臺市場,境外及港澳臺地區銷售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19年至2021年,境外及港澳臺地區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9.05%、23.16%和31.40%。此外,由于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國外電踏車,最終產品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除直接出口至境外及港澳臺地區外,公司主要產品銷售給境內電踏車整車制造廠及系統集成廠商后再銷售至歐洲、美國地區。
北交所在第一輪審核問詢函中提到,歐美各國紛紛推出對購買電踏車的補貼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如果主要產品進口國改變進口關稅政策,或實行更加嚴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會影響國內電踏車產品在境外的銷售。對此,北交所要求金米特說明與主要客戶合作穩定性及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
金米特回復稱,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公共出行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電動自行車作為經濟、環保、節能的出行方式,兼具能有效避免疫情傳播的特點,市場需求逐漸增加;受益于下游終端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于2020年和2021年業績實現大幅增長;2022年以來,歐美電動自行車終端銷售增速放緩,逐漸由早期的快速增長回歸發展新常態。
“從行業長期發展的角度,電動自行車在歐美地區用戶群體穩定,在短出行工具中的滲透率不斷提高。隨著碳中和理念在全球的推廣,歐美各國對電動自行車均出臺不同補貼政策,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并具備良好的發展空間。”金米特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金米特還存在著存貨余額較大的風險,其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構成。2019年至2021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004萬元、2800萬元和6498萬元,分別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23.39%、21.48%和30.51%。
金米特后續是否還會尋求在北交所上市?1月17日中午,記者試圖采訪金米特,撥打公司證券部門電話,但未獲接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2644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