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21:54:07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提問: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對投資工作作出明確部署,請問接下來我國在投資方面還會有哪些深層次的考慮?
羅國三在發布會上回應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一直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有助于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對穩定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能夠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Wind、國聯證券研究所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我國總儲蓄率仍然較高
羅國三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強調,目前我國總儲蓄率仍然較高,必須準確把握投資方向,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找準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投資規模合理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充分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作用和優化供給的關鍵引導作用。
一是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釋放投資潛力。
羅國三表示,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是投資工作的重要內容。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黨中央、國務院明確的重點方向,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著力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充分發揮各項投資政策組合作用,不斷提升投資效能。
“具體來講,要進一步優化調整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集中力量辦好國家層面的大事難事急事。要積極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發行使用等各項工作,推動專項債券項目加快建設。要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加快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要加快釋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政策效能,促進制造業投資穩定增長。”羅國三說。
三是加強重大項目儲備,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
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是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施的基礎性工作。為此,國家發改委督促指導各地方不斷完善項目儲備機制,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分級分領域持續儲備一批重點項目,持續為擴大有效投資打好基礎。與此同時,要推動各地方深化項目前期研究論證,堅持先評估后決策,廣泛聽取專家意見,做好多方案、多維度的論證研究,提高項目前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協調有關方面,加快辦理項目用地、規劃許可、環評、施工許可等審批手續。
四是全面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投資建設便利化水平。
羅國三強調,民間投資是推動經濟發展、穩定整體投資、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要認真做好支持民間投資發展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通過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加強民間投資項目融資支持,支持民間投資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向社會公開發布一批示范作用強的典型案例,規范和鼓勵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推動基礎設施REITs健康發展,回收資金用于新的項目建設。深化投資法規制度“立改廢釋”,不斷健全投資管理配套制度體系。
經濟發展信心明顯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介紹了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金賢東指出,2022年經濟運行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況,就是“總量增、質量升、韌性強、走勢好”。
“總量增”,主要表現為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22年我國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邁上120萬億元新臺階,比上年增加6.1萬億元,同比增長3.0%。
“這個3.0%的經濟增速縱比雖然有所回落,與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橫比仍然是不錯的,這個6.1萬億的增量也是不小的,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總量。”金賢東說。
“質量升”,主要表現為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創新引領發展的作用持續增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韌性強”,主要表現為抗風險抗沖擊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財政金融運行總體穩健,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走勢好”,主要表現為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普遍看好。
金賢東表示,展望2023年,隨著各地疫情高峰過去,生活中的“煙火氣”正在迅速回歸,生產秩序正在逐步恢復,近期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餐飲住宿等領域快速回暖,國內外各方面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明顯增強。從各地兩會情況看,31個省區市中,有29個將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5%左右甚至更高。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