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盤點公募基金25周年十大變化:管理規模達27萬億元,31只“10倍基”出現,對接個人養老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5 11:45:58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從1998年起步,轉眼間,公募行業已經迎來了自己的“25周歲”。25年來,公募基金砥礪前行,不僅踐行普惠金融,而且在居民理財、個人養老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時值公募行業25周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梳理過往,來看看“25周歲”的公募基金,都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8670616

    1、管理規模達27萬億元,數量超1萬只

    首先是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公募基金從無到有,從0到27萬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中基協截至2023年1月底的數據顯示,156家基金管理人,共管理了27.25萬億元公募基金,基金數量更是達到了10607只。

    其中,股票型基金約2.66萬億元,混合型基金約5.13萬億元,貨幣基金11.53萬億元,債券基金約4萬億元,QDII基金約0.34萬億元。

    2、基金公司超150家,萬億級別基金公司涌現 

    中基協截至2023年1月底的數據顯示,目前公募基金行業共有156家基金管理人,這其中包括了8家證券資管公司、4家證券公司、2家保險資管公司。

    此外,基金公司的類型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從早期的券商系、銀行系,到近年來不斷出現的個人系,以及外資獨資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的參與者結構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再從這些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來看,萬億級別管理規模的基金公司也在不斷涌現,截至2022年底,共有5家基金公司管理公募的規模超過了萬億,這5家基金公司為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天弘基金和南方基金,而如果加上專戶的管理規模,超萬億的基金公司更多。

    3、基金經理數量超3300位,10位基金經理任職超17年

    經過了25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管理人進入到公募基金行業,截至2023年3月21日,管理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達到3379位。

    在這3372位基金經理中,有99位的任職基金經理時間達到或超過了12.5年,相當于在基金行業25年的成長中,攜手走過了一半的時間。

    另外,有10位基金經理任職時間超過17年,有3位基金經理任職時間超過了18年,這些基金經理既是基金行業的常青樹,也見證了公募行業大部分的發展時刻。

    4、產品創新不斷

    25年來,公募基金的產品結構也在不斷豐富,首先是在管理模式上,從封閉式到開放式,從定開型到持有期產品,從場外到場內,更多便捷且有利于投資者的交易方式不斷在完善。 

    其次,產品的類型,從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等大類產品類別,進一步不斷細化,到一級債基、二級債基以及近年來不斷崛起的固收+,還有FOF、MOM產品等,公募基金的產品類型也在不斷增加。

    更重要的是,產品類型的增加,其實也是伴隨著產品的創新,比如貨幣基金從攤余成本法到浮動凈值法,債券基金從單一的攤余成本法或市值法,到混合估值法,還有權益投資中,加入社會責任等考量,雖然還只是小范圍的嘗試,但都是創新的舉措,即使是已經退出舞臺的保本基金、分級基金,也都是一種創新的嘗試,在一定程度上,都給投資者帶來了更豐富的投資工具。

    5、ETF規模超1.6萬億元,股票型ETF約1.1萬億元

    在各個產品類別中,ETF的發展,其實也濃縮了公募基金25年來,在權益投資上的變遷。

    截至2023年3月21日,ETF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6萬億元,其中股票型ETF的規模達到了1.1萬億元。

    早期,ETF產品主要還是集中在寬基指數上,包括了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上證180ETF等,但以寬基為主的ETF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有明顯突破,直至2019年之后,主題投資帶來的行業ETF浪潮,重新激活了ETF市場的活力,各種行業主題ETF層出不窮。

    主題投資的機遇,還使得行業投資進一步細化,從大行業的消費、醫藥、科技等領域,進一步細化到白酒、食品、中藥、創新藥、半導體等細分行業,每個行業幾乎都誕生了網紅ETF,這類投資不僅受到普通投資者的親睞,而且不少機構投資者也是積極參與。

    6、31只“10倍基”基金誕生

    公募基金行業經過25年的發展,誕生了一批長期業績不錯的產品,部分投資者在長期投資中看到了基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有31只基金實現了超1000%的豐厚回報,成為了“10倍基”,有的甚至成為了“20倍基”、“30倍基”。比如華夏大盤精選,截至2022年底,成立以來的回報超過3000%,嘉實成長成立以來的回報超過2000%。

    不僅如此,還有超百只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超過了500%,這些基金基本都是權益基金,可以說,經過25年的發展,公募基金逐漸樹立自己的權益投資優勢。

    7、助力養老,對接個人養老金

    公募基金自誕生之日起,除了肩負著普惠金融的使命,同時也承擔起了助力養老的責任。很多投資者可能都還不知道,社保、年金的幾萬億資產背后,很大一部分資金的管理人,同樣也是公募基金公司。

    此外,去年底推出的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也是積極的參與者之一,在對接個人養老金的四大類產品中,公募產品的首批入圍數量就達到了129只,目前已經進一步增加到了137只。

    而未來,更多的公募產品有望納入到個人養老金的體系中,進一步豐富個人養老金的投資范圍,可以說公募基金在助力個人養老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8、公募reits等產品,助力實體經濟 

    除了助力養老,公募基金在助力實體經濟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融資、再融資,都經常有公募基金參與的身影,另一方面,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上,不管是創業板、科創板還是新三板,公募基金在介入廣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斷提升,甚至還開發了專門的指數產品等,對接市場激發活力。 

    而隨著公募reits的推出,公募基金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更加緊密,資產證券化在公募領域有了更直接的產品輸出,各類優勢資產通過reits也能夠進一步盤活,從而帶動實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9、互聯網銷售渠道崛起,第三方獨立銷售機構保有份額大增

    公募基金25年,基金的銷售格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早些年基金主要是在銀行進行銷售,雖然時至今日,銀行渠道依然是基金銷售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互聯網等平臺的崛起,讓基金的銷售模式發生了明顯改變。

    中基協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的渠道保有規模中,商業銀行的占比還有25.22%,獨立銷售機構占比只有2.14%,但是到了2019年,商業銀行的占比降到23.59%,獨立銷售機構的占比就已經變成了11.03%。

    而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在非貨公募基金保有規模上,排名第一的是螞蟻基金,達到了約1.2萬億元,遠高于招行、工行、建行等傳統的銀行銷售渠道。

    10、基金監管出臺多項政策,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公募基金25年,監管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除了基金法等法律,在涉及基金投資運作、基金銷售、信息披露等各個方面,也有不同的規章制度在不斷完善,比如《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等管理辦法紛紛出臺。

    此外,針對基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亂象,監管也有針對性的出臺監管措施,而為促進公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在2022年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還進一步強調了要堅定深化改革,扎實推動監管轉型,加快構建公募基金行業新發展格局,并提出了多點意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86706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