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3 22:23:51
每經記者 杜恒峰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本該4月29日披露2022年報和2023一季報的天沃科技(SZ002564,股價3.75元,市值32.21億元)爽約,原因是“重大資產重組終止”。根據此前計劃,天沃科技本打算將子公司中機電力80%股權出售給控股股東上海電氣控股。雖然交易價格未定,但這筆交易對天沃科技至關重要,如果缺少了這筆交易,公司預計“2022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筆者留意到,2021年末天沃科技凈資產還有25億元,凈資產轉負意味著公司實際虧損極有可能遠大于1月末業績預告所說的“17.7億元”,而增加的虧損額大概率來自中機電力的商譽減值或資產減值損失。
天沃科技提示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而這種風險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16年底的一筆收購,此次收購的資產正是中機電力80%股權,收購作價28.96億元,溢價部分形成了21.15億元的商譽。為此,賣方按照慣例給出了業績承諾,即2016年8~12月、2017~2019年,中機電力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55億元、3.76億元、4.15億元、4.56億元。前一期兩年,賣方利潤承諾達標,但最后一年的凈利潤只完成了承諾值的82.73%,由于整個承諾期剛好擦線完成(完成率101%),賣方無需補償,2019年天沃科技也未對中機電力的商譽計提損失。
轉折發生于2020年,當年中機電力巨虧12.3億元,公司還為此計提了1.83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兩項相加,一次性將上述承諾期所賺利潤“虧完”。2021年中機電力再度巨虧6.48億元,同時公司再次計提1.94億元的商譽減值,到年底商譽還剩17.62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97.38%。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也是中機電力訴訟問題集中爆發的一年,多達15項。
上市公司本希望通過并購資產做大規模,提高股東回報能力,但過于迷信業績承諾的兜底作用,實際上加大了上市公司的風險,因為賬面上的利潤只是一個會計結果,不代表真實已經拿到的利潤。
具體到天沃科技,公司2016年營收只有不到12億元,凈利潤還虧損3億元,收購中機電力后,2017年這兩項數據就變成104億元、2.25億元。但是,包括2016年在內的三年業績承諾期,中機電力的利潤成色并不高,因為大量的營收以應收賬款的形式被捏在下游客戶手中,而這些賬款形成了大量的壞賬。2017~2019年,公司應收賬款壞賬綜合計提比例分別為8.93%、8.29%、11.18%,但承諾期結束后,2020和2021年,壞賬計提比例就提升至16.73%、29.71%。這兩年的壞賬來自何處?從賬齡來看,2020年10.9億元的壞賬準備中,有9.4億元賬齡超過1年,即這部分賬目來自承諾期內。與高企的應收賬款和壞賬相對應,中機電力所謂的賬面利潤實則是大量“失血”,2017~2019年,其經營活動現金分別凈流出11.19億元、11.13億元、4.9億元。
壞賬攀升、現金持續流出,中機電力出讓方看似完成了業績承諾,但上市公司并未拿到這些利潤,原賣方拿走了近29億元現金卻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天沃科技的遭遇表明,現有的并購業績承諾存在重大缺陷,即考核指標集中于凈利潤這一項,卻忽視了對利潤質量的考察,現金流、賬款回收、追溯等方面的設置也同樣至關重要,堵住出讓方突擊做高業績然后拍屁股走人的退路,這樣的業績承諾才能避免成為空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