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8 15:50:46
每經編輯 段煉 畢陸名
不少人可能印象很深,國際油價三年前一度降到了負數。實際上,除了負油價,還有負電價。
今年“五一”期間,山東電力現貨市場有兩天內共出現了連續22個小時的負電價,刷新了國內電力現貨市場負電價持續時間紀錄。
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間,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實時交易電價波動劇烈,區間為1047.51元/兆瓦時至-80元/兆瓦時(約為1.05元/度至-0.085元/度),多次出現負電價。據統計,4月29日-5月3日,山東電力現貨實時交易累計出現46次的負電價。
其中,從5月1日20時至5月2日17時,連續實時現貨交易負電價時段長達22個小時。這也使得5月1日全天山東實時現貨交易電價均價成為負數,為-13.02元/兆瓦時。
然而,負電價并不意味著用戶端可以免費用電,目前國內的居民電價和工商業電價受短期市場交易電價影響有限,尤其是居民電價,受政策規定的計費標準保障,波動不大。此外,負電價更不意味著國內風電、光伏裝機已經過剩。如何解決目前新能源發電出力不穩定的問題?市場依然將關注點集中在儲能布局。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市場負電價的出現,疊加原材料價格下跌,發電側盤活儲能資產的意愿正在增強。
居民電表 圖片來源:上海電視臺綜合頻道視頻截圖(圖文無關)
山東電力市場
負電價曾持續近一天
據山東省電力交易平臺信息顯示,山東電力現貨交易在5月初出現連續22小時的負電價,刷新了國內紀錄。
根據市場信息,5月1日至2日,山東電力市場現貨交易中心實時負電價時段長達22小時,接近一天時間,創下國內歷史紀錄。其中,最低實時電價為每兆瓦時-85元,也就是每度電賣負8分5。
怎么理解負電價?通俗來講,就是發電廠要向買電的人倒貼錢,把電賣給他。這聽起來不可思議,要弄清原因,先要從我國的電力交易機制說起。我國電力市場分為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兩種,其中,中長期交易一般是供需雙方簽訂合同,提前鎖定下一年度的供電量和電價??捎脩魧嶋H的用電量不可能完全符合合同的預期,當電不夠用時,就要臨時再買,這就是電力現貨交易。
這次出現負電價的正是現貨交易,對于原因,電力專家薛靜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分析:“山東的光伏比例很高,根據我國的政策,要求先消納新能源電力?!逡弧陂g陽光充足,新能源發電量較高。很多工廠都停工了,員工都去旅游度假,電力供需嚴重不平衡,光伏發電的量大于需要的量。在這種情況下,供需在現貨里競價,就是負電價了?!?/span>
相信很多人還有疑問,既然出現供應過剩,不發電不就行了?為何還要倒貼錢賣電?對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來說,或許真的可以說停就停,但火電目前還做不到。
多位能源專家告訴記者,負電價并不意味著用戶電費賬單也是負的,原因主要是用戶的電費一般是按月結算,而負電價出現的時長比較短,反映不出來。另外,負電價只是一種極端情況,并不能說明電力供需整體過剩。
負電價成“??汀?/strong>
現貨市場機制需完善
雖然在我國“負電價”概念還很新穎,但在新能源投資較為密集的歐洲市場,負電價已很常見。據證券時報5月6日報道,“在新能源市場下,如果沒有儲能手段,出現負電價是很正常的情況?!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電力平衡是瞬時概念,有需求才能有供給,所以需要負電價來吸引消費者。
他認為,雖然出現負電價,但并不代表國內新能源發電量是過剩的。目前國內風電、光伏的發電貢獻占比依然較小,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逐漸普及和電力市場發展,負電價情況會越來越普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中國能源報3月報道,在業內專家看來,零元電價或負電價并不能完全客觀反映電力市場供需關系,反而意味著電力系統中的可再生能源擠壓了常規電源在供給側的生存空間,對常規能源未來的發展構成挑戰。
“零元電價凸顯了電力系統對靈活調控能力的需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結構下出現零元電價或負電價,會促使電力系統中儲能的發展,以及電力系統互聯規模的擴大。”上述業內專家指出。
據電力行業專家聶光輝分析,未來伴隨著降碳行動的進一步落實,電動汽車、電能替代還會帶來電力消費的進一步增長?!半娏ΜF貨市場需要進一步審視新能源與常規能源的作用和地位,能源政策制定要更合理。”
同時,負電價的頻現也為未來的電力系統設計提供了思路:“在技術層面,儲能是一個方向;在制度層面,需要持續推動電力市場建設,完善現貨機制。而這兩個層面最終都匯聚到了需求側響應:首先需要有市場能夠傳遞價格信號,其次需求側要具備響應價格的能力,比如需求側儲能,人工智能終端等等?!鄙鲜鰳I內人士解釋。
編輯|段煉 畢陸名?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山東電力交易中心、證券時報、央廣網、中國能源報、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