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0 22:07:22
◎二手閑置市場是助力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市場載體,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則可以通過延長電子消費品等的使用周期,從而促進消費環節的減碳。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6月20日,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與服務平臺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RERE,股價2.93美元,市值6.54億美元)發布《2022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簡稱“ESG報告”)。這是愛回收連續第三年發布ESG報告。
減碳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內,全平臺二手商品交易量為3200萬臺,其中萬物新生回收并監督綠色處置的廢舊電子設備共計27萬臺,減少電子產品污染約43.2噸。
此外,萬物新生碳排放強度實現連續三年下降。2022全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范疇一+范疇二)為0.3噸二氧化碳當量/百萬元人民幣,相較上一年下降18.9%。
“雙碳”政策的出臺,ESG概念水漲船高,二手交易市場也一直在持續不斷“擴容”。《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市場規模2020年已破萬億。閑置物品交易范圍覆蓋了幾乎所有消費品品類,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接近3萬億。
二手閑置市場是助力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市場載體,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則可以通過延長電子消費品等的使用周期,從而促進消費環節的減碳。
ESG報告顯示,2022年內,萬物新生全平臺二手商品交易量為3200萬臺;總營收則為98.7億元,同比增長26.9%。此外,截至2022年末,其門店覆蓋城市266座,門店總數為1920家,年內凈新增門店612家。
報告還公布了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上的舉措,對于沒有二次使用價值的廢舊電子產品,萬物新生會選擇與具有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資質的第三方合作,對機器進行環保拆解。數據顯示,萬物新生2022年回收并監督綠色處置廢舊電子設備共計27萬臺,減少電子產品污染約43.2噸。
此外,萬物新生碳排放強度實現連續三年下降。2022全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范疇一+范疇二)為0.3噸二氧化碳當量/百萬元人民幣,相較上一年下降18.9%。
記者注意到,在全國14座城市的63家門店,萬物新生已開展多品類回收業務。包括在店內增設影像器材、箱包、腕表、黃金、名酒等品類回收服務。
研發投入上,2022年內,萬物新生投入研發費用2.3億元,年內落實華南(東莞)運營中心的自動化升級等。而截至2022年底,萬物新生已建全國8大區域運營中心,分別位于東莞、常州、武漢、成都、天津、西安、沈陽和中國香港。
圍繞自動化運營中心,萬物新生也在積極探索低碳運營模式。以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為例,其單日最高碳減排量約1095噸。萬物新生采用的測算方式是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分析成交每臺二手手機的平均碳排放量,通過循環足跡公式來測算。
報告還顯示,2022年,萬物新生優化了二手手機回收及循環利用方法學申報材料,目前已完成首輪專家評審和設計文件的提交。
其中,在包裝方面,集團TO B業務全年回收并二次利用包裹填充物共18噸,TO C業務全年再利用包裝材料約36000個。在物流方面,萬物新生上線了“快速達”標簽,減少遠距離運輸的碳排放。以西安倉和沈陽倉為例,升級后C2B平均物流時效分別節省27.5小時和33.7小時。
報告還顯示,2022年,萬物新生客訴處理率達100%,平均處理時間控制在24小時內。旗下三大平臺愛回收、拍機堂和拍拍的客訴滿意度分別達到99.25%、98.87%和98.40%。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記者注意到,轉轉集團此前也發布了2022年“碳”績效。根據《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二手交易平臺》團體標準及《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方法學進行測算,2022年,轉轉平臺通過促進閑置物品流轉累計完成碳減排66.8萬噸。
相關機構數據顯示,每生產一臺新手機平均會產生約49kg碳排放,66.8萬噸的碳減排量相當于1363萬部新手機所產生的碳排放。前不久,轉轉還成為了成都大運會二手循環服務類官方供應商。
二手循環經濟正當時,無論是業績表現,還是公司戰略升級,各家均動作頻頻。
5月下旬,萬物新生創始人兼CEO陳雪峰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介紹,2023年一季度線下商業和物流快速恢復,消費者的回收和消費需求釋放,集團季度業績同比增速反彈至30.2%,實現28.72億元總收入,超出上季度指引區間高端。
記者注意到,萬物新生在一季度實現non-GAAP(非公認會計原則)經營利潤4400萬元,經調整經營利潤率1.5%。在本財年的第一個季度,其業績超越了二手行業傳統的淡季預期,實現收入和利潤的超目標達成。
另一重要玩家,剛過品牌九周年的閑魚也順勢召開產品升級發布會,社區化產品“海鮮市場”正式亮相,“會玩”社區全新升級。據閑魚總經理季山介紹,升級后的閑魚將圍繞“交易”和“社區”雙軸發展,與用戶一起共建興趣交易和交流的新社區。
不過,從當前市場形勢來看,二手交易市場的第一梯隊玩家們仍未跑通盈利模式,多數仍處在數據、用戶的規模增長的早期。但仍值得期待的事,綠色低碳可持續性發展逐漸成為多方共識,循環經濟賽道無疑是最具確定性的未來方向之一,仍有諸多機會點待挖掘。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