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08 17:29:23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編輯 裴健如
進入8月,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戰”仍未平息。日前,多家車企通過官降、新車優惠、終端讓利等不同形式加入降價大軍,涵蓋車型超20款,價格從5萬元到30萬元不等。而“少了兩個輪子”的電動自行車行業,競爭烈度也絲毫不亞于當前的國內汽車市場。
“2023年,兩輪電動車行業經歷了巨大的競爭,有頭部企業愿意拉起‘價格戰’,而‘價格戰’等競爭本身就是一個企業生存必須要經歷的磨礪。”愛瑪科技集團代理總裁羅慶一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再激烈的市場競爭都是正常的,而愛瑪對此并不畏懼。
這份底氣一方面或源于其較好的業績表現。愛瑪科技(603529.SH)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其實現營業總收入208.02億元,同比增長35.09%;歸母凈利潤18.73億元,同比增長182.14%,近三年營業總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25%。在今年一季度,愛瑪科技再次實現營收、盈利的雙增長。
另一方面或源于當下正旺的市場需求。隨著“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18)”的落地執行,招商證券在相關研究報告中表示,2022年到2025年期間,兩輪電動車預計會產生1.11億輛替換需求。
“我不認為去年的業績大漲是愛瑪發生了多么巨大的變化,更多是愛瑪團隊正常經營的一個真實體現,僅此而已。”羅慶一表示。
兩輪電動車企開始比拼“正向開發”
事實上,此前大部分時間里,兩輪電動車企業都存在“重銷售、輕研發”等問題,只是得益于人口紅利、城鎮化紅利等,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被市場熱潮所掩蓋。
“2015年以前,兩輪電動車行業是‘劣幣驅逐良幣’,在監管缺失的背景下,‘小雜牌’、‘家庭作坊’比比皆是,導致市場陷入‘拼價’的惡性競爭階段。”羅慶一表示。
如今,伴隨著“新國標”過渡期結束的日期日益臨近,政策紅利對行業的影響也在逐漸淡化。根據華創證券推算,2022年~2023年為兩輪電動車的換車高峰,預計銷量約5100輛~5500萬輛,從2024年開始,兩輪電動車的銷量將逐漸滑落。這或意味著,新一輪的行業競爭又將到來。
面對市場增速的放緩,以及同質化產品競爭背后的經營壓力,行業頭部企業將如何應對?羅慶一認為,政策端不斷提高行業要求和門檻,對兩輪電動車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在此背景下,兩輪電動車企從“拼車”思維向“造車”思維轉變或許只是第一步,擁有與之對應的正向開發能力和驗證體系同樣關鍵。
羅慶一向記者表示,愛瑪在2020年開始對其研發體系進行大范圍、深層次的改革,并逐漸形成了APDS(愛瑪產品開發流程),從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正向開發。目前愛瑪的三電系統均實現了全??煽匮邪l。同時,愛瑪還在重慶和天津建立了愛瑪機電制造基地,從產品設計上游,到供應鏈,到工藝制造、到批量生產,到售后保障,做到了全流程的控制和品質保障。
“坦率地說,兩輪車行業經過20余年的發展,現在真正意義上做全鏈路正向開發的車企還是不多。‘新國標’的出臺為頭部兩輪電動車企提供了充足的競爭空間,促使其基于正向開發的邏輯,為用戶提供好產品。”羅慶一表示。
借鑒汽車行業經驗,拒絕“玩概念”
與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軌跡相似,“三電”品質、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也成為兩輪電動車用戶購車時的重要參考維度。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兩輪電動車白皮書》,在購車產品關注因素中,61.40%的用戶會關注電池及續航,58.20%的用戶會關注剎車安全性及穩定性,接近84%的用戶會偏好選擇有智能化功能的兩輪電動車。
在此趨勢下,愛瑪等頭部兩輪電動車企也嘗試在設計、制造和驗證端引入汽車行業體系標準,并結合兩輪電動車企的市場特征吸收歸納經驗。如,愛瑪提出了“V字型造車”理念,“V字型”的一邊代表著目標分解,包含了需求定義、功能分解、系統設計、零部件設計和工藝設計;另一邊則是目標驗證,包括整車驗證、系統驗證、部件驗證、零件驗證、工藝驗證和產品實現。
“這是完全沿用汽車系統的開發模式,而好的體系一定對產品有足夠的保障。”據羅慶一介紹,除開發和驗證環節外,愛瑪在制造端也在積極地同汽車行業跨界對標。據悉,愛瑪的智慧工廠已綜合應用汽車生產中常見的APS(排成生產計劃)、MES(生產執行系統)和QMS(質量管理體系)等;在供應鏈層面,愛瑪也在引入汽車、家電行業的優質供應商。
但羅慶一也向記者表示,兩輪電動車行業在吸收汽車行業發展經驗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和體驗,企業應拒絕“技術堆砌”和“玩概念”。在羅慶一看來,所有技術的迭代都是要解決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不能為用戶創造需求,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技術沒有價值。
“我在汽車行業待過幾年,汽車行業有幾年不斷地推陳出新一些‘概念’,但是沒有人回答它給消費者帶來的真正體驗是什么。在兩輪電動車行業,我們把這個事情徹底推翻了。”羅慶一表示,對兩輪電動車行業而言,現在的民用技術完全可以覆蓋用戶需求,車企能夠精準地識別用戶需求,并相應匹配給用戶好的技術,才是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