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5 23:06:02
每經記者 趙云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凈值僅三毛的基金,究竟是神仙難救,還是絕佳買點?還是說,其實都不是?
截至今天(8月15日)收盤后披露的數據,全市場11000多只公募基金里,有10只最新凈值不足0.4,比前一交易日多了一只。其中凈值最低的甚至僅0.2694。
聽說港股把股價不到1元的個股稱作“仙股”,其中垃圾股不少。你是不是感覺,這些三毛基金都“沒救了”?
然而,看看他們歷史收益率,或許直接顛覆你的理解——凈值最低的在表格里回報最高,還高達9倍!
懂行的朋友靜一靜,這就給不懂的朋友解答。
眾所周知,基金的凈值起點通常是1元(文中提到的所有凈值單位都是元)。如果看到一只基金的最新凈值是1.5,許多人不假思索地認為,它上市以來的累計收益率有50%,似乎業績也還不錯;如果凈值有個4、5甚至10,那簡直是夫復何求。
這樣的選基邏輯對嗎?下面是一個反例。
可以看到,這只基金的最新凈值為1.0979,很接近1.1了,但它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并非10%。
相反,已經虧了58.1%!
所以光看最新凈值,并不能幫我們了解和判斷基金的業績,但圖中另一個數字可以——相信細心的你注意到了,有個叫“累計凈值”的數據為0.419,百分比表示即為41.9%,加上58.1%的虧損剛好等于1。
前面提到那只凈值不到0.27的工銀核心價值A,累計凈值其實高達5.2373,所以才有如此炸裂的收益率。
是的,這個指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基金歷史表現。
它的含義是什么呢?
基金的“(單位)凈值”也就是通常體現在走勢圖中的凈值,是指每份基金份額的價值,也是買賣基金時的交易價格。
而基金的“累計凈值”,除了“單位凈值”,還要加上基金成立以來的累計分紅金額。
比如一只基金本來的單位凈值是1.5元/份,昨天基金進行了現金分紅,分紅金額0.2元/份。那么到了今天,投資者的資產不多不少,但基金的單位凈值就變為1.3元/份。
一般來說,基金的“累計單位凈值”應該高于或等于“單位凈值”,因為它反映了基金從成立以來所取得的總收益。
不過,也不能把累計凈值和1的比值理解為基金的收益率,比如下面這只基金,最新累計凈值高達68.53。但實際業績表現,并沒有68倍這么“炸裂”。
這是因為,該產品歷史上進行過拆分,每1份折算成46.738份,導致累計凈值遠高于單位凈值。
但在另外兩種的情況下,基金的“累計單位凈值”會比“單位凈值”低:
一種還是產品進行了折算,比如南方中證500ETF于2015年4月14日實施份額折算,每份基金份額折算成0.28032483導致累計單位凈值也按照相同比例降低,從而低于單位凈值。
而另一種情況是,主動基金業績表現不好,導致單位凈值下降,而累計分紅金額不變或很少,那么累計單位凈值也會低于單位凈值。
在知道這些概念后,再看看當前市面上,共有4只基金的累計凈值不到0.4,其中兩只的凈值在1左右。
結合成立以來的回報,我們可以總結出兩個大致的規律:
1.如果累計凈值與單位凈值都小于1,或者出現倒掛(即累計凈值<單位凈值),那么產品的業績大概率不太樂觀。
2.若累計凈值>1,則產品業績大概率為正。此時累計凈值與單位凈值的差值越大,也暗示產品的歷史收益率可能越高。
但為什么說是大概率呢?下圖又是一個反例。
盡管累計凈值為1.0078,大于最新凈值0.7898,但該產品成立以來收益率為-7.09%。
所以在選擇基金時,我們不能只看單位凈值或累計單位凈值(或許點開區間回報就能發現更多)。進一步說,除了基金的歷史業績,我們還需要考察產品的風險收益比、投資理念、管理團隊等多方面因素。
好了,下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9035445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