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31 18:33:25
◎復星醫藥2023年上半年內實現營收213.95億元,同比增長0.22%;實現歸母凈利潤17.77億元,同比增長15.74%。但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3.73億元,同比減少26.28%。
◎在公司業績溝通會上,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對《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表示:總體上,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的業績因為疫情相關產品收入的下降以及Gland Pharma的業績波動而承壓??陀^來說,整個醫藥行業也都在承壓,但有時候有壓力也不是壞事,可以讓企業不斷反思。
每經記者 許立波 每經編輯 文多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8月29日,復星醫藥(SH600196,股價27.93元,市值746.33億元)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于報告期內營收213.95億元,同比增0.22%,歸母凈利潤17.77億元,同比增15.7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3.73億元,同比降26.28%。
針對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下降,復星醫藥解釋稱:抗疫產品收入顯著下降,但報告期內仍有團隊和醫學、市場等費用;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因美國市場競爭加劇以及部分產線停產升級等導致經營業績同比下降;美元加息、升值等因素導致的財務費用和匯兌損失增加;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同比增加。
8月30日,在復星醫藥舉行的業績溝通會上,公司董事長吳以芳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總體上,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的業績因為疫情相關產品收入的下降以及Gland Pharma的業績波動而承壓??陀^來說,整個醫藥行業也都在承壓,但有時候有壓力也不是壞事,可以讓企業不斷反思。
“我對中國生物醫藥的產業環境依舊保持樂觀。一方面是,生物醫藥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層面,扶持政策都比較多……另一方面,醫療衛生相關的監管機構及醫院對于創新藥落地依舊是歡迎的,醫保也給予了公司創新藥快速準入的有利環境。”吳以芳表示。
2023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的制藥業務(包括創新藥業務、成熟產品及制造業務以及疫苗業務)實現收入159.95億元,同比增長11.64%,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4.76%,較去年同期的67.11%增加7.65個百分點。此外,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則分別實現營收22.18億元、31.3億元,分別同比減少45.14%、增長7.27%。
復星醫藥在財報中稱,創新產品上市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和銷售增長是報告期內業績的主要驅動因素。報告期內,漢斯狀、漢曲優等新品及次新品的收入保持快速增長,阿茲夫定片亦有一定銷售貢獻,但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新冠抗原及核酸檢測試劑等抗疫產品銷售同比顯著下降(不含抗疫產品,復星醫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 15%)。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共有5個創新藥(適應癥)、10個仿制藥(適應癥)獲批上市;4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適應癥)、34個仿制藥(適應癥)申報上市(NDA);7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適應癥)于中國境內獲批開展臨床試驗(IND)。
核心產品方面,2022年3月獲批上市的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于報告期內實現收入5.56億元,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收入同比增長57.1%,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收入同比增長32.7%。
另一款備受關注的產品CAR-T細胞療法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也于報告期內新增獲批二線適應癥[用于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后12個月內復發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已被納入超過90款城市惠民保和超過60項商業保險,備案的治療中心覆蓋全國超25個省市、數量超過140家,累計惠及超過500位中國淋巴瘤患者。
在業績溝通會上,吳以芳表示:二線適應癥的獲批讓CAR-T產品的潛在患者數量拓寬了近三倍;另外,更早期的患者其身體條件也更好,從目前初步采樣、生產擴增的情況來看,生產擴增率確實是比較高的。“7月、8月(使用CAR-T)的患者總數明顯上升,現在制約總量進一步上升的核心瓶頸還是支付能力。由于這是款個性化藥物,成本較高,價格下降空間也比較有限,所以我們也在和國家醫保局積極溝通,探索更多創新支付手段,努力提升創新藥品的可及可負擔性。”
近期醫藥反腐行動之下,藥企的銷售費用和銷售費用率受到多方關注。三費方面,2023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50.71億元、20.45億元、21.34億元。公司銷售費用率為23.7%,較上年同期增加4.14個百分點。
對于銷售費用的上升,復星醫藥表示,主要有幾大原因:一是抗疫產品收入顯著下降,但報告期內仍有團隊和醫學、市場等費用;二是海外市場銷售費用增加;三是部分新品的團隊建設及加強和市場開發等投入。
管理費用的增加則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公司人力成本增加、新并購公司的影響及擬并購項目咨詢費用所致。
吳以芳也在評價近期的醫療反腐風暴時稱,醫藥反腐作為一次正風肅紀的過程,對于醫藥行業長期發展而言是有利的。在國家反腐政策推動的過程中,盡管不少企業的業績也受到短期影響,但這只是階段性陣痛,藥企需要適應該政策,適當調整布局策略。”
目前,在復星醫藥的營收結構中,包括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藥友)、江蘇萬邦生化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萬邦醫藥)、Gland Pharma、復宏漢霖(HK02696,股價12港元,市值65.22億港元)等在內的多家子公司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較為顯著。
其中,在財報中被列為重要控股子公司的重慶藥友、萬邦醫藥、Gland Pharma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74億元、41.66億元和1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3億元、4.34億元和1.37億元。
而在其他主要控股子公司中,復宏漢霖憑借上文提及的多款創新產品的放量,已可稱得上母公司復星醫藥重要的業績增長點。復宏漢霖于日前披露的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5億元,同比增長93.9%;歸母凈利潤更是由上年同期的虧損2.52億元扭虧至盈利2.4億元,復宏漢霖也借此成為港股“18A”(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此處代指未盈利和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中首家依靠產品銷售實現盈利的藥企。
與復宏漢霖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復星醫藥另一家子公司Gland Pharma(復星醫藥持股57.86%)。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扣非后凈利潤為同比下滑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Gland Pharma美國市場競爭加劇以及部分產線停產升級等因素導致的經營業績同比下降,尤其是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3.6億元減少至1.37億元。
對此,吳以芳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提問時稱:“Gland Pharma和復宏漢霖一樣,都是優秀的公司,雖然因美國市場競爭加劇以及部分產線停產升級等因素導致的經營業績同比下降,但現在已經基本回穩。當然他們今年還有艱巨的任務,就是整合好法國CDMO(定制研發生產機構)公司Cenexi,這也是為了進入歐洲市場(采取的)一個很重要的舉措。這里面也會有很多挑戰,不過我相信Gland Pharma這個團隊會經得住考驗。”
此外,針對記者“作為母公司,如何賦能旗下眾多成員企業發展”這一問題。吳以芳回應,母公司有非常多的資源可以為成員企業所用,“像母公司的市場準入、在供應鏈方面的資源、在全球的積累,都能為這些公司賦能。Gland Pharma如果下一步要升級做生物藥的CDMO,母公司的技術儲備對Gland Pharma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對于與復宏漢霖的發展方向,第一個要向更高端的創新去進軍,第二個要向全球進一步的深入拓展,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母公司,復星醫藥一定會用自己的資源和能力支持它更快更好地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