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0 13:05:16
每經評論員 趙橋
公章,是一家公司的重要標識,也是一種法律效力的證明。一枚公章的使用,涉及到公司的重大決策、合同簽訂、資金流動等方方面面。因此,公章的管理和使用,應該是一家公司的基本制度和規范。
然而,近日,一家上市公司卻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公章事件”,這家公司名叫電科院(SZ300215,股價5元,市值38億元)。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電科院在9月18日公告稱,發現一枚涉嫌偽造的公司公章。而就在當天,電科院還公告稱,之前被創始人之子帶走的公章已經歸還,并重啟使用。
這起事件,不禁讓人問:你們這是自己人嗎?這樣的上市公司,究竟是怎么管理的?這又會給公司和股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電科院“公章事件”的來龍去脈。根據電科院的公告,2022年11月1日,時任董事長胡醇將公章、法人章、合同章帶走,并未返還。胡醇是電科院創始人胡德霖之子。2023年1月12日,電科院選舉宋靜波為新任董事長,并起訴胡醇要求返還印章。今年9月1日,法院判決胡醇返還印章。9月18日,電科院稱已收回印章,并重啟使用。然而,在同一天,電科院又發現了一枚涉嫌偽造的公章,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這樣的情節,如果放在電視劇里,可能還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但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樣的事件卻讓人感到震驚和不解。一家正常的上市公司,怎么會出現公章被帶走、被偽造等亂象?這難道不是對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嚴重挑戰嗎?
電科院“公章事件”背后反映出來的問題,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場由于權力更迭引發的管理層“內斗”。胡醇作為創始人之子,可能對自己被免去董事長職務感到不滿,并采取了帶走印章等極端行為。而宋靜波作為新任董事長,則可能面臨著來自胡醇方面的阻力和壓力。而涉嫌偽造的公章,則可能是某些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制造出來的。
但是從深層次上看,這其實是一場由于公司治理缺失引發的問題。一個有著良好治理結構和有效內部控制的上市公司,應該能夠保證公章等重要物品和文件的安全和規范使用。而一個有著健全監督機制和透明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應該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公章等方面的異常情況。電科院卻在這些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不足。
那么,電科院“公章事件”會給上市公司和股東帶來怎樣的影響?在筆者看來,經營層面,公章的被帶走、被偽造等情況,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重大決策、合同簽訂、資金流動等方面的正常進行。財務層面,公章的被帶走、被偽造等情況,可能會導致公司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稅務申報等方面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受到質疑。
對于股東而言,電科院“公章事件”會嚴重損害公司的聲譽和形象,影響市場對公司的信心和評價。這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公司的業績和盈利能力。同時會增加股東的投資風險和不確定性。
總之,筆者認為,電科院“公章事件”是一場由于公司治理缺失和管理層“內斗”引發的問題。這不僅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也不符合中小股東的利益。電科院應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改進管理制度,恢復正常秩序。同時,其他上市公司也應引以為戒,加強內部控制,規范運營管理,保護股東權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