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07 22:32:22
每經記者 孫桐桐 每經編輯 程鵬 裴健如
裁員風波之后,已停產7個月的廣汽三菱又傳出新消息。
日前,據日經新聞報道,三菱汽車決定停止在中國生產汽車,主要原因是電動汽車的普及和中國本土品牌崛起使其在華銷量持續低迷。目前,三菱汽車已經開始與在中國的合作公司廣汽集團就最終退出進行談判。
針對此事,三菱公關部門負責人井上徹二在彭博社的報道中回應稱,該報道不是公司正式發布的消息,“還在繼續與股東對話,還沒有做任何決定?!?/span>
同時,有媒體跟進報道稱,廣汽埃安將接手廣汽三菱的長沙工廠,并將其改造成為廣汽埃安的第三工廠,年產能為20萬輛。
針對上述傳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涉及的各方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均未獲回復。
今年以來,廣汽埃安品牌持續發力,銷量增長迅猛,到2025年,該品牌計劃實現百萬輛的產銷目標。數據顯示,今年9月,廣汽埃安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今年前三季度,埃安累計銷量已經超過35萬輛。隨著廣汽埃安銷量攀升,擴大產能也成為其重要工作。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更有利于三菱汽車和廣汽集團雙方擺脫劣質資產。廣汽埃安接盤長沙工廠,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多次陷入“退市”傳聞
盡管還未官宣,但廣汽三菱退市的傳聞由來已久。
今年4月,三菱汽車宣布,在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并財報中計入了121億日元(約合6.27億元人民幣)的營業外費用和105億日元(約合5.44億元人民幣)的特別損失。由于新歐藍德在內的車型銷量低迷,三菱汽車停止在中國當地的新車生產,并計入相關損失。
彼時,三菱汽車方面稱,從3月8日到5月的3個月內,三菱汽車在湖南長沙的工廠停產新車,部分零部件繼續生產,后續將根據庫存和銷售環境進行調整,預計6月重啟新車生產。
今年5月,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雄在日本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澄清稱,公司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盡管“在華面臨困難”,長沙工廠將按計劃于6月重啟生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資料圖)
但長沙工廠不但沒能如期重啟,廣汽三菱還等來了停產裁員的消息。
今年7月,一則《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以下簡稱廣汽三菱公開信)引發外界關注。廣汽三菱公開信顯示,廣汽三菱目前的產品受市場轉型的影響,銷售遠未達預期,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在行業變革的大環境下,廣汽三菱經營層和股東方經過慎重討論,公司于6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產階段。與此同時,廣汽三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
據悉,廣汽三菱已經公布員工安置方案,在公司方面由人事部門率頭,各部門協同處理員工的訴求,推進安置方案的落實。公開數據顯示,廣汽三菱2022年的員工人數為2698人。
“目前,廣汽三菱的股東三方正盡全力推動企業的紓困轉型工作。廣汽三菱將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并盡最大努力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睆V汽集團相關負責人曾向記者回應稱。
在華失意,轉戰東南亞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廣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由廣汽集團和三菱汽車各持股50%。2016年,廣汽三菱國產第三代歐藍德,取得不錯的市場銷量。數據顯示,2017~2019三年間,廣汽三菱迎來“高光時刻”,年銷量分別為11.73萬輛、14.4萬輛、13.3萬輛。
自2020年起,廣汽三菱銷量急轉直下。官方數據顯示,2020~2022年,廣汽三菱銷量分別為7.5萬輛、6.6萬輛、3.36萬輛,同比分別下滑43.62%、11.99%和49.13%。
廣汽三菱官網顯示,目前該品牌旗下共有4款在售車型,燃油車包括全新歐藍德、新勁炫、奕歌,以及進口車L200,新能源車型則只有一款阿圖柯。其中,歐藍德長期以來都是廣汽三菱的主力產品,但廣汽三菱過于倚重單一產品也帶來了積弱難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同時,主力產品歐藍德不斷陷入質量風波,也加劇了廣汽三菱的銷量下滑態勢。此前,廣汽三菱曾發起召回,涉及車型包括2021年11月4日至2022年9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歐藍德汽車,共計1064輛;2017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2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歐藍德汽車,共計55輛。
進入2023年,國內車市“內卷”加劇,電動化產品攻勢強勁,廣汽三菱面臨的境遇更加窘迫。數據顯示,今年6月,廣汽三菱銷量僅326輛,上半年累計銷量1.20萬輛。自今年4月起,廣汽集團連續三個月的產銷快報中未單獨披露廣汽三菱相關數據,后者與日野、合創等合資品牌共同歸入“其他”類目。
在中國市場積重難返,三菱汽車將目光轉向東南亞,計劃在印尼生產小型純電動車。據路透社7月消息,印尼經濟統籌部部長艾爾朗加·哈塔托表示,三菱汽車2022年至2025年間在印尼投資總額將達到10萬億印尼盾(約合6.67億美元)。
記者|孫桐桐
編輯|程鵬?裴健如?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