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6 19:02:12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上線246款惠民保產品,覆蓋29個省份,總參保人次達到2.98億,累計保費規模達到320億元。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健康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健教授。他表示,通過納入更多的創新療法,提高患者的用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使得普惠險有望成為“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中的創新支付杠桿。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馬子卿
自2020年起在全國多地呈現井噴式發展以來,惠民保受到廣泛關注。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上線246款惠民保產品,覆蓋29個省份,總參保人次達到2.98億,累計保費規模達到320億元,勢頭相當強勁。
然而,惠民保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在實踐中,不同地區的惠民保產品發展有所差異,部分地區出現參保率不足、賠付率不均等問題,對惠民??沙掷m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形成挑戰。
惠民保在發展過程中為何會出現市場分化?普惠性和商業可持續性之間怎樣平衡?在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日前,圍繞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健康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健教授。
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健康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王健
圖片來源:受訪者
王健表示,惠民保的本質是普惠型商業健康險(以下簡稱“普惠險”),與傳統商業健康險相比,具有政府規范支持、價格親民、銜接醫保、擴展待遇、百萬賠付等特征,是我國目前發展態勢最好的商業健康險之一,也是我國商業健康保險在探索社商融合機制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不過,他同時也指出,普惠險目前主要發揮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藥品費用補足部分,但在服務補足部分仍缺乏機制創新。對于重特大疾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除了費用的償付外,還涉及如何通過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和“聯結”疾病的全生命周期保障。
NBD:據您觀察,惠民保產品的出現對我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目前是否還存在短板?
王?。?/strong>普惠險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通過市場經濟調節的手段來彌補基本醫保的效率不足。
目前,普惠險主要對基本醫保未能覆蓋的自費部分以及覆蓋過后還需參保人自付的部分費用進行二次償付,且大多制定相應的特藥清單,對國家基本醫保目錄進行藥品費用補充,這均體現了商業健康保險在對接基本醫保待遇保障時的機制互融,發揮了其功能定位中的費用補足部分。
但在服務補足方面,普惠險仍缺乏機制創新。面對新的健康大環境,商業健康保險的核心競爭力并非讓參保人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再繳一份錢,形成另一個基金池來支持賠付,而是應該采用人口健康管理(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的理念和相應的保險技術,串聯參保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鏈條上的每個環節,實現服務一體化,提高和改善參保人的健康水平。
NBD:我們該如何理解普惠險參與參保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王?。?/strong>對于重特大疾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除了費用的償付外,還涉及如何通過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和“聯結”疾病的全生命周期保障,其中包括橫向保障和縱向保障兩個方面。
首先,從橫向保障來看,主要集中在疾病診療環節,通過納入更多的創新療法,提高患者的用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使得普惠險有望成為“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中的創新支付杠桿。當“基本醫保+商保”模式成為更強有力的支付方時,患者的治療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提高,更傾向于選擇昂貴的創新療法。
從健康經濟學的角度而言,這些創新療法通常在短時間內對患者本人和醫保都造成更大的財務負擔,但從長期看來,創新療法帶來更好的預后,減少患者的后遺癥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再入院、再治療等成本,這反而節省了醫?;鸬拈L期支出。
對于臨床醫生而言,如果有更多機會去學習和應用當下最先進的創新療法,無疑會推動我國臨床診療技術的進步。對于基本醫保來說,創新療法更多的臨床實踐也有利于積累更多的真實世界數據,增加基本醫保準入時決策的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缺乏創新療法的價值表現證據而造成的健康收益損失。
再從縱向保障來看,指的是對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鏈條周期提供一體化服務。以罕見病為例,罕見病的診療水平不僅僅體現在用藥方面,在疾病防控階段,就需要對罕見病開展早診早治和機會性篩查,針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這一階段的干預的成本效果是最佳的;在醫療服務階段,需要加強醫學科學前沿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成果轉移轉化、醫藥產品開發和適宜技術推廣,建立罕見病和短缺醫療資源??坡撁?、罕見病醫師協會和診療指南共識;在供應保障階段,除了要保障創新療法的正常供應,還需要推動宏觀層面的罕見病藥品優先審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等工作;在康養階段,繼續支持患者的健康預后和照護,提高生活質量。
但是,由于在基本醫保的支付下,對于罕見病領域的支付能力有限,沒有足夠的盈利來推動企業或行業學協會來提供罕見病全鏈條保障,所以亟待創新支付者的加入。
NBD:目前,一些城市的惠民保產品表現出參保率不足、增長乏力。在您看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惠民保產品出現市場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王?。?/strong>與傳統商業健康險相比,普惠險具有政府規范與支持、價格親民、銜接醫保、擴展待遇、百萬賠付等特征。由于各地醫保管理、歷史數據、保障結構和參保情況等因素各異,一部分地市賠付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另一部分地市人群受益面及收益深度仍存不足,未來經營形態不確定性較高?;菝癖?沙掷m發展面臨的挑戰總結為以下三方面。
一是參保率與“死亡螺旋”。部分地區惠民保產品參保率較低,會讓保費資金池規模不足,運營成本不能有效攤薄,保險公司風險難以把控,可能將產品引入“死亡螺旋”。同時,惠民保允許非標體參保,容易帶來逆向選擇,即醫療支出風險大的人群占比更大。對此,不同城市的惠民保各有應對措施,如個人賬戶自動參保、家庭或企業團體投保等。但精算能力的不足也十分影響保險的風險控制水平。
二是普惠性與賠付率。惠民保的普惠特征決定了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這一項目的當前收益比較有限。這就要求保險公司結合自身的市場策略和償付能力作出科學安排,不能一味跟風承保,且過低或過高的賠付率均不是良性結果,可能會使民眾獲得感不足,或放大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有的城市采用二次補償的方式回顧性地調整賠付率,比如天津;有的城市遵循政府制定的既定賠付率標準,比如成都;而有的城市沒有設定賠付標準,故普惠性與賠付率方面各地都有特色性做法。
三是公信力與信任危機。承諾與信任是保險行業的基石,也是保險行業需要跨越的歷史鴻溝。目前仍有接近30%的惠民保產品沒有明確的政府參與或指導,但在宣傳過程中存在文字誤導,可能會再次加深信任危機,甚至影響長遠聲譽。
NBD:惠民保若要實現普惠性和商業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關鍵點是什么?有沒有一個最優解?
王?。?/strong>普惠性和商業性之間平衡的根本就回到了經濟學中的供需平衡,關鍵點在于找到一個可行的、符合市場需求和社會公共責任的平衡點??傮w來說,平衡普惠性和商業性需要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包括市場需求、企業盈利能力、政府政策支持以及風險管理能力等。
首先,我們在產品進行設計之前,應該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就是明確普惠性產品和商業性產品的定位,確保產品的差異化和針對性。
其次,我們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市場調研,充分了解被保障群體的需求和購買能力,并且要調查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建議,為產品推廣和定價提供依據。再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模型和合理定價測算,確保普惠性產品的價格合適,既能吸引被保障群體,又能保障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
再次,要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會合作,例如車險的普惠性已經很明顯,一方面降低普惠性保險的運營成本,另一方可以共同分擔風險、共享資源。最后,從長遠效益來看,惠民保的管理一定要長期規劃,科學論證風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值得探索,不僅要避免因風險集中導致其他損失,更要長遠考慮整個生命周期的風險及潛在損失,既有助于保險可持續運營,又拓寬了惠民流程及范圍。
NBD:對于惠民保未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王?。阂皇墙⒖茖W的風險評估模型。保險公司應該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模型,準確評估被保障群體的風險水平。通過合理的風險分析,保險公司可以確保風險合理分散,避免陷入不均衡的風險池,從而降低可能的賠付壓力。
二是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提升保險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數字化轉型可以提高業務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管理成本,為惠民保提供更可持續的發展基礎。
三是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針對“帶病人群”的需求,開發具有個性化特點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提高購買意愿,促進保險業務的增長。
四是要持續加強推廣宣傳。加大對惠民保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可普惠性保險的價值。同時,建立更加靈活和便捷的購買渠道,提高保險產品的覆蓋率和普及率。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過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普惠性保險的發展。例如,提供稅收優惠、降低監管門檻、設立專項資金等,為保險公司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
六是加強社商融合與共建。保險公司可以與社會組織、政府部門以及其他企業合作,共同推動普惠性保險的發展,共同解決普惠性保險發展中的問題和挑戰。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也需要社商融合支撐,才能使基本醫保定價與補充層次的市場價格有效銜接起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1237915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