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7 22:49:07
當下絲博會召開之際,西安亦拿出53平方公里優質地塊誠邀產業“合伙人”,深挖之下,折射出許多可喜的新變化……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實習記者 夏子博 每經編輯 賀娟娟
土地,是城市產業發展的關鍵命脈。
城市不斷外拓下,產業發展常會遭遇土地之“困”。跑馬圈地結束后,“經營思維”走上主流,畢竟有限的土地能結出多少“果”,“扎根”在其上的企業至關重要!
因此,政府在招商時,在可選擇空間內自然講求“好鞍配好馬”,讓產業空間供需得以精準匹配,方可最大化放大土地價值及產業協同效應。“政府要考量企業落地之后,能夠帶來多少稅收、就業等等。”一位國土資源系統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從這一角度講,土地供應和用途,已成為觀察西安外拓方向和產業發展的窗口。
實際上,從《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到《西安市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每輪規劃調整都帶來西安城市界面的不斷翻新,于投資者、商客而言,更代表著風口機遇。
記者注意到,當下絲博會召開之際,西安亦拿出53平方公里優質地塊誠邀產業“合伙人”,深挖之下,折射出許多可喜的新變化……
談論西安產業規劃時,2020年發布的《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以下簡稱:產業規劃)是繞不開的關鍵節點。
該份產業規劃中,首次提出“6+5+6+1”現代產業體系,明確了西安六大支柱產業、五大新興產業、六大生產性服務業和一個文化旅游特色產業,同時明確了“一核三帶一通道多板塊”的產業空間布局。
“6”丨6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汽車產業、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醫藥;
“5”丨5大新興產業,大數據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光子產業、增材制造產業、衛星應用產業;
“6”丨6大生產性服務業,現代金融、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軟件和信息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會議會展;
“1”丨文化旅游特色產業。
此后,無論政策傾斜、招商引資、土地等要素供給,西安對于上述產業的支持力度有目共睹。隆基、比亞迪在此期間壯大成勢,西安亦一路“追光逐電”,成為全球最大的閃存芯片制造基地、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太陽能光伏組件西安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6561”現代產業體系下,西安城市空間布局明晰優化,城市開啟多點化發展時代。
那么,如今西安有沒有足夠的產業發展空間?答案是,有,而且空間廣闊。
記者從11月16日舉辦的2023西安市投資機遇與產業發展空間推介活動(以下簡稱活動)上獲悉,“西安有企業依托發展的物理承載空間,新一輪‘三區三線’,劃定西安新增570余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同時西安通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規范土地管理制度和產業園區建設,儲備了大量產業用地,確保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能夠落地,落地就能開工。”
大量優質土地供給之下,如何將這些優質土地,對接到好項目,則需要土地規劃與招商引資雙方共同破題。
此次活動期間,西安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回復稱:“這是我們首次參與招商推介活動,主要聚焦六大重點產業空間,圍繞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產業推進產業招商,為迫切需要空間的優質項目找到好空間,也為優質空間對接上好項目,讓高品質空間賦能高質量發展。”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這已經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普遍邏輯,而產業空間的承載能力對項目招引乃至產業集群打造無疑十分重要。
據上述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安已統籌布局44個高端制造類和價值創新類產業片區,片區內工業用地總規模達282平方公里,引導175平方公里新增產業空間精準投放。
根據規劃,到2026年,西安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醫藥等6大支柱產業均實現產值翻番,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些顯然離不開優質產業空間的支撐。
從最新的產業空間規劃來看,西安市聚焦高新區、經開區、西咸新區等六大產業片區,新增產業用地53平方公里,并圍繞六大主導產業全面推進產業招商。
其中,電子信息與科技研發片區規劃新增產業用地5平方公里,渭北汽車與高端裝備制造片區新增產業用地14平方公里,國際陸港現代物流片區新增產業用地12平方公里,航空配套產業制造片區區內規劃新增產業用地5平方公里,創新港產學研融合發展片區新增用地9平方公里,草堂科技產業片區新增產業用地8平方公里。
顯然,這些新增產業用地,對于六大產業片區持續推動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優勢產業集群的聚集式發展,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與此同時,西安產業空間發展規劃中還在絲路科學城、航天基地、經開渭北和空港新城四大重點區域預留45平方公里產業用地,重點支持高端裝備、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
“西安屬于特大城市,它不僅要考慮當下產業發展用地,也要考慮未來產業?,F在各大城市都在布局未來產業,但一些產業方向還處于探索之中,所以就要土地預留或者儲備。”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說,這樣就能避免未來沒有用地指標,產業無法落地,從而為城市經濟的持續性發展提供后續動能。
今年前三季度,西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8535.52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這也直觀地顯示出西安產業發展的強勁動能。
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圓片等新興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4.4%、132.4%、130.3%和19.3%。這些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是西安持續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在萬億城市陣營中爭先進位的重要動力。
在當天的推介活動上,西安市投資合作局相關負責人現場解讀了西安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以及“追光逐電”的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中所蘊含的投資機遇,向全球企業發出“長安之約”。
比如,電子信息產業方面,2022年西安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總值達到1461億元,同比增長9%,閃存芯片產能規模占全球的15%,同時單晶硅及晶圓產能是全國第一。
這些迅速發展壯大的優勢產業,不斷吸引產業鏈企業“落地生根”。與此同時,西安作為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之后第四個獲批國家綜合科學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賦能作用越發明顯,越來越多的“樣品變成產品,科研團隊變成科創企業”。
一定程度而言,西安城市功能體系和布局規劃的發布進一步梳理優化了重點產業的空間布局,避免了各大片區之間的“無序競爭”,從而為電子信息、汽車等重點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掃清了障礙。
“西安未來產業的發展要真正提高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避免不同區域的同質化競爭,從而讓各自的優勢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西安產業空間的重新梳理和優化,對于重點產業集群的招商引資也將起到促進作用。
在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看來,西安將多措并舉,打造資源保障新模式。一方面,通過提供全周期的規劃服務,助力產業發展全流程落地;另一方面,將完善政策,簡化供地程序,加快工業項目審批和土地供應。
譬如,組建行政+技術的伴隨式規劃服務團隊,對各區縣開發區從產業項目選址、規劃審批、土地供應到落地投產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服務。
這些全周期的要素保障服務,也將使得西安科技創新和產業資源的優勢進一步放大,形成全國范圍內的“投資熱土”,更多地將自身的創新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及發展優勢。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