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31 08:08:43
每經AI快訊,2023年12月29日,華鑫證券發布研報點評中國天楹(000035)。
事件
1)12月22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江蘇能楹與國能(浙江溫州)能源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溫州供電公司和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共同簽署了《溫州山體式重力儲能項目合作框架協議》;2)12月27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公示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公司2個項目入選。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投資要點
▌如東和張掖項目入選,重力儲能再獲國家能源局認可
為充分發揮示范項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了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申報和評選工作,12月27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公示了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其中如東縣26MW/100MWh重力儲能項目以及張掖17MW/68MWh重力儲能項目名列其中。這是繼2023年7月27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將如東26MW/100MWh重力儲能成套裝備成功入選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清單之后,再次對重力儲能技術路線和公司項目的認可,有望打消市場的疑慮,促進公司框架訂單的進一步推動實施。
▌首個山體式重力儲能項目,技術進一步完善
《溫州山體式重力儲能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四方針對溫州電網調節能力不足的現狀,面向分布式新能源可靠性、靈活性不足的問題,通過共同推進溫州山體式重力儲能項目落地,解決新型靈活資源或主體的市場機制、并網接入、調控優化、檢修協調等問題。項目將建設15MW/60MWh山體式重力儲能電站,預計總投資3.48億元。在此項目中,公司將作為項目EPC總承包商,積極參與提供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科技項目申報等工作,力爭將溫州山體式重力儲能項目打造成全國首臺套產品及國家示范項目。區別與之前的塔式重力儲能項目,這是公司落地的第一個山體式重力儲能項目,說明公司重力儲能技術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抓住更多的市場機遇。
▌股權激勵綁定核心員工利益,業績考核高增長彰顯未來發展信心
10月30日,公司董事會通過了《關于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的議案》,同意向373名激勵對象授予5093萬份股票期權,授予價格3.94元/股。業績考核指引為2023-2026年凈利潤的觸發值分別為5.46、8.38、12.57、18.85億元,凈利潤目標值為7.98、11.97、17.96、26.93億元,未來幾年的年均復合增速高達50%。營業收入的觸發值分別為73.70、96.48、115.91、139.36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23.66%,營收或者凈利潤觸發值二者完成其一即可實現觸發。股權激勵綁定核心員工利益,利于公司長期發展;同時業績考核指引高增長彰顯出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重力儲能商業模式逐步清晰,第二曲線業績釋放在即
公司重力儲能業務商業模式逐步清晰,主要分為以下幾種:1)BO模式:風光儲一體化投資運營模式。通過重力儲能獲得地方政府風光指標,自己投資建設運營,比如張家口懷來100Mwh項目和金塔縣150Mw/600Mwh項目等;2)EPC模式:交鑰匙模式,公司負責給風光發電項目以重力儲能項目進行配儲。公司總體負責項目的設計、建造、采購、施工,完成之后交給業主。3)電網測獨立儲能或共享儲能中心模式,比如如東100MWH重力儲能的示范項目。4)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項目,由重力儲能為“鏈主”和資源整合者,促進區域新能源消納,打破氫能產業輸運瓶頸,加快新型新能源體系建設。比如科左中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產業園示范項目。2022年以來公司相繼與三峽建工、中建七局、國網江蘇綜能、中電建水電、國家電投、通遼市、畢節市、懷來縣等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僅重力儲能項目訂單(含框架協議)就超過10GWh,隨著公司如東100MWh示范項目投產之后將會形成示范效益,公司的重力儲能業務將會大范圍鋪開,第二增長曲線業績釋放在即。
▌盈利預測
我們看好公司環保業務訂單充足奠定業績穩增長基本盤,同時重力儲能業務有望帶來較大業績彈性。預計公司2023-2025年凈利潤分別為6.99、11.62、15.14億元,EPS分別為0.28、0.46、0.60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7.8、10.7、8.2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山體式重力儲能技術不成熟的風險、重力儲能技術及商業化低于預期的風險、環保項目獲取及項目推進緩慢的風險、儲能需求低于預期的風險等、行業競爭加劇、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等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