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7 16:13:44
《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的總體思路是: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為主線,強化知識產權普惠服務,在此基礎上篩選一批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按需匹配知識產權、產業、金融等惠企政策。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2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有關進展,解讀《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
《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有哪些具體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上提問時表示,此次即將出臺的《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的總體思路是: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為主線,強化知識產權普惠服務,在此基礎上篩選一批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按需匹配知識產權、產業、金融等惠企政策,探索形成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有效路徑,并進一步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水平整體提升。
王培章表示,方案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體現出“三個結合”的特點。
一是中小企業成長與存量專利盤活等重點任務相結合。通過引導中小企業深度參與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推動企業需求與技術供給有效對接。通過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在產業鏈中的專利技術特長,加快融鏈入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
二是普惠服務與重點培育相結合。加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普惠供給,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服務鏈條,夯實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基礎。在做好普惠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培育一批樣板企業,通過復制樣板經驗,引領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水平快速提升。
三是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相結合。目前專利產業化的困難和堵點,是供需雙方缺乏有效對接,供方“說不清”,需方“聽不明”,缺少發明人團隊、轉化服務機構全程跟進服務。為此,方案強調在實施過程中,圍繞專利產業化全鏈條,注重發揮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疊加效應,探索構建供需匹配、精準對接、協同高效、運行順暢的專利產業化服務體系。
王培章介紹,方案將于近期印發,后續還將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政策解讀,抓好貫徹落實工作。
談到《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王培章表示,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9.4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9萬件,合計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四分之一。
但同時,高校及科研機構專利成果“不愿轉”的顧慮、“不會轉”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梳理盤活有價值卻被閑置的專利成果是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任務。
王培章認為,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存量專利,是著眼創新源頭,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工作,也是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部署的首要任務。
《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聚焦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工作,突出發揮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突出發揮高校、科研機構的主體作用。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專利盤活的第一責任人,截至去年底,共有有效發明專利102.3萬件。高質量地完成存量專利的盤點、篩選等工作,需要依靠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努力,把能夠轉化的專利存量家底摸清摸透,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二是突出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一方面,建立市場評價機制,由企業對高校、科研機構盤點的專利進行產業化前景分析,形成內容更加豐富的專利轉化資源庫。另一方面,注重發揮市場力量,在專利對接推廣、落地轉化過程中,調動企業、投資機構、服務機構等多方面積極性,合力推動高價值專利快速轉化。
三是突出發揮政府服務支撐作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搭建統一的綜合服務平臺,支撐數據匯集共享,會同地方開展對接推廣活動,組織公共服務機構參與盤活工作。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也將持續優化配套制度和政策,加強引導激勵,為專利轉化運用營造良好環境。
具體操作上,王培章介紹,采取的是“一平臺、兩端點、三個庫、四步走”的思路。“一平臺”,即依托專利導航綜合服務平臺,政府做好保障,提供數據匯集、分類整理、分析匹配、跟蹤反饋等服務支撐。
“兩端點”,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由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從供需兩端分別對存量專利進行篩選評價,并通過反饋技術改進需求和產學研合作意愿,建立有效的對接機制。
“三個庫”包括由高校、科研機構存量專利形成的基礎庫、經篩選評價后的可轉化資源庫和按產業領域組建的評價專家庫,三庫協同支持專利評價和產業化工作。
“四步走”是指按照全面盤點、市場評價、推廣轉化、做優增量四個步驟交錯進行、壓茬推進盤活工作,實現“邊盤點、邊推廣、邊轉化”,并在存量專利盤活的基礎上,以產業化為導向做優專利增量。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