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4 17:30:34
每經評論員 李娜
近日,國壽安保高端裝備股票發起式基金在募集期僅募集到26元,且全部來自于4名自家員工事件,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甚至引來了不夠盒飯錢的嘲笑之聲。
對外沒有賣出一分錢的尷尬,折射出當下權益型新基金發行遇冷的局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24日,今年以來共成立258只新基金,發起式基金的數量為80只,占比達到了31%。相當于,每3只新基金中就有1只是發起式基金。不受首發2億元規模等條件的限制,發起式基金可以“先播種子后長大”的模式,緩解了基金公司發行新品的壓力。
毋庸置疑,發起式基金更多的是針對沒有歷史業績的基金經理。回望歷史,受到市場冷淡的新基金并不意味著未來沒有翻盤的可能。最為典型的就是周應波和他管理的首只產品中歐時代先鋒發起式基金。2015年11月,中歐時代先鋒首發募集資金為2085.56萬元,其中公司和周應波個人出資認購1000萬元,合計占比近一半。而在他卸任的2021年底,中歐時代先鋒基金的規模超過了200億元。近期,2022年8月中旬成立的國泰君安量化選股發起式基金,成立時募集規模也只有1500萬元左右,其中對外賣出的金額不足1000元。不到兩年,截至2023年底,其資產規模已超過26億元。
當然,那些曾經有人捧場的基金,也同樣會有被市場拋棄的風險。弘毅遠方港股通智選領航混合成立于2021年2月8日,雖然是發起式基金,但是剛成立時的規模達到了7.18億元。截至2024年2月8日最后一個運作日,該基金A類份額凈值為0.4344元,凈值打了“4折”左右。
新基金發行不佳,甚至無人問津,對此不必嘲笑,更應該以平常心對待。要知道那些昔日備受追捧的家喻戶曉的明星基金經理,最近幾年面對不配合的市場,也同樣交出了暗淡的答卷。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投資基金更重要的是考察基金的管理團隊、投資策略、歷史業績以及市場定位等多方面因素,而不是簡單地跟隨市場的熱點或者情緒。過往歷史證明,在投資基金的世界里,無人問津時買入,人聲鼎沸時賣出,往往能夠得到不錯的投資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