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9 16:50:25
◎2023年12月末棗莊睿諾電子及棗莊睿諾光電應收貨款出現第一次逾期后,公司開始著手調查,陸續發現業務存在諸多異常情況,意識到可能存在合同詐騙,并于2024年3月向安慶市公安局報案。
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陳俊杰
此前,飛凱材料(SZ300398,股價11.85元,市值62.65億元)披露,全資子公司安徽晶凱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凱電子)可能遭遇合同詐騙,涉及其他應收款余額1.86億元。目前,晶凱電子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收到《立案決定書》。
3月28日晚,飛凱材料回復了交易所關注函,講述了交易的經過。
公司表示,2023年下半年隨著疫情結束,董事長ZHANG JINSHAN(張金山)回國更為方便,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更加全面地了解公司經營情況,發現相關業務異常及相關應收款項風險敞口過大,果斷要求停止該業務,并催促對方還款。
之后,由于應收貨款逾期,公司發現上述業務存在諸多異常情況,于2024年3月向安慶市公安局報案。
據公告,202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和成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和成)時任總經理以公司業務及潛在客戶開拓為理由,介紹公司與江蘇鑫邁迪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邁迪)與棗莊睿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棗莊睿諾電子)及棗莊睿諾光電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棗莊睿諾光電)開展PCBA(組裝印制電路板)產品貿易業務,飛凱材料時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認為該業務有利于產業布局,同時對當地稅收有一定的貢獻,因此同意開展該業務。
2021年6月起,飛凱材料及下屬子公司(晶凱電子)先后從鑫邁迪采購產品,后由飛凱材料及下屬子公司銷售給棗莊睿諾電子與棗莊睿諾光電。同時,飛凱材料與第三方服務公司深圳市松琴信息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松琴)等簽署了《銷售和技術服務協議》,支付該業務銷售服務費。
飛凱材料對該項目的負責部門與棗莊睿諾電子、棗莊睿諾光電簽署銷售合同,定價為采購含稅價格加成10%。采購部門與鑫邁迪簽署協議并預付貨款。財務部門依據鑫邁迪提供的經客戶簽章確認的送貨單確認銷售收入。同時按銷售收入的8%預提銷售服務費,并根據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與深圳松琴等第三方服務公司進行結算。
交易開始前,預計月度交易額在500萬元左右,按應收賬款90天信用期計算,應收賬款風險敞口約1500萬元,預期收益率2%—3%。該交易從2021年6月開始到2023年11月,持續時間較長,且交易規模逐步增加,應收款項回款正常。
飛凱材料表示,以上原因導致公司忽視了該交易的風險點,應收賬款風險敞口逐漸放大。
根據飛凱材料披露的財務數據,2021年—2023年,公司向鑫邁迪采購的金額分別為2830.09萬元、1.86億元、4.05億元,公司的銷售交易金額為3113.1萬元、2.04億元、4.45億元,銷售服務費用分別為240.03萬元、1791.79萬元、3795.87萬元。
此外,雖然在回復中未直接回答上述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但公司在內部控制未能有效阻止資金被騙取的原因中提到,在合同交易量、交易額出現大幅增長時,未能對以下方面進行審慎核查:終端客戶需求的合理性;在不控制交易存貨的情形下,是否存在真實的實物流轉;在該項合同金額增加幅度較大的情形下,核查客戶的資信狀況。
什么時候起,飛凱材料意識到可能被詐騙?
2023年12月末棗莊睿諾電子及棗莊睿諾光電應收貨款出現第一次逾期后,公司開始著手調查,陸續發現上述業務存在諸多異常情況,意識到可能存在合同詐騙,并于2024年3月向安慶市公安局報案。
3月15日,晶凱電子收到安慶市公安局宜秀分局出具的《立案決定書》。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初披露可能遭遇合同詐騙的公告中,飛凱材料曾表示,是與鑫邁迪以及鑫邁迪指定的采購商棗莊睿諾電子和棗莊睿諾光電開展貿易合作,并分別簽署相關合同。
“隨著公安機關偵查工作持續深入,公司在配合公安機關調查過程中了解到前述公告中部分信息存在被‘詐騙嫌疑人誤導’等原因而造成描述不準確的情形。”在回復函中,公司將下游采購商由鑫邁迪指定這一說法進行了更正。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江蘇和成于2002年成立,由飛凱材料100%持股,企業法定代表人2021年變更為陳昭遠,其目前仍是該公司的總經理。
3月29日,就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飛凱材料,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不接受媒體采訪,以公告披露的信息為準,公司已盡可能將掌握的信息披露出來,后續的進展需等公安機關調查。
此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深圳松琴成立于2022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陳俊逢。3月29日,記者也撥通了陳俊逢的電話,對方表示,該服務費系介紹費。事情發生后,飛凱材料的審計、上海證監局都有和自己溝通,自己均如實反映和積極配合。不過,案件還在偵查階段,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我們不涉及合同詐騙。”對方稱。
為何收取服務費開始于2021年6月,但公司卻于2022年4月成立?陳俊逢稱,此前還有幾家公司,上市公司只披露了最后一家。
另外,該事件也將對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產生影響。1月31,飛凱材料披露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96億元—2.61億元,同比下降40%—55%,實現扣非凈利潤1.33億元—1.98億元,同比下降54.36%—69.40%。
事情發生之后,公司進行了修正,調整后,2023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3億元—1.54億元,同比下降64.48%—76.32%,實現扣非凈利潤4339.08萬元—6508.60萬元,同比下降84.98%—89.99%。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