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0 23:17:36
湖南和海南“抱團”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572162
不靠海,不沿邊,中部大省苦“出海”久矣。
地處內陸,中部地區在對外開放、外向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表現明顯滯后于沿海。無論是湖北、湖南,還是江西、河南,都在想方設法尋找一條向外開放的通道。湖南的選擇是“借道而行”。
過去半年,湖南和海南頻繁“同框”——去年8月,湘瓊先進制造業產業園在海南東方市開工;今年3月下旬,湖南制造業頭部企業走進海南;隔了兩天,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走進湖南。
最新的“同框”是4月6日至8日,湖南省黨政代表團到海南考察交流。湖南帶隊的是省委書記沈曉明和省長毛偉明,海南接待的是省委書記馮飛和省長劉小明。湖南代表團在安排了六市、20余個點位的三天學習考察后,與海南簽署了涉及7個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合作全面鋪開,從制造業向開放通道、種業創新、民航發展、文旅、人才交流等等方向擴展升級。湘瓊互動頻頻,被湖南媒體形容為“湖”與“海”的對話。
這一次,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湖南,找上了沖刺2025年底封關運作的國家改革開放最重要戰略平臺之一的海南。
最新黨政代表團間的互動,較以往的交流有了很多“升級”的地方。
首先是重量級。湖南和海南的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省委副書記紛紛出動,相關的參觀考察、交流座談、簽約發布,每一項都奔著兩省合作的“頂配”而去。
4月8日,海南·湖南兩省合作發展交流座談會舉行,兩位省長坐在一起,簽署了《湖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接著,兩省聯合發布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地方標準,并舉行湘瓊先進制造業共建產業園簽約和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其次是高效。湖南省黨政代表團里有14個市州主要負責同志、10多位省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一起出來考察學習的都是抓發展、惠民生的“關鍵少數”。
大家用三天行程,把海南多個方面考察了個遍。從三亞到陵水、萬寧,再到瓊海、文昌、海口,三天時間、六個城市、20余個點位,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科技創新和產學研用一體化、全島封關運作口岸建設及管理運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城市規劃建設、商業航天產業和現代化漁業產業發展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48281
“湖”與“海”的對話,這是近年來最隆重的一次。不過此前兩地已多有合作交流。
2023年11月,湖南的現代農業、新零售企業,約60家企業組團到海南考察,還舉辦了推介活動。
2024年3月,又一隊湘企赴瓊考察,這次則是70多家制造業頭部企業,當地媒體稱其為“湖南先進制造業的豪華陣容”,無論是企業所代表的行業地位和實力,還是其科技含量,都遠超去年。
就在湖南省黨政代表團赴瓊前夕,3月23日至25日,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來到湖南調研,還召開了兩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交流座談會。
人事調動也是兩地緣分的體現。沈曉明曾在海南工作6年左右,歷任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書記,2023年3月調任湖南省委書記。毛萬春在調任湖南省政協主席前,在海南當過5年的省政協主席。??谑形睍?、市長丁暉,曾在湖南工作多年。
要說湘瓊合作最新的“代表作”,就是過去一年兩省聯手共建的一個跨省“飛地產業園”——湘瓊先進制造業產業園。
據官方介紹,這個位于海南最西邊東方市的產業園,是全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港合作共建的產業園。兩省創新采用“共建共管”運行模式,由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和海南省東方市共同建設管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64061
產業園取雙方之長,集中了海南政策優勢與湖南產業優勢。
湖南拿出制造業的看家本領,在產業園首批落地了3個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其中,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將建設面向全球的工程機械再制造維修中心和輕組裝工廠;湘科集團將建設特種裝備科創基地。
海南自貿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國家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戰略平臺之一,這個產業園也利用了海南的重大政策優勢。海南雖然離湖南遠,但離國際近,與東盟國家更是隔海相望。加之其“零關稅、低稅率”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港稅收政策制度體系,成為吸引內陸地區的關鍵所在。
按照產業園的規劃,在海南建飛地,湖南可以構建面向東南亞、中東等重點海外市場的“前店后廠”模式,有效解決湘企進口成本高、出口時效低的痛點。
4月這輪黨政代表團間的互動,則將兩省的合作領域從制造業向更寬泛的領域拓展,是一次全方位的升級。
根據兩省政府最新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提出加強7大領域的合作:
共同推動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新路徑等。
推動湖南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貿港合作,包括先進制造業、醫美醫療、跨境貿易、優勢產業、制度創新、招商引資、保稅展示等合作。
深化種業創新和農業合作,共同開展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種質資源“聯動維權”機制、探索種質資源交流交換及技術標準互認互通等。
開展民航發展合作,加快打造“湘瓊快線”航空通道建設,加強航空物流合作,促進航旅融合發展,推動航空維修合作,持續放大兩省的空中優勢。
加強園區合作,協同推進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鏈建設,共同提升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服務能力。
文化旅游合作方面,將加強文旅產品互推、客源互送、市場共拓、行業共建、平臺共享。
社會事業合作方面,深化醫療衛生、科研教育合作,建立多層次人才交流機制,打造開放式的人才與技術創新平臺。
在海南·湖南兩省合作發展交流座談會上,沈曉明談到,希望以這次學習考察為契機,乘勢而上推動湘瓊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更好實現強強聯手、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兩省互動時,頻繁出現一句標語:湖南出海,海南出彩。
仔細琢磨,正是湖南“搭線”海南的原因所在——“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探索實踐。
湖南地處內陸,近三年對外開放有了明顯的加速。
根據去年9月“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三年來,湖南進出口總額連續跨越5000億、6000億、7000億三個大關,國際經貿“朋友圈”拓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全省新增進出口企業2636家、總量達2.8萬家;累計利用外資73.4億美元,其中2022年較2019年增長了2.1倍。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322946
開放進展的背后,是湖南一路向南,不斷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國家戰略,發揮“一帶一路”的區位優勢,在集聚資源要素中拓展開放新優勢。
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是長江“龍頭”與“龍腰”的牽手。參加2022“滬洽周”的108家企業,跨國公司占了一半。
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湖南兩年一次來到這片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舉辦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簡稱“港洽周”),今年“港洽周”省級簽約項目共117個,投資總額902.3億元。
融入海南自貿港,去年上述產業園開建。湖南省商務廳廳長沈裕謀刊文稱,以這種產業園的模式,可以發展湖南在內地做不了、做不大、做不強的業務,建設湖南先進制造拓展海外市場的“橋頭堡”,“助力湖南企業奔赴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
按計劃,今年年底海南自貿港將完成封關運作各項準備主要工作,2025年底前實現封關運作,這里將打造成為整合全球要素資源的“中轉站”。
沈曉明在前述座談會上談到,在“三個高地”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做好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這篇文章,是湖南當前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湖南期待借道海南自由貿易港這個平臺跳板,更好實現“引進來”“走出去”。
不過,湖南要感到緊迫的是,海南的優勢已被多方覬覦,其他內陸地區也希望搭乘這趟世界級貿易通道平臺的順風車。去年湘企赴瓊考察時就發現,武漢已經更快一步,與海口合作建設了生物城,包括生物醫藥和物流業的多家頭部企業完成注冊。
所以,想要答好開放這道題,成為中部“脊梁”里更硬的骨頭,湖南還需拿出更多實舉、搶占更多先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