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4 19:25:19
每經記者 蔡鼎 李星 每經編輯 蘭素英
Nico Murillo佩戴著胸卡,試圖進入他所工作的特斯拉工廠。然而,工廠保安拿走了胸卡,并告訴Murillo,他被解雇了。這一幕發生在2024年4月15日,殘酷的現實讓Murillo有些難以接受,他已經在特斯拉擔任了近5年的生產主管。
“2023年的我,曾有一度為了避免通勤時間,工作日就在停車場的車里睡覺,在工廠洗澡,在休息室用微波爐加熱晚餐。”Murillo在回顧被裁經歷的帖子中細說著他曾經作出的犧牲,難掩沮喪。
圖片來源:LinkedIn截圖
實際上,Murillo只是特斯拉近期開啟的史上最大規模裁員的一個縮影。眼下,特斯拉正面臨著增長困境。最新財報顯示,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9%至213億美元,創下2012年以來最大同比降幅。
如今特斯拉寄望于更平價的車型、完全自動駕駛系統(下稱FSD),以及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來擺脫低谷。
然而,AutoForecast Solutions全球汽車行業預測業務副總裁Sam Fiorani對《每日經濟新聞》·每經頭條記者表示,Robotaxi預計一時半會兒難以面市。“特斯拉向來是先宣布新產品,然后再花費數年時間才將其推向市場。”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收盤,特斯拉市值已從2021年11月創下的1.3萬億美元高點跌至4608億美元,縮水約8400億美元,僅縮水部分便遠遠高出“臺積電”當前的市值(6920億美元)。機構投資者的拋售,讓人感覺馬斯克的“特斯拉”股票像是進入了“無人駕駛”狀態。
逆境:開啟“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市值較最高點蒸發近8400億美元
長期以來,特斯拉都被視為電動汽車的標桿企業,然而,在經歷一波高速增長期后,曾經令華爾街趨之若鶩的“科技新貴”,如今也祭出了裁員這把“殺手锏”。
4月中旬,特斯拉宣布將裁減超過10%的全球員工,這意味著超過1.4萬人將被裁。這一決定被媒體稱為特斯拉“史上最大規模裁員”。
大裁員背后的現實是,特斯拉正站在懸崖邊上。
北京時間4月23日凌晨發布的財報顯示,由于全球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放緩,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9%至213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223億美元,不僅是近四年來的首次同比下滑,也是2012年以來最大降幅。環比來看,降幅更是超過15%。此外,2024年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率也從兩年前的19.2%大幅下滑至5.5%。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本月初公布的數據也顯示,由于降價未能刺激需求,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交付量出現近四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在資本市場,特斯拉的表現也是“跌跌不休”,遠不及豐田和通用汽車等老牌汽車制造商。
2021年11月,特斯拉曾創下1.3萬億美元的市值巔峰,傲視整個電動車市場。而截至4月23日收盤,特斯拉市值已跌至4608億美元,較1.3萬億美元的歷史高點蒸發近8400億美元,累計下挫近65%。年初至今,美股“七巨頭”中,僅特斯拉與蘋果呈現跌勢,特斯拉股價累跌41.79%,跌幅是蘋果跌幅(10.14%)的3倍以上,市值蒸發近3306億美元。
圖片來源:谷歌財經
在歐美:需求放緩,消費者興趣減弱
特斯拉的危機不是孤立的。在其增長困境的背后,也有美國整個電動汽車市場的低迷。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接近26.9萬輛,同比增長2.6%,環比下降7.3%。據標普全球汽車的數據,今年1月,美國電動汽車的登記數量同比增長15%,與之對比,2023年1月的同比增幅為52%。
今年年初,美國芝加哥地區出現創紀錄低溫,氣溫驟降至零下兩位數。在極端寒潮天氣影響下,數十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因無法充電被遺棄在公共充電站,就像是個“墓地”。一位車主說:“這里是一堆死了的機器人。”
極端環境下表現出來的性能不佳也在左右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興趣。根據J.D. Power 2024年美國電動汽車體驗(EVX)擁有者研究,截至2024年2月底,表示很可能考慮購買或租賃電動車的消費者比例下降至24.4%,連續第四個月下滑;表示不太可能考慮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比例上升到22.2%。
J.D. Power表示,年初芝加哥的情形表明,電動汽車在寒冷天氣下充電速度緩慢,這可能加劇了這種擔憂。
AutoForecast Solutions全球汽車行業預測業務副總裁Sam Fiorani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全球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度一直是波浪式的。第一波包括‘技術精英’和有影響力的人士,以及促使世界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的人群。在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后,電動車推廣的重心要轉移到普通人身上就顯得很難,因為這部分群體對變化持謹慎態度。”
《紐約時報》報道稱,分析師認為,美國電動汽車銷量之所以疲軟,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缺乏價格合理的產品選擇都是原因,而且,戰略上講,美國并沒有將電動汽車視為可持續交通計劃的一部分。
除美國外,歐洲的電動車市場需求也在放緩。以德國為例,該國3月的電動汽車銷量下降了29%,創十多年來最大降幅。
美國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研究總監龔慧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從近期市場大環境看, 發達汽車市場對電動車不‘感冒’的原因是多樣的,而受西方這種不‘感冒’影響最大的應該還是特斯拉。”
在整個行業的低迷之下,去年以來,歐美眾多傳統車企開始重新考量他們的電動化戰略。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Sam Fiorani對記者說:“要吸引更多買家進入市場,就必須改善公共充電設施、加強電動汽車好處的相關教育并降低產品定價。在電池、充電或其他技術取得更多進步之前,我認為電動汽車市場目前的增長放緩態勢將持續下去,可能會持續兩至三年。”
不過,龔慧巍同時稱,“特斯拉作為全球電動車領域的‘蘋果’,市場預期非常高。特斯拉2023年在全球交付了180多萬輛電動車,目前交付增長的預期還保留著,包括對它的技術、‘三電’(動力電池電芯、電機、電控)及智能駕駛和市場占有率的預期。”
在中國:勁敵環伺,價格戰白熱化
對特斯拉來說,鬧心的不只有美國本土市場需求低迷,在中國,當地車企的“全面圍剿”之勢可能更值得擔憂。
有觀點認為,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下滑與其在中國市場同期業績不佳有一定關系。數據顯示,今年1~3月,特斯拉中國零售銷量累計約13.2萬輛,同比下滑3.6%。其中,3月零售銷量約為6.24萬輛,同比下降18.61%。不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斯拉中國產能達到峰值,銷售處于波動中,容易出現負增長。”
在外界看來,特斯拉在華銷量大幅下滑,主要是受越來越多同級別電動中高端車型進入市場后對其主力車型擠壓所致。崔東樹也坦言,特斯拉中國銷量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小米SU7上市影響。
除小米SU7外,在20萬~30萬元價格區間內的細分市場中,特斯拉主力車型Model 3還要與極氪007、新極氪001、星際元ES、蔚來ET5、小鵬P7i、比亞迪漢、小鵬P7、智界S7等搶奪市場。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數據截至2024年4月24日)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自主品牌開始推出對標Model Y的車型。除已上市的小鵬G6外,騰勢汽車日前也以更低價推出了Model Y的競爭車型——全新騰勢N7。此外,蔚來全新子品牌樂道旗下首款車型樂道L60亦直接對標Model Y,且成本比Model Y降低10%左右,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發布并于第四季度開始大規模交付。
“今年一季度主要電動車企銷量也有所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特斯拉的麻煩才剛剛開始,因為除了發達市場,新興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中國電動車企的強勢崛起,包括華為和小米等高科技公司的入局,為本已非常‘卷’的電動車競爭增加了不確定性。降價和領先者市場份額的稀釋在所難免。”龔慧巍對記者指出。
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斯拉在官宣漲價不到一個月后又對Model 3、Model Y、Model S、Model X全系降價1.4萬元。降價后的Model 3與小米SU7價差縮小到1.6萬元,而Model Y與全新騰勢N7的價差也不足1萬元。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而對于后續特斯拉是否會進一步降價來保銷量,Sam Fiorani對記者指出,“特斯拉進一步降價并非不可能,但其每次價格調整都是為了平衡當時市場的供需關系。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都已經為其電動車的供給確定了一個水平,現在他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價格來吸引更多的買家進入市場。”
馬斯克的“超級賭注”
面對重重挑戰,特斯拉將“突圍”戰略的重心放在了更經濟實惠的平價車型、FSD,以及具備FSD功能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上。
最新的一季報發布后,馬斯克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表示,特斯拉低價車型即使不在今年晚些時候,也會在2025年初開始生產。該消息一公布,特斯拉股價盤后大漲超10%。
馬斯克承認電動汽車需求正面臨壓力,其他汽車制造商正在轉向混合動力汽車,但特斯拉不會這樣做。他指出,特斯拉新車型的推出正在加快,其中包括一款更便宜的汽車。這些車輛將使用現有的和新的平臺,并在公司現有的生產線上生產。
而在此之前數天,特斯拉將其FSD軟件在美國的價格從1.2萬美元大幅下調至8000美元,每月訂購費用也從此前的199美元下調至99美元。在短期沒有新車型投放的情況下,持續更新的FSD將成為特斯拉征戰全球市場的“利器”。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對于FSD的創收能力,高盛分析師Mark Delaney團隊去年11月的一份報告稱,盡管FSD仍處于測試階段,但其年收入已經達到了10億~30億美元。
該團隊認為,從有利的方面看,隨著全球范圍內特斯拉電動車的增長,“我們相信,到2030年,特斯拉的軟件相關收入每年將達到數百億美元(主要來自 FSD)。”
盡管報告給出了樂觀的營收預期,但FSD在大規模商業化前,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自動駕駛汽車和監管方面的專家稱,特斯拉可能還需要數年才能發布獲得監管部門批準的全自動駕駛汽車。
“FSD等駕駛輔助系統在有限的情況下效果非常好,但也有不足之處,當系統出現混亂時,需要司機介入。此外,技術和監管層面還沒有發展到讓自動駕駛汽車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可靠的水平。我認為,商用自動駕駛汽車要到2030年的某個時候甚至更晚才會出現。”Sam Fiorani告訴記者。
作為特斯拉謀劃的另一大“利器”,Robotaxi計劃將在今年8月份推出。然而,Fiorani對記者指出,Robotaxi預計一時半會兒難以面市。
“特斯拉向來是先宣布新產品,然后再花費數年時間才將其推向市場。改進電池或FSD軟件都需要時間,如果Robotaxi真如馬斯克所說,是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話,我認為至少明年不可能實現。盡管如此,承諾具有生產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技術,仍可能會讓投資者再興奮幾年。”他解釋道。
“自動駕駛具體落地和滲透率與政府監管有很大關系。”龔慧巍對記者總結說。“馬斯克描繪的電動車技術顛覆傳統汽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但某種程度上這只是一個開始。而且,豐田、大眾、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傳統巨頭一定會想盡辦法延緩電動車的普及以便為產品創新贏得時間。所以,馬斯克近期面對股市的下挫和市場的嚴酷競爭而采取的全球10%裁員等一系列舉措實為無奈之舉。”
策劃|肖勇 孫宇婷
記者|蔡鼎 李星
編輯|蘭素英
統籌編輯|易啟江
視覺|劉陽
視頻|王天睿
排版|蘭素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