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4 22:20:17
每經記者 苗詩雨 每經編輯 孫 磊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諸多國際車企加大在中國投入的信息。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大眾汽車集團方面了解到,大眾汽車集團正攜手合作伙伴小鵬汽車,共同開發基于區域控制及準中央計算的電子電氣架構——CEA,加快“在中國,為中國”的創新步伐。
此外,央視報道稱,前不久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在這期間,記者關注到包括大眾汽車集團、寶馬集團、梅賽德斯-奔馳等企業表示將加大在華投資。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特別迅猛。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勢頭顯著。而德系車企作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佼佼者之一,多方加碼投資也能看出對中國汽車市場的信心。
“在電動化蓬勃發展的這兩年,德系車擁有的頂尖技術,其實沒有得到特別好的發揮。德系車加大在華投資,一方面可以借助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帶動德國電動、混動等車型發展;另一方面對中國、德國兩地汽車市場創新發展也會有推動。”天津大學中國汽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預測研究總監陳麗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繼續加大在華投入力度”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介紹,CEA將首先應用于專為本土市場開發的平臺,覆蓋基于CMP平臺、面向緊湊級入門市場開發的四款大眾汽車品牌純電動車型。
據悉,CMP平臺是由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與合資企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共同開發。相比MEB平臺,CMP目標使成本下降40%。通過降低系統復雜程度、減少車輛內控制器的數量,CEA架構將推動這一目標實現。
記者了解到,CEA 開發由小鵬汽車、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和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中國的技術專家共同開發。這也是大眾汽車集團繼此前“在中國,為中國”的措施外,又一項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動作。
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表示:“秉持‘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我們正在不斷提升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創新實力。”
大眾汽車集團方面向記者表示,從2026年起,新的架構將應用于本土生產的大眾汽車品牌電動汽車中。
實際上,不僅是大眾汽車集團,近期多家德系車企紛紛宣布將加大在華市場的投入力度,其中寶馬、奔馳等知名企業高層均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和重視。
日前,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再次強調,將通過深化合作推動繁榮,以及持續擴大在華投資的堅定承諾。齊普策重申寶馬集團戰略和深耕中國市場的承諾:“中國是未來之所在,也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市場。我們在中國的持續成功,離不開我們在華足跡的不斷增長和發展。”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董事會主席康林松也表示,未來,奔馳將繼續在華投資,加強與中國伙伴們的合作,大力推進電動化、數字化轉型,并一如既往地為中德經貿合作貢獻力量。
“促進新能源產業鏈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市場仍是德系車銷售的主要市場之一。2023年的銷售數據顯示,大眾汽車集團在內地及香港市場交付車輛323.6萬輛,同比增長1.6%;寶馬集團共售出約82.49萬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4.2%;奔馳的數據更加直觀,2023年乘用車在中國市場銷量占其全球總銷量35%以上??盗炙梢苍硎荆?ldquo;中國市場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在即將舉辦的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上述車企也將亮相新產品。例如,大眾汽車集團及旗下品牌將亮相一系列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產品。據了解,在大眾汽車集團本次展示的各品牌44款展車中,其中有18款新能源車,以及6款全球首秀及5款中國首秀車型。
陳麗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德系車此次較集中的表示,看好中國汽車市場,還是此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時,部分德系車企的反對發聲,都跟德系車看好中國汽車市場,尤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勢頭有一定關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汽車產銷數據顯示,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8.7萬輛和26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和9.9%。1至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60.6萬輛和6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4.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
“從此前部分全球車企釋放的放緩‘電動化’進程信號,到此次德系車發聲加大在華投資,此次德系車的表態或許將促進跨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顏景輝告訴記者,目前,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新能源汽車各產業鏈不斷完善,類似此次老牌德系車企加大投資的信號,對中國汽車市場或全球汽車市場來說,會有一定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加大汽車產業的跨國合作發展。
此外,陳麗然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跨國車企聚焦中國汽車市場同時,國內車企也要更多關注海外市場的新機遇,以出口、技術合作等形式,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的全球協作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