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5 15:21:09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董興生
隨著AI技術興起,電影業再次站在了變革的風口。
日前,在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產業論壇——電影產業變局下的立與破》上,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田指出,AI技術在中國電影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盡管目前AI軟件在行業中的初步應用效果尚不顯著,但預計在未來1—2年內,隨著技術的成熟,其對電影業的影響將逐漸清晰。
王長田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AI作為一種工具,其在電影制作中的應用,將類似于歷史上從膠片到數字電影的轉變,以及傳播方式從影院到互聯網的演進。AI技術帶來的機遇、AI技術對電影業的積極影響,首先體現在提高制作效率上。
據王長田預測,AI的應用有望使電影制作效率提升30%以上,特別是在動畫電影領域,這將極大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其次,AI技術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即使降低20%的成本,對總體虧損的內容生產環節而言,也就能扭虧為盈。此外,AI技術的應用還可能提升電影的制作質量,減少低質量產品的出現。
然而,AI技術的發展也給電影業帶來了挑戰。首先,隨著創意的普及化,獨特的創意將變得更加稀缺。AI的輔助可能導致創意的雷同化,使得原創性變得難以突出。其次,AI作為一種大眾審美的體現,可能會削弱電影中獨有的情感和審美價值。最后,隨著產量的增加,電影產品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使得優質作品在眾多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變得更加困難。
“我們對AI想得還是過于簡單,一方是懼怕它,覺得AI會取代替我們,另一方則認為AI一好百好,這都是不客觀的。”王長田總結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