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1 19:06:43
◎川大智勝日前收到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問詢函,公司與聯營企業華翼藍天持續多年的一筆設備采購交易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楊夏
在A股市場上,川大智勝(002253.SZ,股價11.33元,市值25.56億元)身披多個熱門概念——低空經濟、人工智能、云計算等。近年來公司股價起起伏伏,今年以來盤中最高價一度來到16.22元,最低時僅為7.51元。和過山車式的股價不同,川大智勝的業績一直在“下坡”,其營收、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且2022年、2023年均為虧損。
在業績持續不佳的情況下,日前川大智勝收到了上市后首份年報問詢函。除了持續經營能力以外,監管還關注到了川大智勝一筆5250萬元預付款的商業實質性問題。對于一家2023年營收不足兩億元的上市公司而言,5250萬元預付款對其影響自然不小。
這筆預付款源于川大智勝與其聯營企業天津華翼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翼藍天,NQ835512)所簽訂的一份采購合同,產品是一臺A320全任務飛行模擬機。經歷了產品交付時間兩度延期后,這筆合同于去年末終止,但川大智勝已預付了5250萬元的貨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雖然川大智勝在年報問詢函中詳細解釋了這筆交易的來龍去脈,但背后仍存在著一些難以解釋的問題與風險。
早在2021年,華翼藍天就將一臺空客A320全動模擬機從存貨轉至固定資產,并于當年6月投入使用運營,但川大智勝卻表示因部分外購材料未到貨該產品不能完成交付。作為華翼藍天的大股東,川大智勝在該設備的產業化與商業化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除該項目預付款外,川大智勝還為華翼藍天提供原材料等商品,且截至2023年底仍有超過2000萬元貨款未完成結算,以華翼藍天目前的財務情況及業務實力其還款能力究竟如何?
一筆5250萬元的預付款轉為了其他應收款,這筆特殊的交易引起了監管的注意。關于這筆交易,川大智勝既往公告中披露的細節不多,在本次問詢函回復中才揭開一角。
按照川大智勝的說法,2020年7月,公司與華翼藍天簽訂了一份“A320全任務飛行模擬機采購合同”,向其采購1臺D級飛行模擬機,合同金額7000萬元。此后至2021年3月,公司陸續支付了合計5250萬元的預付款。
川大智勝付款節點。 圖片來源:川大智勝公告
時間來到2021年12月30日,這本是約定的合同交付日期,但雙方卻在當日簽訂了補充協議,約定延期1年交付。到了一年后,雙方再次簽訂協議約定產品交付時間再度延期1年。到了去年底,雙方約定終止上述采購合同,由此川大智勝將該筆預付款轉為了其他應收款。
川大智勝稱,華翼藍天未能如期交付是受到出行限制以及飛行模擬機實現功能所需外購材料受到進口延期影響。盡管川大智勝方面堅稱產品并未交付,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華翼藍天曾“官宣”已交付該產品。華翼藍天官方微信公眾號曾在2021年初發布一篇文章稱:2021年2月23日,華翼藍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空客A320 D級飛行模擬機順利交付川大智勝。
不過一年后,華翼藍天在披露的2021年年報中又“改口”——稱受疫情影響,上述產品交付延期,雙方約定在交付前華翼藍天可以自行運營和使用該設備。當年,這臺A320全任務飛行模擬機從存貨轉為了固定資產,并在6月投入運營。
由于這臺設備投入運營,華翼藍天2021年的科普飛行體驗設備增加收入874.43萬元。在華翼藍天2022年年報中還曾提到,這臺A320全任務飛行模擬機實現對天津航空、南航北京分公司、南航大連分公司、青島航空機組的A320機型復訓和技術科目訓練,滿負荷持續運行已滿三年,設備可用率達到99.83%。
按照華翼藍天的說法,這臺設備已經能夠滿足飛行訓練的需要,甚至還能為華翼藍天創造一筆不小的營收,那么遲遲未能交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事實上,川大智勝與華翼藍天不僅僅是客戶與供應商的關系,還是投資方與被投資方的關系。華翼藍天所銷售給川大智勝的飛行模擬機號稱國產首臺空客A320 D級飛行模擬機,2016年底,華翼藍天開始投入這臺設備的研發,2019年產品通過了中國民航局D級(最高等級)鑒定,2020年獲得了首筆訂單,這期間川大智勝還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在資金支持方面,2016年2月,華翼藍天啟動新三板掛牌后首次股票發行募資。川大智勝正是在此時以300萬元首次入股,獲得了華翼藍天2.31%股份。
2019年,川大智勝再次以3920萬元參與華翼藍天的股票發行募資,認購股份比例超97%,由此其成為了華翼藍天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超20%。同年,川大智勝還向華翼藍天提供財務資助1000萬元(后已歸還)。
按照華翼藍天的說法,2019年這兩筆資金均是為了D級全任務飛行模擬機的產業化與市場化。有了上述資金的加持,從財報數據來看,明顯的變化是2019年華翼藍天的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超18個百分點,負債金額同比下降15.86%,達到了近6年的歷史低位。也是在這一年,華翼藍天的產品通過了D級鑒定,在國產廠商中率先沖線。
光是資金支持還不夠,2020年,川大智勝向華翼藍天采購上述設備,并陸續預付資金5250萬元。至此,川大智勝陸續向華翼藍天支付現金金額已超過1億元。
這筆采購合同的簽訂還意味著川大智勝為華翼藍天這臺A320飛行模擬機實現了訂單零的突破。“該模擬機的成功銷售和交付,標志著華翼藍天研制的模擬機成功進入國內市場,實現了零的突破。”華翼藍天曾在上述公眾號文章中表示。
后來,隨著上述設備的交付一再延期,華翼藍天于2021年將上述設備轉為固定資產,金額為6527萬元,這也是截至去年末華翼藍天所擁有的最大的一筆固定資產,去年末該公司的固定資產金額為7202.8萬元。同時,華翼藍天還利用這一設備提供科普飛行體驗,該業務2021年的營收占到公司當年營收20%左右。
一邊是真金白銀地提供資金支持,一邊是簽下采購合同推動產品的市場化與產業化,可以看到川大智勝對華翼藍天這一國產首臺A320全任務飛行模擬機頗為看好。然而,兩次延遲交付,最終合同終止,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按照川大智勝的說法,簽署上述采購合同的初衷是為了擴大飛行培訓市場規模,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減少對單一設備供應商的依賴。后來,受到出行限制及行業經濟恢復放緩的影響,空客A320飛行模擬機培訓市場有下降趨勢。“結合公司已有四臺空客A320飛行模擬機運行的情況,公司做出戰略調整,不再擴大空客A320飛行模擬機規模。”
川大智勝近年來的財報數據也能印證上述說法。2020年—2023年,川大智勝的飛行模擬機培訓業務收入及新簽合同波動下降,收入分別為6950.07萬元、6458.29萬元、6724.39萬元、5578.39萬元,新簽合同金額分別為7280.12萬元、6845.79萬元、7127.86萬元、5912.89萬元。
在收入降低的情況下,川大智勝所擁有的4臺空客A320飛行模擬機每年的設備資產折舊、人工成本、培訓服務費等成本相對固定,這導致其飛行模擬機培訓業務的毛利被擠壓。2020年—2023年,包括培訓業務在內的航空及空管產品與服務業務營收一再下滑,2023年已不足2020年的50%,毛利率更是從42.28%降至0.54%。
更重要的是,拳頭產品發展不順的背景下,作為“白馬騎士”的川大智勝自身已經陷入了困境,近年來其已經連續三年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且連續兩年虧損。在如此背景下,川大智勝選擇終止合同或也情有可原。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約定終止采購合同是在一份《資產重組框架協議》中,2024年,雙方還將繼續推進具體實施方案。這是否意味著川大智勝實際上有計劃要收購華翼藍天資產?
對于川大智勝而言,華翼藍天是否有能力還上前述5250萬元預付款及后續新增的337萬元違約補償金也頗為重要。對此川大智勝在問詢函中稱華翼藍天生產經營正常,款項具有可回收性。
事實上,上述5587萬元并不是華翼藍天對川大智勝的全部債務。近年來,華翼藍天還向川大智勝采購材料等,截至去年末,川大智勝對華翼藍天的應收款期末余額為2393.48萬元。通過金額及信息比對來看,華翼藍天或正是川大智勝在年報問詢回復中所披露的去年末第一大應收款方客戶10(與川大智勝關系為聯營企業),這筆應收款賬齡已有3—5年,支付已逾期,預計回款時間是今年。
不過,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的是,在華翼藍天2023年年報中,同樣一筆2393.48萬元對川大智勝的應付款,未償還的原因卻是未到結算時間。如果這是同一筆賬款,那為何雙方對于其逾期情況說法不一?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上圖為川大智勝公告,下圖為華翼藍天)
回到華翼藍天自身的還款能力上,從華翼藍天最新的財務情況來看,截至去年末,公司總資產為3.07億元,凈資產為1.05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996.86萬元。再從業績表現來看,去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6309.34萬元,歸母凈利潤僅為26.97萬元,同比下滑超九成。拉長時間來看,華翼藍天在掛牌后實現的最高年歸母凈利潤也不足300萬元。
再從華翼藍天頭頂的最大光環——國產首臺A320 D級飛行模擬機研制商來看,由于川大智勝不再購買,意味著華翼藍天需要尋找新的買家。更重要的是,在華翼藍天后,國內其他廠商所研發的國產A320飛行模擬機陸續通過了D級鑒定,且有廠商已實現交付。
同時,在航空市場上A320的主流地位在未來或將改變。一方面是空客A320系列飛機的改進機型A320NEO的沖擊,另一方面,去年5月,國產C919的商業化運營,將進一步擠壓A320飛行模擬機的市場空間。
2022年,國內多家航司陸續披露購買數架A320NEO系列飛機。去年5月至今,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三大航司已分別訂購100架C919飛機,由此可見國內航司對未來市場機型趨勢的判斷。
實際上,華翼藍天也關注到了這一趨勢,2019年其開始投入研發A320NEO飛行模擬機,2020年—2022年內部開發支出近2000萬元,截至去年10月該產品還未實現收入。在這一賽道上,華翼藍天的研發進度已晚于國內競爭對手,已有國內廠商研發的A320NEO飛行模擬機通過了D級鑒定。
在國產飛機上,公司產品集中于模擬訓練器。根據華翼藍天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文章,公司在國內三大航司均實現國產民機模擬訓練器產品銷售。也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華翼藍天全任務飛行模擬機產品產業化與市場化進度較慢,但近年來其憑借模擬訓練器等飛行模擬設備產品也實現了營收的穩步增長,該業務的毛利率也基本穩定在45%左右,近3年來公司2021年、2022年的營收規模增速均在兩位數。
針對相關問題,5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向川大智勝和華翼藍天郵箱發送了采訪提綱。5月10日,記者聯系到華翼藍天前臺工作人員,其稱將把采訪需求轉達給董秘辦,川大智勝董秘辦工作人員稱已轉達董秘。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