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1 22:39:35
2024年被視作“低空經濟元年”,走過近半程,各地在布局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面,都有哪些動作?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831578
得益于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重視與推動,今年低空經濟火爆異常。
從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多個省市密集發布政策競逐低空經濟第一城……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李聰團隊曾做過簡單統計,2023年有15個省份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大概有26個。
工信部等國家四部委發布的文件中,已經描繪了2030年低空經濟達到萬億級規模的未來,屆時,通用航空裝備也將全面融入民眾生產生活各領域。在業內人士看來,低空經濟的火爆得益于“短期有政策,中期有進展,遠期有空間”。如同新能源汽車一樣,低空經濟有望成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甚至改變一個地方的經濟格局。
2024年被視作“低空經濟元年”,走過近半程,各地在布局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面,都有哪些動作?
預告:為綜合評價城市低空經濟產業集聚度及發展水平,城市進化論近日將重磅推出《城市低空經濟“鏈接力”指數報告(2024)》,敬請關注。
今年以來,地方在政策層面提及低空經濟,主要有兩輪。
圖片來源:新華社
第一輪是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招商證券梳理了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低空經濟的表態,發現湖南、廣東、四川、安徽提及次數最多,廣東描述最為詳細,深圳支持力度最強。
深圳、廣州、海南、珠海、合肥、重慶、成都、南京、蘇州、湖南等地方省市走在前列,提出爭當“低空經濟第一城”。
第二輪集中于4、5月,各地密集出臺“行動方案”“實施方案”,規劃低空經濟產業生態。不完全梳理,已有北京、山東、安徽、湖南及南京、深圳、蘇州、沈陽、武漢、天津、長沙、漳州等十余個省市,發布與低空經濟相關的行動方案或征求意見稿。這些方案多以三年為期,定下到2026年或2027年的發展目標。
北京提出,到2027年低空經濟要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安徽要打造合肥、蕪湖兩個低空經濟核心城市,并在2027年力爭規模達到800億元;湖南力爭2025年低空經濟總產值達1600億元。
南京到2026年低空經濟發展水平要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產業規模超500億元;成都聚焦工業無人機細分賽道,準備建成“工業無人機第一城”,到2026年產業規模要突破100億元、躋身全國第二;蘇州工業園區的目標是,產業規模突破150億元,園區新增創新型低空經濟企業50家以上,常態化航線累計達30條以上,等等。
在一眾省市中,江西的一座縣級市格外顯眼。去年開始,九江代管的共青城市就開始“頂格推進”低空經濟,并打造江西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園。當地亦出臺三年計劃,到2026年這座縣級市要建成“低空經濟綜合示范區、低空經濟產業聚集區、低空場景應用先行區、低空融合飛行樣板區”。
為了確保發展目標的施行,有的城市還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牽頭的工作小組。比如北京,成立由市領導牽頭的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推動解決一批低空經濟重大政策、重點事項和重要問題。
進入地方立法算是政策支持的一個里程碑。不過,目前來到這個階段的城市并不多見。
今年2月1日,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深圳在國內率先為促進低空經濟產業推出專項法規,明確由市人民政府與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用航空管理部門建立低空飛行協同管理機制。
廣州緊隨其后,5月也啟動了《低空經濟發展條例》立法工作。
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林正茂曾解釋了為何要立法:“近年來深圳低空經濟產業規模效應逐漸顯現,但還存在體制機制障礙、飛行服務能力不足等難題,有必要通過立法在地方權限范圍內明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協調機制,這對打造未來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推動深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了目標之后,便是外引、內培低空經濟領域的市場主體,相關項目、企業簽約活動陸續展開。
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日,南京舉行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現場簽約投資項目35個,簽約投資總額106億元;共青城舉行低空經濟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藍鯨飛艇研發制造、洪都中貝大型運輸無人機、萊仕康通用航空飛機制造等12個產業項目集中落戶,總投資68.75億元。
接下來,為了持續擴大低空經濟產業規模,內培外引還要繼續。統觀城市的做法,一般是“基金+獎補”兩條腿并行。
一手抓基金。
比如,廣州正在籌建規模100億元的低空產業創投基金,共青城組建50億元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專項基金……
包括重慶、安徽、貴州及蘇州、廣州、武漢、共青城等多地在內,都陸續推出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用設立基金的辦法,尋求專業化、市場化的力量,實現對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生態布局。
一手抓獎補。
比如,深圳南山區新增專項扶持資金,打造低空經濟企業總部及研發基地、建設世界低空經濟高地,單項獎勵最高達1億元;
南京對于招引頭部企業,由企業所在區按實繳注冊資本的5%給予不超過2000萬元的落戶獎勵;
珠海對在本地生產的航空器產品,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的低空經濟企業,每年最高獎勵3000萬元;對經審批在珠海本地新開設并常態化運營的eVTOL載人航線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度補貼總額不超過500萬元……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配套獎勵補貼機制,對低空經濟相關企業、項目,針對性拋去“橄欖枝”。
各地加緊布局,搶占低空經濟高地。深圳明確提出將爭創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合肥規劃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蘇州市提出到2026年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蕪湖提出到2025年發展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區、集聚區和示范區。
在李聰看來,低空經濟迎來發展高峰有三個前提,除了政策支持,還需要低空空域的放開以及適航取證的推進,“目前都有比較重大的進展”。這三個前提綜合來看,就是實現“飛得起、管得住”。
圖片來源:新華社
城叔在近日一場低空經濟行業論壇中得知,隨著空域決策權的逐漸下放,目前地方已具備一定的空域決策權,通航的航線在申請、審批流程上已大大簡化。億航智能此前拿下全球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行業內首張生產許可證,也給行業“起飛”注入一劑強心針。
從各地近期動作來看,規劃低空航路、簡化飛行審批程序等飛行服務保障工作,還在繼續尋求更大的突破。
2023年,海南發布“海南省無人駕駛航空器適飛空域圖”,在全國范圍內較早做出低空空域放開的持續性嘗試。
今年一季度,深圳開展eVTOL跨城跨灣航線首飛活動,目前正在推進中山至深圳CBD包機航線產品前期可行性開通前準備,預計該產品在第二季度將正式推出。
安徽則印發《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并在合肥建設全國首個面向政務服務的“一網統飛”系統,按市場化模式提供無人機公共治理服務。
針對飛行審批時間較長、流程煩瑣等問題,各地也在優化已有的低空飛行服務站,以及發布其他方案為“飛起來”掃清障礙。
2023年12月,四川省第三批低空協同管理空域正式啟用,新增3條低空飛行通道,協同管理空域由6600平方公里拓展到7800平方公里。低空協同管理空域的啟用,讓通航用戶的申請流程簡化為起飛前一個小時報備即可。
從各地大同小異的低空經濟促進政策中可以看到,打造低空飛行的應用場景,是產業騰飛的核心。
圖片來源:吳林靜 攝
“低空+”涉及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保、應急救援、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領域,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日常生活。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挖掘更多應用場景。
深圳南山區提出,每年會安排總額不超過1500萬元的專項經費,用于采購城市空中交通(UAM)出行乘用體驗券,并面向特定人群發放。
重慶提出,強化航空救援力量建設,加入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到2025年,全市森林航空救援覆蓋率達到100%。
南京開辟“低空航路”,打造“低空+”創新融合模式,圍繞長江大保護、醫療物資運輸、科技文旅、低空快遞等場景,劃設了低空巡檢、低空快遞、低空醫療物資運輸、低空觀光、低空巴士五大類40條航線,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綠色的全域低空交通體系。
北京、安徽、蘇州等多地政策提及,鼓勵發展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建立機場與市區間的接駁航線。最新的是5月20日,廣東省政府和民航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廣東方面提到,“先行開展公交化運行等試點探索和應用示范”。
在促進通用航空大眾消費方面,有的城市還在規劃中,有的城市已經付諸實踐。
“五一”期間,重慶舉行了低空飛行消費周,發放總金額1000萬元的首批消費券,有效期最長一年,刺激民眾體驗低空飛行消費項目。與此同時,重慶還開通首條城市空中交通航線,將一個1小時的車程通勤距離縮短至10分鐘;還打造了全市首個飛艇巡航廣告業態,開展不定時廣告投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