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4 16:10:55
每經記者 裴健如 每經編輯 孫磊
日系車企再次陷入認證違規事件。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6月3日發布的最新消息,豐田、本田、馬自達、鈴木和雅馬哈等5家車企,在車輛性能測試中存在違規行為。據悉,在大發汽車被曝出認證違規消息后,日本國土交通省要求日本汽車行業85家公司自查是否存在類似情況,而上述5家車企正是在內部排查過程中發現同樣存在違規行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豐田方面了解到,自2014年以后,豐田有7款車型采用了與日本國土交通省要求的標準不同的方法進行了測試,其中有4款車型已停產,分別為皇冠、Isis、Sienta和RX,這些車型在車輛碰撞測試中存在違規加工測試車輛等行為;有3款車型目前仍在生產,分別為卡羅拉Fielder、卡羅拉Axio,以及Yaris Cross,這些車型在行人保護測試中存在數據造假等行為。
按照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要求,存在違規行為的3款豐田汽車、2款馬自達汽車,以及1款雅馬哈摩托車已暫停出貨。
消息曝出后,5家車企均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針對違規問題致歉。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表示,“繼日野、大發、豐田自動織機之后,集團內部又出現了問題。對此,作為豐田集團的負責人,向客戶、車迷,以及所有利益相關者致以誠摯的歉意。根據此次調查結果,我們決定從今天起暫時停止在日本國內生產的3種車型的供貨和銷售。我們將在國土交通省的指導下,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對此,6月3日,豐田中國也隨即發表《關于認證申請相關的聲明》,就“日本市場部分豐田車輛認證申請不規范”致歉。同時,豐田中國方面表示,“經過確認,一汽豐田、廣汽豐田與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車型與本次事件無關,相關認證實驗按照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管理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質問題,請用戶安心使用”。
根據央視財經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底,豐田測試違規行為所涉及的車輛總數約為170萬輛;本田方面,自2009年以來,其在車輛噪音測試、發動機測試等方面存在不當行為,涉及的車輛總數約為435萬輛。
豐田章男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這次事件都是有關“認證”的問題。日本國內的“認證制度”,主要是在“安全”和“環境”領域,用符合規則的測定方法,確認是否達到規定標準的制度。只有在認證測試中達到標準,才有可能量產并銷售汽車。豐田這次的問題在于沒有按照正確的認證流程進行量產并銷售。
“從今年2月開始,以我為中心,召集豐田、日野、大發、豐田自動織機,以法規認證為主題,開展了豐田生產方式、TPS自主研究會?,F在,針對由此明確的工作機制的課題,我們正著手進行具體的改善活動。”豐田章男稱。
豐田中國方面也表示,“今后,豐田將繼續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秉承公開透明的原則,為廣大中國消費者提供安心、安全的產品和服務”。
本田同樣也就認證違規問題致歉,承認此前銷售的22款車型存在認證測試不當行為,其中包括FIT、ODYSSEY、VEZEL等車型。不過,本田也表示,已進行了內部技術驗證和實際車輛測試,涉事車輛的性能仍然符合日本國內,以及國際的法律標準,用戶無須采取任何措施即可繼續使用。
“我們尚未確認現行銷售以及今后計劃銷售的四輪車在認證測試中存在不恰當的問題。”本田方面稱,“我們將高度重視此次事件,本著合規及強化治理的觀點,全公司將致力于防止再次發生此類事件。我們將對所有員工進行守法意識的培養強化,為了防止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解釋和判斷,建立并標準化合適的業務流程,同時進一步強化內部審計功能”。
馬自達則在兩個測試類別中共存在五項違規,涉及2款在售車型及3款已停產車型。存在違規問題的車型共計生產約15.09萬輛,銷售約14.93萬輛。其中,在售的兩款車MX5 RF與馬自達2已于5月30日停止出貨。
“此次事件給顧客、客戶、銷售公司等與馬自達相關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在此再次深表歉意。馬自達將此次事件視為重要問題,防止不再發生類似案件。”馬自達方面表示,今后將從三個方面強化措施,包括整頓治理體制、修改認證流程、強化認證設備等。
鈴木則表示,其輕型車奧拓曾在剎車測試中存在違規,但違規的是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銷售的奧拓的商用車版本,涉及2.6萬輛汽車。鈴木方面表示,該公司在2016年曝出排放測試違規問題后,強化了內部管理,內部認證測試由獨立于設計開發部的法規認證部進行,因此目前不存在違規行為。
雅馬哈被曝出問題的是在售的YZ-R1摩托車,噪音測試未按規定進行,還有兩款已停產車型,存在測試違規。雅馬哈方面表示,其在內部重新按照規定進行了測試,確認符合標準,而已出貨車輛是否存在問題尚不確定,目前這款摩托車的出貨也已停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郝帥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