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1 17:34:07
每經編輯 王月龍
2024年上半年,基金經理“離職潮”引發市場關注。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年內離任的基金經理數量達165人,創近9年來的同期最高水平,前高為2015年同期的185人。從基金產品角度來看,年內已有超2000只產品發生基金經理變更。
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基金經理增聘、卸任、離職公告仍將較為頻繁。每一次人員的大規模變化,都是行業自我探索、自我調整、自我革新的信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半年離任基金經理創九年來新高
多為“個人原因”
據證券時報,今年以來,公募行業人員流動明顯加速,基金經理離職人數顯著攀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年內離任的基金經理數量達165人,創近9年來的同期最高水平,前高為2015年同期的185人,2016—2023年同期,離任基金經理數量分別為72人、81人、84人、116人、127人、141人、136人、144人。
從公募管理人角度來看,共有96家公募管理機構出現基金經理離職現象,其中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管旗下基金經理離任人數最多,達5人;格林基金、嘉實基金、大成基金、華夏基金、招商基金、國聯基金、鵬揚基金、平安基金、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均有4位基金經理離任。
關于基金經理的離任原因,相關基金公告中披露的多為“個人原因”。業內普遍認為,基金經理離職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幾類:公司激勵不足、業績壓力大、考核不達標、投研氛圍不適應、出現違法違規、個人其他原因等。
據上海證券時報,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經理離任增多反映了公募行業競爭加劇。通常而言,基金經理離任的原因無外乎業績表現不佳而承受較大壓力、為謀求個人職業發展選擇更適合的平臺,以及市場變化或公司內部戰略調整對團隊進行重組等。“業績不佳是基金經理卸任的主要原因?!?/strong>某基金從業人士說,近年來A股市場連續調整,權益類基金募資難度提高,基金公司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因此加大了對基金經理的考核力度。
某基金評價人士表示,公募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去明星化”的過程。目前,基金公司愈發重視構建一支穩定的投研團隊,通過加強對團隊的宣傳,引導投資者從關注個別基金經理轉向關注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和投資策略。
業內人士:降薪潮或是主因
降薪已是大勢所趨
據澎湃新聞,“降薪潮或是主因。此外,在當前市場調整的背景下,投研考核要求收緊,部分基金經理也面臨產品業績的壓力?!?/strong>一位公募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基金經理“出走”的現象或仍將持續,而公募同業將依舊是基金經理流動的主要方向,畢竟“奔私”的門檻高、挑戰大。此外,其他金融投資圈也是基金經理普遍會規劃的發展方向。
今年以來,有關公募薪酬的議論聲不斷,傳聞中基金公司的薪酬峰值也已由1500萬元、500萬元、350萬元、300萬元進一步降至120萬元。而在此前的采訪中,多位公募業內人士對上述薪酬數額表示存疑,但上述人士均認為,基金行業降薪已是大勢所趨,每家公募情況不同,降薪的力度也會有所不同。
6月26日,有市場傳聞,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發放的超過290萬元的資金,且不區分獎金歸屬期、是否屬于往年遞延。據財聯社消息,確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實施限薪舉措,且自2022年起超出標準的退薪工作已于本周啟動,但退薪標準并非上述290萬元,而是達到一定標準后部分退回。
據北京商報,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公募市場限薪傳聞四起,可能是市場監管加強和行業薪酬制度逐步透明化的一種體現。首先,隨著近年來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公募行業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監管層可能希望通過限制薪酬水平,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避免薪酬過高帶來的市場不公平和道德風險。其次,這一情況背后反映出一定的市場情緒,是市場對于薪酬制度合理性和公平性的關注。市場參與者對于公募行業高管和基金經理的高額薪酬存在質疑,認為這與他們的業績和貢獻并不完全匹配。因此,限薪傳聞的流傳,可能也反映了市場對此前薪酬制度的不滿和期待改變的呼聲。
從上半年相關的政策要求不難發現,監管早已將目光對準公募行業的薪酬體系。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完善與經營績效、業務性質、貢獻水平、合規風控、社會文化相適應的證券基金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堅決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風氣。
在江瀚看來,上述規范的落地實施,可能引發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對于那些依賴高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機構來說,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優秀人才流失。然而,這也將促使機構更加注重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的創新,以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從市場的角度看,限薪、退薪舉措可能有助于改善公募行業的市場形象。通過降低薪酬水平,可以減少社會對于行業薪酬過高的質疑和不滿,增強市場的信心和穩定性。同時,這也將促進公募行業更加注重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而非過度追求短期收益和高額薪酬。
上半年七成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為負
有基金經理或因此被轉回研究員
據深圳商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QDII整體平均收益率高達5.42%,而股票型基金整體平均收益率為-5.45%,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收益率為-3.5%;債券型基金整體平均收益率為2.06%,貨幣型基金整體平均收益率為0.94%。
今年上半年,4000余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僅統計A份額)中,有1276只基金收益為正,占比為三成。
而七成業績不佳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金元順安產業臻選混合A倒數第一,上半年凈值跌38.59%;同泰開泰混合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A、泰信現代服務業混合、東方阿爾法招陽混合A等20只產品凈值跌幅超30%;先鋒聚元A、天治量化核心精選混合A、萬家科技創新A等近240只基金凈值跌幅超20%。
另據消費日報,6月22日,東吳基金發布公告稱,基金經理丁戈因為工作調整卸任了東吳基金經理的職位,離任日期為6月21日。同日,他卸下了自己管理的兩只基金產品——東吳新經濟、東吳阿爾法的基金經理職務,轉任公司高級行業研究員。?
丁戈擔任基金經理期間,其在管基金產品的任職回報并不理想。東吳新經濟混合基金的任職回報為-69.16%,年化回報為-36.92%;東吳阿爾法混合基金的任職回報為-53.69%,年化回報為-26.34%。丁戈的這兩只基金,無論是任職回報還是年化回報的虧損幅度都比較大,且在東吳基金內部基金經理的表現來看,也十分不理想。?
官方公布丁戈轉崗的原因為“工作調整”,但市場更傾向于認為是因丁戈業績欠佳而被調回研究員崗位。一般情況下,基金公司崗位任職通常是從初級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開始,進而進階至基金經理助理,最終晉升至基金經理崗位。部分能力較強的研究員在升任基金經理的過程中可能跳過基金經理助理崗位,直接被聘任為基金經理,然而由基金經理“回爐重造”成研究員的案例并不多見。?
編輯|王月龍?杜波?蓋源源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澎湃新聞、北京商報、深圳商報、消費日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