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4 20:55:18
每經記者 苗詩雨 每經編輯 孫磊
當地時間7月4日,歐盟委員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BEV)進行為期九個月的反補貼調查后,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口征收臨時反補貼稅。
按照規定,此次征收的臨時反補貼稅將適用于部分中國汽車生產商,分別為比亞迪17.4%,吉利19.9%,上汽37.6%。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樣的中國生產商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未合作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稅率為37.6%。
對比6月歐盟委員會披露的對抽樣三家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來看,此次征收關稅率有所下調。截至《每日經濟新聞》發稿之時,比亞迪、吉利、上汽集團方面尚未向記者回應相關情況。不過,上汽集團表示,明日或有相關回應。
據悉,這一臨時關稅將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長持續四個月,期間歐盟成員國將投票決定是否將其轉為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的“靴子”落地后,引發部分企業、協會強勢表態。
其中,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對歐盟此番加征關稅決議再次發表評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額外關稅的做法完全行不通。這么做不僅不能提升歐洲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力,反而可能會損害那些在全球范圍內積極開展業務的企業。”
齊普策表示,加征關稅還會限制對歐洲消費者的電動汽車供應,從而延緩歐洲交通行業的低碳發展進程。此外,齊普策認為這種做法也嚴重破壞了歐盟一貫倡導的自由貿易原則。
記者從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方面也了解到,其也強烈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反補貼關稅。該協會認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關稅將損害在華經營的歐美廠商利益,對歐洲消費者和企業產生負面影響,不符合歐盟的長遠利益,也將阻礙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氣候目標的實現。
記者留意到,在此前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將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的方案后,部分中國汽車企業已陸續作出表態。
例如吉利控股集團此前表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征關稅將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同時也會阻礙中歐經貿發展;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表態稱,“我們關注到歐盟發布的相關臨時措施。梅賽德斯-奔馳始終支持基于世貿組織規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大眾汽車集團也表示,長遠來看,施加反補貼稅不利于歐洲汽車行業競爭力的提升。
而據新華社消息,在7月4日商務部下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也對此表示,中方注意到,歐盟一些成員國政府和主要汽車企業已經多次明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反補貼措施。中方希望歐方認真聽取盟內呼聲,理性、務實地與中方開展磋商,避免反補貼措施傷害中歐汽車產業的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