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日報社 2024-07-05 09:40:04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綿陽7項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
科技城,為什么這么6?
近年來,綿陽科技創新“硬核狠活”數不勝數!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綿陽3個科技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通用項目二等獎”;
2021年,綿陽3項科技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截至目前,綿陽先后已榮獲國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科技獎勵超350項。
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科技創新潛力城市”的綿陽,“科技風”已“吹進”生活場景,讓想象成為現實。
科技創新
唯“新”而立
唯“變”不破
綿陽潛心“修煉”,以深入實施“科技立市”戰略為“基本功”,練就了哪些經典“招式”?
拆解·招式一:革新寶典
生態構建“糧草先行”
綿陽多維度優化創新生態,發布《綿陽市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若干措施(試行)》《綿陽市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試行)》,“科創十條”“人才十條”“金融十條”等一攬子政策,聚力打造“科創+人才+金融”的創新生態圈。
拆解·招式二: 云上劍法
科技創新“群雄匯聚”
中科大、哈工大、重慶大學等33所高校在“云上大學城”集聚,“云上科技城”吸引了35個創新創業團隊入駐,電子科技大學團隊研制的管道檢測機器人、復旦大學團隊開發的蛋白酶復合材料等多項成果已實現市場化應用。
拆解·招式三:靈犀一指
成果轉化“暢通無阻”
為在更多前沿領域“換道超車”,綿陽著力打破科研、市場“兩張皮”。創新實施“科技顧問”“科技助理”制度,推動企業技術需求與院所、高校技術供給有效對接,促成氮化硅陶瓷基板技術等46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拆解·招式四: 遠見真經
廣闊平臺“獨步武林”
打破院地合作“藩籬”,聯合在綿科研院所、行業“巨頭”等共同打造創新平臺并優化體系布局;對內挖掘本土科技“富礦”,加強重點領域科研投入和基礎研究,形成了從院所研發、生產到應用的閉合鏈條。
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硬實力”
優化創新生態環境“軟實力”
期待綿陽
“剛柔并濟、內外兼修”
練好“功夫一百零八式”
成就更強的“絕世高手”
文案:杜亞菲 馮寶安
創意:劉鑫 馮寶安 郭若雪
出鏡/配音:辜宇琪
攝制:蔣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