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3 15:48:24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話從業30年的外貿老兵、浙江百佳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躍能,他在多年傳統外貿的經驗基礎上,瞄準新興市場的出海機遇,搭建了B2B跨境貿易交易平臺“中國外貿家”。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楊夏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33萬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出口增長6.2%。
而相比于主流的歐美市場,出海“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及亞非拉等新興市場,已然成為近年來不少國內企業瞄準的新藍海。
但對多數國內企業而言,他們對新興市場依然非常陌生。譬如說,非洲市場只有低端產品暢銷?打破這些刻板成見,把脈真實的海外消費需求,才能提供適銷的制造供給。
可眼下,并不只是商品的出海,制造業產能的出海也是一股趨勢。相比商品的出海,產能出海涉及的層面更為復雜,如何更好地實現本土化,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管理,成為了出海路上企業家們的必修課。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話從業30年的外貿老兵、浙江百佳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躍能,他在多年傳統外貿的經驗基礎上,瞄準新興市場的出海機遇,搭建了B2B跨境貿易交易平臺“中國外貿家”。王躍能認為,新興市場的需求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這些國家中產及以上階層的購買需求還有待滿足,而在推動產能出海的道路上,他也坦承自己踩過一些“坑”。
NBD:2017年成立“中國外貿家”平臺,從定位來看,是一個B2B跨境貿易交易平臺,而在跨境B2B領域,大家比較熟知的有阿里國際站、中國制造網等,中國外貿家如何做出差異化來?
王躍能:首先在出海市場聚焦上,我們主要關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非洲市場。其次是入駐我們平臺的商家性質,基本是實打實的國內制造工廠,因為我們最后著力達成產業升級,搭建中國的制造業和海外市場直接鏈接的橋梁。
目前入駐我們平臺的工廠企業已經達到8000多家,涵蓋制造業各個領域,很大程度上可以覆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及亞非拉等新興市場的需求。
此外,我們在海外還布局了8個運營中心(海外倉)和40多個海外辦事處及子公司,根據計劃,預計今年年底我們將有70個海外辦事處,明年突破100個。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的話,也希望我們平臺能進一步推動中國產能出海,新興市場非常需要來自中國制造業的投資,而中國的制造業工廠,他們也希望推動產能出海,把中國制造業延伸到一些有人口紅利、有市場空間的國家,我們現在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推動國內制造業產能出海。
NBD:今年我國外貿增速整體發展強勁,跨境電商又是外貿發展的新業態,那么落點到個體和企業而言,您對今年跨境和外貿的趨勢發展有何比較明顯的感知?
王躍能:近半年以來,我國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交往越來越密切,越來越多新興市場客商來到中國,和我們的工廠建立深度鏈接。目前我們平臺的數據顯示,業績增長非??捎^。
亞非拉國家客戶有一個特點,他們往往非常愿意和工廠去建立直接的聯系。這可能和一些歐美國家不一樣。亞非拉的客戶更愿意讓這個事情變得更加透明,讓需求和供應端信息交換交流更加高效。
NBD:以產能合作為例的話,現在哪些行業是適合在新興市場做布局的,或者說現在產能出海供給中,哪些層次的需求還沒有很好地被滿足?
王躍能:目前來看,“一帶一路”沿線的相關國家,制造業的能力和水平整體而言是偏低的,我們會更加關注有關民生方面,即每個家庭必需商品的制造業。
與此同時,亞非拉國家中產的需求其實有待滿足,他們的購買力是非常旺盛的。但是目前在市場上能夠滿足這些人需求的,相對來說還是有限的。所以針對于這些國家的一些中產,中國的制造業也有非常大的空間。
NBD:從消費階段來看,當前新興市場對跨境電商的接受度如何?消費結構會有哪些比較大的差異?
王躍能:消費結構方面,每個國家都會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都在快速發展,老百姓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是很迫切的。所以中國商品剛好是能夠滿足他們這個市場的需求——性價比。
中國的商品在這些國家享有非常高的美譽度,實際上這些新興市場近些年發展非???,這也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商品面對全球市場時,新興國家不失為一個出海的好選擇。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多數亞非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人口中位數普遍較低,這就意味著年輕人占比整體較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他們未來增長空間是很大的,所以這些國家的發展可能是跳躍式的,步伐會非常快。
NBD:當前,入駐中國外貿家平臺的商家,有沒有從主流歐美等發達消費市場轉過來的?從您的預判來看,未來有大量國內外貿制造企業開始瞄準新興市場?
王躍能:這個趨勢非常明顯。以前有些工廠主要就是做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但是近幾年,他們發現歐美市場對他們來講可能不確定性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收。個中原因很復雜,比如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所以這些工廠要尋求一個增量市場。把目光瞄準到廣大的新興國家,在市場競爭中找到一塊增長的新空間。
我認為這一轉向從2017年—2018年逐漸明顯,再到近一兩年,實際上也有更多的工廠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這個進程在加快。以前一些國內制造企業可能會覺得亞非拉市場太低端了,但一個客觀的事實是,這些新興市場近20年發展非??焖?,所以它對于商品的需求非常旺盛。而新興市場里,需求實際也是分層的,有一些階層的需求是相對高階的。所以其實對一個市場來說,它不會是永遠只有一樣,需求是多層次的。
NBD:在宏觀層面,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不同的市場主體可能會面臨著貿易壁壘、貿易關稅、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如若發力新興市場,會不會也可能會存在較高的波動性?從訂單量、排單量這些平臺數據的觀察來看,有無相應變化?
王躍能:宏觀局勢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總量上來說,我們和新興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貿易關稅方面的障礙還是相對比較少。因為我們的需求能夠相互匹配、能夠互補,而不是競爭的。所以我認為我們是合作大于對抗。
NBD:現在大家都覺得海外有增量空間,但出海的過程往往“九死一生”,充滿挑戰,中國外貿家在出海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坑”?
王躍能:去新興市場發展,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一個是前期市場調研,這一塊非常重要;第二是這些國家的政策法規,包括宗教文化這些方面,也是非常關鍵的。第三就是進入這些國家之后的管理問題。
其實中國制造的產能走出去了,就會牽扯到管理方面的問題,怎么樣去和當地員工共同創造價值,是一門學問。
比如說早年在孟加拉國,我們開設了海外第一個辦事處。為什么選擇孟加拉國?主要考慮的是孟加拉國當時的人口是1.4億,人口面積、國土面積可能和我們浙江差不多,但是人口密度是浙江的三倍。當時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市場,都是年輕人。
但我們當時去了之后,在選擇當地合伙人的時候,踩了個坑,給我們造成了非常慘重的損失。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段經歷,讓我們知道在海外選擇合作方的時候,包括招聘海外員工,我們要特別地關注到這一點。針對不同的海外市場和國家,我們要制定自己的風險防范控制的策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