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3 20:39:01
金融監管總局于近日印發《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提出,將進一步擴大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按照“成熟一家,開展一家”的原則,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商業養老金業務。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馬子卿
10月2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為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決策部署,落實《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金融監管總局于近日印發《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商業保險年金的概念,提出了推動業務發展、加強監管的相關舉措。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將以《通知》發布為契機,推動保險公司加快補齊第三支柱養老短板,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打造人民群眾信賴的行業品牌。
據悉,商業保險年金是指商業保險公司開發的具有養老風險管理、長期資金穩健積累等功能的產品,包括保險期限5年及以上、積累期或領取期設計符合養老保障特點的年金保險、兩全保險,商業養老金以及金融監管總局認定的其他產品。金融監管總局表示,鼓勵保險公司發揮商保年金跨期支付、保值增值、年金化領取等作用,為客戶提供長期穩健的財富積累和持續穩定的養老金收入,增強個人養老財務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穩定性,有效滿足老齡階段財務收支匹配的保障需求。
《通知》表示,要大力發展各類養老年金保險。保險公司要發揮補充養老保障作用,持續提升客戶全生命周期養老風險評估、養老金規劃和管理等服務水平,豐富年金領取方式和期限,加強與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助力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重點發展具有長期領取功能的產品和服務,探索滿足個人財富的養老金轉化和領取需求。發揮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交費靈活、資金安全、支持長期年金領取等特點,打造具有基礎性保障功能的養老金管理工具。保險公司要優化產品設計,探索通過多種方式滿足客戶在積累期內合理的流動性需求。
同時,《通知》表示,堅持長期發展理念,順應經濟社會需要,支持保險公司發揮產品管理機制特點,探索開發保障功能較強、經營成本可控、收益水平與客戶風險偏好相匹配的其他年金保險和兩全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產品組合或功能銜接等方式,為不同年齡客戶提供生存年金、養老保障和差異化資金管理服務,引導長期積累和領取養老金。
對于保險公司,《通知》也要求保險公司要堅持普惠、便民原則,結合個人養老金制度特點,加強產品和業務管理。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要滿足參加人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代理銷售不同險種、類型、期限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通過官方線上平臺直銷或代理銷售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的,相關保險或銀行機構要在銷售過程中完整、客觀地記錄在銷售頁面上呈現的營銷推介、關鍵信息提示和投保人確認等關鍵環節,滿足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提出,進一步擴大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按照“成熟一家,開展一家”的原則,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商業養老金業務。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延長試點期限,擴大試點區域。養老保險公司要立足客戶養老需求,豐富產品供給,改進業務流程,提升客戶消費體驗。加強風險管理,健全商業養老金業務相關監管規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養老金業務試點始于2022年,彼時僅有4家機構取得試點資格,分別是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試點區域為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四川省、陜西省等10個?。ㄊ校?/p>
此次《通知》提到擴大試點,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其中。為了保障商業養老年金業務發展的規范性,《通知》要求,堅持從嚴監管,防范風險,建立健全與商保年金業務特點和風險監測等相適應的監管制度體系。研究制定符合商保年金新型產品業務特點和風險管理要求的監管規則,推動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各級監管部門要加強業務統計監測,全面掌握當地商保年金業務發展和風險情況。要加強督促指導、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規范市場秩序,對于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對于人身險機構和地方監管部門,《通知》也提出了新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要提高政治站位,由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成立領導協調機制,統籌各類資源,將推動商保年金業務發展納入公司戰略規劃和年度重點任務,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考核標準。各金融監管局要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凝聚形成各方合力,積極爭取將相關試點納入當地養老金融發展政策中統籌考慮,持續推動商保年金業務高質量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通知》的發布,有利于引導保險公司發揮精算技術、長期產品開發和長期資金管理的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養老保障和跨期財務規劃服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642836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