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9 19:14:42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泰國曼谷,現場調研當地的快遞、電商市場及競爭環境。時值國內“雙11”期間,電商大促的氛圍也在曼谷街頭刺激著國內外的消費者,國內快遞公司在東南亞的出海之戰也在日趨白熱化。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楊夏
中國快遞公司的海外激戰正在東南亞具象化。
在泰國曼谷The Street Ratchada Mall底商的短短50米范圍內,快遞頭部企業泰國郵政、Flash Express、極兔速遞、嘉里物流和順豐速運的網點均聚集在此,這五家快遞公司除泰國郵政之外,其他四家均有著中國背景,附近電商商家成為了他們的主要爭奪對象。
“我們這個網點7成都是電商件。”極兔在曼谷的直營代理商Dora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這里是泰國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地方,過去五年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快遞公司網點在我們周圍,后來有些被擠走搬到了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最后徹底不見了。”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泰國曼谷,現場調研當地的快遞、電商市場及競爭環境。時值國內“雙11”期間,電商大促的氛圍也在曼谷街頭刺激著國內外的消費者。
今年“雙11”,電商平臺Shopee和Lazada均在泰國市場推出大力促銷活動,這也直接帶動了當地快遞公司跑步進入件量高峰期,根據極兔速遞披露的數據,其東南亞市場于11月1日至11日期間平均單日攬收包裹量超1500萬票,較去年增長73%。
“泰國人口7000萬,快遞規模僅次于人口近三個億的印尼,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在過去的五年里,行業基本完成了十進三、三進一,如今打到決賽的階段。”極兔泰國CEO Winsome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兩年來,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各行各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找更多的機遇和利潤空間。泰國憑借其地緣優勢和文化親近性,常常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首選之地。不過,隨著電商平臺、快遞公司的密集落子,泰國也早已成為了一片新的紅海。
The Street Ratchada Mall毗鄰湄南河畔,交通便利,又臨近中國大使館,是很多中國人來泰國做電商生意落腳的第一站。
“這周圍都是中國商家發貨,一天平均單量約為3000單,泰國各大電商平臺上top100的商家基本上都是中國人。”Dora向記者介紹。
激烈的市場爭奪戰每天都在這里上演。
記者在現場看到,順豐速運、嘉里物流、極兔的巨型廣告牌和條幅在商場周圍張貼,氣氛緊張,劍拔弩張。即便該商場月租金高達4萬泰銖(約合8000元人民幣),這里依然是所有快遞公司必須要堅守的一塊重要陣地。
因為發貨量大,競爭激烈,這片區域也有著和泰國其他快遞網點不一樣的營業時間。Dora告訴記者,極兔在這里的營業時間是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收到的快件直接發往轉運中心,而泰國其他快遞網點營業時間都是早上八點半到下午六點。
當被記者問及和哪家競爭最嚴重時,Dora悄悄指了下與極兔一墻之隔的Flash Express。
Flash Express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泰國本土快遞公司,但是該公司管理團隊成員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順豐前高管。其在泰國市場擅長用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大的市場規模,曾一度導致當地曾經最大的快遞公司嘉里物流因價格戰陷入虧損狀態。
對于價格競爭,Dora深有體會,Dora在曼谷的快遞網點大部分首重價格為24泰銖(約合人民幣4.99元),基本會保持比其他幾家便宜1~2泰銖(約合人民幣0.21~0.42元),今年“雙11”期間,她的一些網點推出了首單首重11泰銖(約合人民幣2.28元)的寄遞活動,不過她也坦言,目前其他快遞公司時效都差不多,所以從網點的角度來看,目前幾家公司主要的競爭還是在價格。
泰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也直觀反映在了公司財報上,根據極兔此前披露的年報,極兔2023年在東南亞單票收入下滑0.14美元,極兔在財報中也做此解釋:單票收入的下降主要由于“我們進行了推廣活動,并做出策略性價格調整,以在競爭激烈的東南亞市場中保持優勢”。
更為激烈的競爭正在泰國的多個地區上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曼谷街頭發現,有一處極兔速遞的巨幅廣告正對著Shopee總部大樓。“這是我們特意選的廣告位,Shopee在這棟樓的十層,從窗外可以直接看到我們的廣告。”一位極兔泰國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而在其他網點廣告上,極兔也會鮮明地標出“Shopee Drop off(發貨點)”“Tiktok Shop Drop off”等字樣。
TikTok Shop發貨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根據墨騰創投發布的《2024年東南亞電商報告》,2023年,泰國的電商平臺市場由Shopee主導(49%市場份額),Lazada(30%)和TikTok Shop(21%)緊隨其后。這幾家頭部電商平臺為泰國帶來了超過20%的電商增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搶食蛋糕。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高度依賴第三方物流體系的電商平臺Shopee和Lazada均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體系,與其他快遞公司形成直接競爭。
當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快遞單票價格下探,誰能更好地控制成本,也成為當下泰國乃至東南亞戰場的競爭關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泰國調研發現,中國市場沉淀30多年的快遞經驗正在泰國被全流程復制。
極兔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杰曾在極兔上市當天表示,極兔未來最核心的目標是要把中國的人才、經驗、設備復制到更多的市場,并繼續開拓全球化業務。
泰國本土品牌Mr DIY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5年前泰國當地的所有快遞都沒有上門收件服務,而隨著中國快遞品牌的進入,如今,整個泰國的快遞公司都可以實現上門服務,24小時營業,全年無休,這也是中國快遞公司給泰國快遞行業帶來的最大影響之一。
更為明顯的中國經驗復制是中國快遞公司在泰國投資建設的轉運中心。記者在極兔的泰國轉運中心發現,除了現場的操作人員為東南亞面孔之外,從設備、車輛還是工作流程等方面很難看出與國內轉運中心有什么區別。
由于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家和電商平臺入駐,泰國在“雙11”“雙12”也會迎來網購的高峰,再加上泰國本土本來就有逢雙日促銷的習慣,極兔在建設轉運中心前就已經考慮到了快遞峰值處理能力。
今年“雙11”,極兔速遞提前對泰國4個轉運中心和5個集散點進行了升級改造,投入超過13套自動化設備,轉運中心峰值處理能力提升了約25%,集散點峰值處理能力提升約20%。此外,極兔速遞泰國還增加了分揀場地操作面積約1.9萬平方米,增加了900多輛運輸車輛,儲備了3800多人力資源。
Winsome向記者表示,目前極兔是泰國唯一實現了所有的分撥中心都配備了DWS(一種可以一體化完成貨物自動體積測量、稱重、掃碼等工作的智能化設備)和交叉帶等自動化設備的快遞公司,通過各環節系統化的升級,在集貨、分揀、中轉、配送等等各個環節都提升了運營效率。這也讓泰國的快遞直接跳過了中國快遞發展史上的“爆倉”階段。
極兔集團副總裁后軍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了控制成本,極兔在全球13個國家的所有自動化設備均搭載同一套自研的系統,這樣能夠將維護成本降到最低,效率也是最高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收件、派件上的細節,都直指降低成本。
百世集團華北大區總經理吳波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類比中國的發展階段,目前東南亞大概處于國內電商發展的初期,而中國物流公司幫助中國企業出海的同時也提升了當地供應鏈和物流水平。
不過后軍儀也向記者表示,也不能過于“神化”中國經驗,比如目前泰國更多人習慣COD(貨到付款模式),這是當地特色,沒有中國經驗可以借鑒。此外,由于泰國人更習慣上門寄件,極兔和泰國地鐵站合作,選擇客流量較大的幾個站點,而這種合作也幾乎是泰國市場的獨有模式。
除此之外,極兔也在曼谷部分區域設立了快遞柜,不過據反饋周圍人使用的很少。“中國快遞行業發展這么多年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國家市場進行嘗試,具體哪一種能夠更貼近當地消費者的需要,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后軍儀表示。
這兩年,泰國政府積極推動對外開放,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為外國企業提供了一個開放且適宜的投資和商業環境。因此,泰國不僅是中國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也是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曼谷街頭隨處可見中國企業的出海身影,包括商場里的海爾、oppo、泡泡瑪特門店,以及路邊的新茶飲品牌書亦燒仙草、喜茶、蜜雪冰城,還有在馬路上活躍的lalamove(貨拉拉海外品牌)騎手等。
一直以來,中國快遞公司都在尋找泰國市場的擴張機會,菜鳥、中通、圓通、百世快遞均在泰國有深度的布局,順豐速運則在2021年控股泰國本土快遞品牌嘉里物流。如今,新一輪的出海潮也席卷而來,今年11月,順豐成功通過港交所聆訊,順豐曾在招股書中提到,將借此進一步開拓國際化業務和品牌影響力。10月22日,京東物流宣布,已開通東南亞的快遞寄遞服務,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等7個國家消費者均可收到來自中國的京東快遞。
在后軍儀看來,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土化,在發展海外業務時,為了保證公司在當地國家的本土化,極兔曾經甚至會明確限制國外分公司的中國員工人數。以極兔泰國分公司為例,該公司從高管到基層員工數量約4萬人,非泰籍的“外國人”數量僅有60人,大部分中層和管理層都是泰國當地人,在這里的中國員工也被要求必須學習泰語,且工作語言也是泰語和英語。
嘉世咨詢合伙人李應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帶動了中國品牌出海,進而產生了對快遞的大量需求,這也為中國快遞企業出海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他同時提到,目前國內快遞市場飽和,競爭格局穩固,增長潛力有限,向海外市場尋求增長也成為國內快遞企業不得不做的擴張方向。
“另外,極兔在東南亞市場快速取得市場份額,也增強了中國企業出海的信心。”李應濤向記者分析。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快遞企業入場,一場更激烈的戰爭還將在東南亞打響。
不過李應濤也提到,中國企業出海依然面臨著文化和宗教差異、法律法規及政策風險,以及本土企業、歐美企業以及中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和當地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挑戰。“中國企業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認同度相對較低,品牌建設和文化認同是短期內中國企業出海面臨的重大挑戰。”李應濤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