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輝:全球經濟將長期泡在流動性的“汪洋”中
2009-12-12 05:01:12
劉煜輝 (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
全球救市所營造的流動性盛宴還能持續多久?很多人問這個問題。
美國數據復蘇信息 (如失業率回落),會加強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這是導致美元產生階段性反彈的邏輯。但這個過程只是技術性的,不會很強,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所引發的市場情緒波動很正常,畢竟自3月份以來,市場已經漲9個月了。
美國經濟企穩是存疑的。因為10月末美國9家銀行單日內倒閉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新記錄,暴露了寬松的貨幣環境未能抵消美國銀行業的流動性壓力,不良貸款問題仍在削弱銀行業放貸能力。雖然聯儲大量投放了流動性,但是截至11月底,美國M1貨幣乘數再次下滑,M3也未有拐頭轉增的跡象。
基本面的隱憂將制約私人需求的恢復。家庭、金融部門去杠桿并不順利,雖然美國的家庭儲蓄率在上升,但負債率并沒有降。現在看來,所謂“消費者去杠桿”是一個再平衡的死胡同,根本無法帶領美國經濟走向平衡?!跋M者去杠桿”產生被動儲蓄→消費↓→企業利潤↓→失業↑→收入↓,負債率 (負債/可支配收入)分子分母都在做減法。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的再平衡應該不會是一種顛覆,而是一種修復,換句話講,全球化不可逆。過去十幾年全球分工體系中的貿易分工和金融分工,推動了世界經濟和財富的增長,再平衡是通過對失衡的修正,使全球化模式能長久持續。因此,未來再平衡的方向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全球需求結構得到改善而更加均衡:必須回到能增加可支配收入的軌道;二是要突破資源和能源瓶頸,這樣貨幣和資產可以通脹,但油價可以不漲。
需求的結構要重新走向均衡、可支配收入要重歸增長,必須重新呼喚“企業家精神”,需要出現“熊彼特式”的創業活動的集群式迸發。故此,“再工業化”是美國再平衡的唯一選擇。
“再工業化”是再造一個新實體。結合要突破資源和能源的瓶頸,再工業化的方向事實上已經呼之欲出——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低碳經濟形態。而弱美元是完成再工業化的必要制度保障,是實現再平衡的戰略安排??空痈軛U(政府債務激增)來減輕家庭和企業部門去杠桿的痛苦,這樣美元長期弱勢成為必然。但弱美元增加美國制造的競爭力,縮減經常項目赤字。美國龐大的對外投資隨著美元貶值而獲得巨大的資本盈余,能最快速地降低凈債務率。
更關鍵的是,弱美元將整體抬高傳統工業領域的運行成本。換句話講,只有傳統的資源和能源泡在“水中”,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大量的投資源源不斷地進入低碳經濟,并充分保證這些投資的安全。
只有“再工業化”才能實現可支配收入增長之路,新的財富出現才能減少家庭和國家的負債率。這是戰略。所以在美國完成新的戰略布局之前,全球經濟將長時間泡在流動性的“汪洋”之中。當然,以上的邏輯必須有個前提:弱美元和通脹必須可控。這要看美國人的能力以及市場理性預期是否真的會出現了?,F在看來是存在這個可能的。
這或是個長期過程?,F在的確不太敢相信2010年泡沫會破,2011年也未必,以后不好說。在新經濟因素確立之前,全球商品和新興市場資產泡沫都不會真正的破,當然會出現波動,甚至階段性很劇烈,但總體上看,資產和商品價格都會很貴。
股票的波動會很大,因為它不是一般意義的資產,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資產價格波動的情緒反應。它取決于投資者敢不敢將短期業績的改善無限外推而資本化,這是新的估值上移的關鍵。如果市場認同這種改善是階段性的,未來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增長就會變得毫無經濟學意義?;蛟S市場都是短視和非理性的,愿意將不確定性僥幸處理為確定,那也沒有辦法,但這種賺錢的模式屬于零和,就看誰是最后的接棒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