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1-11 14:31:21
李靜瑕
投身于金融市場無疑會出現莫名的興奮與恐慌。
11月1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CPI數據為4.4%,跟之前市場傳言的相差無幾。最有意味的莫過于在此數據公布前夕,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使用了控流動性的數量工具。
與上個月加息的節點恰似吻合,都在宏觀數據公布前夕做出相應的動作。由此,不免增加了市場對后續貨幣政策的猜想:加息?調存款準備金?抑或其他?
筆者認為,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主要仍是因為10月新增貸款5877億元,超預期。以央行提出的“繼續引導貨幣條件回歸常態”為出發點,在信貸控制上也要從2009年的寬松,轉為收緊。
在對于熱錢的防范上,央行行長在上周五提出的“池子”效應,已經體現了應有的張力。決策層的每一句話,都會被應解為市場的情緒。而“池子”的力量也在各方面凸顯。
各大投資機構的神經其實早就被觸動,這就是熱錢帶來的泡沫狂歡。當周小川提出“池子”圈熱錢之后,在股市里早就有人預備好了一只大大的吹管,預備吹起一個個財富神話。有的機構甚至專家,都在公開場合唱高股市,3500點可能是最為保守的了,更有甚者一路高歌,4000、5000、重上6000,甚至還有到8000的論點。
不過,無論如何,對于投資者而言,可以在泡沫中狂歡,但是也要承受相應的風險。但是目前當務之急應該是政策的決策層,在權衡各方利益之后,怎樣去做出相應的平衡或者更為重要。
貨幣政策走向緊縮或者轉向中性,這只不過是帶給市場的一個空洞而又乏力的詞語。要讓那些快速在全球流動的資金相信,或者說讓他們放棄對中國的追捧,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貨幣緊縮”這個詞可以化解的。
就好像一位專家提及的那樣,要讓別人相信這種貨幣政策的影響,首先是讓他們接受,而不是要等到壓力堆積到無法承受的時候,才采取行動。這位專家認為,這樣的行動,再多也是乏力的。而如果在恰當的時機,有些政策可以“一語中的”。而中國,正在逐步失去這種“恰當的時機”。
可能這種分析晦澀了點,不過這種時機對市場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或者,可以再看看這個“池子”圈熱錢的理論,目前姑且稱之為理論。眾所周知,錢趨利,無利而不往。如果能夠建立這樣一個“池子”,而不給利,熱錢肯定是不會甘心在這里面撲騰。并且這種利要高于股市的短期套利,高于熱錢推高我國資產或者商品價格的利,我認為目前我國難以取尋找到現有的這種“池子”。
當然也有人提出,中國可以趁著目前相對較低的成本,讓這部分熱錢投入到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我想,如果這些可利用的資金既然稱之為“熱錢”,那么引入它的成本自然不低。并且熱錢的高流動性,也恐怕難以在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這種具有長期投資效益的領域呆著。更重要的是,中國目前并不缺錢。
筆者個人觀點認為,要實現“池子”的力量,首先是切斷熱錢進入的各種渠道。當然,就像周小川說的那樣,對于那些繞道進來的熱錢,可以說是防不勝防的。不過,如果不防,泡沫將會被吹大,風險可能會轉為系統性風險,而防可以怎樣防?
個人理解,以“池子”來應對熱錢,主要還是通過宏觀層面的組合工具,來降低資產價格,讓熱錢獲得的利越少,風險也就越小。無論價格或者數量工具,無論政策走向是中性還是收緊,都不可能靠單一的政策來解決綜合的問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