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1-19 16:24:20
前天去深圳會展中心參加“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中國創業家峰會”,見到很多牛逼哄哄的腕兒(倒是非常感謝胡祖六先生,他多帶了好些名片,我也有幸要到了一張)。除了關注股市的起起落落,專家們也很自覺地談到目前的宏觀經濟局勢。
之前出來的10月的CPI是4.4%,這還不算,有人預測11月物價將再創新高,god!說真的,有時對這個CPI數據還真有點麻木了,反正天下只要真正活著的人都知道物價在快速上漲,但是去超市購物時還是能感到明顯的壓力,我只能隆重悼念逝去的蘋果一斤三塊五的時代了!
引起此輪通脹的原因那可謂眾說紛紜,成本推動說?信貸推動說(我老哥的高見)?真相如何尚不得而知,不過去年7.5萬億的信貸投放以及目前銀行仍難以遏止的信貸沖動,多少是有點貢獻的。央行當然坐不住,之前又是加息又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忙壞了,現在有些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據傳已有18.5%。央行頻繁祭出數量工具來調控目前這個似乎有些瘋狂的市場,卻還沒做好運用價格工具的準備,切實消除當前的負利率問題,即使有N多專家曾公開大聲疾呼。
但既然周小川行長已經表態,負利率不可持續,于是大家紛紛猜測未來是否還要加息,現在就有傳聞稱,本周末央行會大幅加息,而且商業銀行在12月或面臨來自相關部門的‘停貸令’!”
我以為應對目前的局勢,加息勢在必行,但監管層自有他們的顧慮,他們擔憂熱錢流入賺取利差收入,順便賺取人民幣升值的收益,但李稻葵說得好,“管好自己就能解決‘熱錢’問題”!中國經濟健康的話,誰也沖擊不了。
一手抑制需求,一手擴大供應,比如增加保障房的供應,同時,我贊成周其仁院長的觀點,即切實推進市場化改革,消化一部分貨幣。即使未能有效消化一部分貨幣,但最起碼,市場化改革能使市場價格真正體現包含環境污染等的成本,真正反映資源的稀缺性,通過相對價格的變化引導資源的合理配置,切實推進我國經濟的轉型。比如新能源產業要發展,那么其就要體現出相對傳統能源的優勢,尤其是價格優勢,但是現在某些傳統能源還是行政指導價,沒有體現供需關系,也沒有體現出其對環境的污染所增加的成本。
剛看到新聞,說未來我國社保待遇標準將逐步與物價掛鉤,這是個福音,我也期待這條措施能真正實行,畢竟物價過快上漲,受傷的永遠是普通百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