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7 01:50:14
在當地人看來,響水化工園能夠招來這樣重量級的公司,是一件好事;然而量級雖大,對于該廠產品可能給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招商之初未能完全考慮。
每經記者 曹晟源 發自響水
響水,江蘇省鹽城市下屬的一個綜合改革試點縣,號稱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縣之一,這些名頭很難讓人記住。但是“響水化工園區爆炸謠傳事件”(以下簡稱爆炸謠傳事件)一出,響水的名字瞬間“響”遍全國各地。
在上述事件發生后的幾個小時之內,事件被迅速平息,公安機關將其定性為“謠傳”。但事件過后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會在響水出現這樣的謠言?而這謠言的影響力何以如此之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趕赴事件的發生地——位于響水縣陳家港鎮的響水生態化工園區。
被瞬間“抽空”的村子
2011年2月10日,凌晨,小雪,陳家港鎮草港村。
剛剛睡下沒多久的小陳,迷迷糊糊中聽到窗外傳來一陣小孩的吵鬧聲和各種車輛發動的轟鳴聲。他打開門,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離他家很近的響水化工園區的大和化工爆炸了!
草草收拾之后,他把還在坐月子的老婆送上鄰居的汽車,自己騎上摩托車朝化工園的上風口逃去。
當時,和小陳一樣,附近王商、立禮等村的村民也聽到了爆炸消息,拖家帶口撤向響水方向。一支上萬人的逃難隊伍,將連著響水和陳家港鎮的響陳路塞得滿滿當當。
住在草港村村口的王大媽因為家里還在辦喪事,沒有隨人群逃離。她回憶說,事發當日,除了走不動的老人和家禽之外,整個村子像是被瞬間抽空一般。
都是“謠言”惹的禍。在隨后政府的新聞發布會上,響水縣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周厚良表示,當日加入出逃大軍的人涉及陳家港鎮等4個鄉鎮的30多個行政村,人數超過1萬。由于逃離造成路途過于擁堵,導致4人在途中因車禍死亡。
記者了解到,散播這一消息的4名嫌疑人目前已被刑拘,正在審查之中。
身邊的“定時炸彈”
為什么這個謠言能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令上萬人逃離家園?為什么造謠者會選擇大和化工?
公開信息顯示,江蘇大和氯堿化工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大和化工)是由浙江大和紡織印染服裝 (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7億元人民幣設立的以生產氯堿為基礎的大型化工企業。
在當地人看來,響水化工園能夠招來這樣重量級的公司,是一件好事;然而量級雖大,對于該廠產品可能給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招商之初未能完全考慮。
資料顯示,氯氣是一種有害氣體,它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造成呼吸困難。癥狀重時,會發生肺水腫,使人因循環作用困難而死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周圍村鎮走訪時發現,村民們大都對氯氣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也知道如果大和化工出事,將可能危及生命。
“大和在建的時候就聽說污染挺大,如果這次真的爆炸了,估計我們逃也逃不掉了。”王商村的一位村民說。
大和化工前不久發生的一起氯氣泄漏事件,也加劇了其在民眾心中的負面印象。就在這次爆炸謠言事件發生前不久,據《央廣新聞》報道,2010年11月23日上午,大和化工的操作工人因違反操作規程,導致氯氣外泄,致使下風口的江蘇之江化工有限公司的30多名員工中毒。
在響水化工園區管委會張科長看來,正是由于村民們對大和化工長期懷有恐懼心理,謠言一出便引起極大的恐慌。
園區發展先熱后冷
“企業進駐化工園區沒多久,村上就一直彌漫著那種酸酸的化學藥劑的氣味,”小陳指著河對岸的化工園區說,“一開始還有村民在那里上班,但是這幾年能出去的基本都出去干了,時間一長化學氣體對身體影響不小。”
化工園區成立后,大量化工企業入駐,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就近就業機會。
當地政府網站和園區招商手冊的相關數據顯示,自建園至今,當地已投入基礎建設資金4億多元。截至目前,進區企業68家,其中投資超5000萬元的項目20家,投資超億元的項目28家。2009年全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外資實際到賬3600萬美元,財政收入完成3.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3億元。
2010年前11個月,響水縣的一般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8.7%,絕對量僅9.01億元?;@區在當地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6月底,鹽城市有8家上市企業,響水縣就占了一半。響水縣人民政府網站去年的消息顯示,“響水縣雅克化工有限公司與其母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捆綁上市……這是自江蘇裕廊、聯化科技、威爾化工成功上市后,我縣上市的第四家企業。”
在響水化工園內,記者看到了這幾家公司的招牌。
據當地人介紹,2007年聯化科技發生了一次爆炸事件,加之這些化工企業的工資并不比務農賺得更多,那之后,當地人就很少在園區內繼續工作,紛紛外出打工,這些企業便從安徽等地找來大量一線員工。
記者在化工園區碰到一名身著聯化科技工服的工人,他來自安徽。他說,在這個化工園區不可能聞不到(化學品)味道,“剛來的時候可能還不能適應(化工園區的味道),不過住著住著也就習慣了。”
謠言背后的反思
2月10日的事情發生后,當地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認定這是一起謠言事故。雖說是謠言,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多大?響水化工園區管委會張科長聽到這個問題,沉默了幾秒鐘,從嘴里擠出幾個字:“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
當地人認為,這件事情其實反映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政府往往為了取得經濟效益,忽視當地居民生存環境的問題,同時,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
張科長也承認,在謠言事件發生之前,政府和園區各級領導就已經重視相關問題。園區采取了24小時三班倒的措施,保證時刻對園區內污染排放進行監控,對沒有能力處理污染的企業進行關停兼并。
同時,園區還要求園區內的企業加大排污治污的力度。但是,對于企業而言,加大排污治污的力度也會使其成本增大,動輒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污染處理設備并不是每家企業都承受得起的。
政府的24小時排查、關停兼并等監管措施是否能持之以恒?企業到底會不會為排污治污買這筆大單?我們將繼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