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8 02:00:31
因“瘦肉精”事件下架僅僅20多天后,雙匯熟肉制品在重慶市各賣場便卷土重來,公司急于恢復銷售、奪回市場、挽回消費者信任的迫切心情,暴露無遺。
按照此前在“萬人大會”上作出的規劃,雙匯的目標是“4月底實現肉制品銷售的基本恢復”,這一計劃可謂雄心勃勃,而“賣場大吃火腿腸”的表演也堪稱淋漓盡致。但雙匯公司僅僅憑此就能夠重新“吃回”被瘦肉精事件重創的消費者信心并贏得他們的信任嗎?在我看來,恐怕很懸。
事實上,重慶當地市民“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嘲諷,以及一些賣場商家疑慮謹慎的態度,事實上已經給出一個初步的回答。據報道,雖然雙匯在重慶的計劃是 “4月10日前統一完成上架”,但當地許多超市目前并未完全予以配合。
這種消費者的嘲諷和商家的疑慮,顯然再次證明了一個非常簡單樸素的道理:作為市場交易關系中核心基礎的“信任”,要想破壞、毀掉它非常容易,而要維系、重建、再造它,卻會非常艱難——至少不會是單方面一廂情愿地在短時間內想恢復就能恢復得了的。有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信任可以憑借短時間內的“一日之功”便得以“速成”,甚至“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那么這樣的信任本身也就根本不堪信任珍惜。
更重要的是,市場關系中的誠信并不單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可以為市場交易提供極大便利的“物品”,更是一種建立在雙向互動——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相互信賴相互依靠基礎上的精神品質,更是生產經營者以及監管者自身在其所有商業、監管行為中所彰顯出的精神品質,比如,對消費者權益的高度尊重和敬畏、對他們心理情感的高度體諒認同。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至少在雙匯公司的種種公共行為中,我們還沒有充分感受體會到這樣一些精神品質。如談到此次“瘦肉精”事件對消費者的影響,雙匯公司一直堅持定性為“困擾”而非傷害;相反,對于自身在“瘦肉精”事件中的角色,則一再強調是“代人受過”、“也是受害者”。而在不久前轟轟烈烈舉行的“萬人大會”上,雙匯公司更熱衷于念念不忘地傾訴事件給自身帶來的巨大損失,卻只字不提該事件對消費者帶來的健康損失以及相應的損害賠償。同時,雖然表示“致歉”,但在萬人大會上卻沒有消費者代表出席。
一面如此不尊重、不敬畏“瘦肉精”事件下的消費者權益損害、不體諒不關心他們的感受情感,而急于首先洗白、撇清自己,一面又一廂情愿忙不迭地追求重新上架、大張旗鼓地表演“大吃火腿腸”,希望“4月底實現肉制品銷售的基本恢復”——如此嚴重分裂甚至自相矛盾的單方面救市行為,值得消費者再次給予信任并托付自身的健康安全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