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7-05 18:46:29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看似不斷增加中間業務,實則為拉客戶加強存款
李靜瑕/文
今年以來,各大商業銀行在銀行理財產品上大肆發力,出現存款理財化現象,這讓部分專家對銀行的業務發展大喜過望,并表示,今年有可能是中國銀行業的轉型年,銀行已經從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傾斜于做大中間業務。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6月末,各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拉開大戰的態勢,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對于銀行之所以高收益發行理財產品,一位銷售人員直言,最為根本的原因是銀行半年末沖時點拉存,應對存貸比考核。
理財產品實質為拉存
“實際上,我們也是咬著牙在做銀行理財產品,做理財產品會流失點存款,但是不做銀行理財產品卻流失的是客戶,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肯定還是希望留住客戶,存款也不成問題的。”一位銀行理財人士稱。
如此可見,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看似不斷增加中間業務,實則為拉客戶加強存款,如果這樣的方式都能夠被看作是中資銀行轉型的推動力,這未免過于表面化。
根據普益財富的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發行銀行理財產品8497款,發行規模達到8.51萬億元。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銀監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由于產品短期化滾動,很多理財產品短期內已經到付,看存量一季度末為1.9萬億元。
撇下今年上半年大量的發行規模,再來看看銀行如何從理財產品中獲取中間業務收益。經過記者的調查,為了吸引客戶,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均不收取管理費、贖回費用等。也就是說,客戶購買這個理財產品不需要付出其他額外的成本,那么銀行從什么地方獲益呢?
上述銀行理財人士表示,銀行從理財產品業務的盈利主要來自于實際投資收益與給客戶的收益之差。比如說,一款產品總的收益率為7%,可能給客戶的收益率為6.8%或者6.5%,銀行賺取差價,是為盈利。
該人士也透露,在沖存的時點,也有的銀行可能情愿放棄自己的收益而讓利于客戶,為了留住客戶的資金。“如果真的是致力于發展中間業務收入,銀行理財產品之間又何必打價格戰?”
事實正是如此,盡管發行理財產品可能會占用客戶在銀行的存款,但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的時候,往往會巧妙地涉及銷售期與起息日。
比如在6月末,某銀行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發行期為6月30,起息期為7月1日,這意味著銀行在6月30這天可以將募集的資金可以沉淀為活期存款,而考核的時間正是6月30日。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多則幾百億,少也有幾千萬,比起拉存款,這似乎是一個更為便捷的渠道。
月度日均存貸比考核的政策,也讓銀行在今年發行理財產品比以往都更加勤快,而各類概念理財產品,諸如打著“跑贏CPI”的各類產品也層出不窮。事實上,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在上半年到期的7731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僅有186款產品到期收益率高于5.5%,跑過了通脹,占比僅為2.4%。
存貸利差規則未變難言轉型
在享受著存貸利差輕松賺取利潤的市場規則下,中國銀行業難以實質上走進拓展中間業務的轉型軌道。記得一家外媒曾這樣評論中國銀行業,銀行拉來存款,坐在那里放放貸,一年下來就有龐大的盈利,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簡單的盈利模式。
一位銀行人士曾對記者表示,國外的銀行中間業務的占比可能會超過70%,然而中資銀行中間業務占比最高的兩大行建行和中行,僅為20%。而中間業務占比的高低意味著一家銀行的現代化程度,因此很多銀行通過報表調整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很多企業在做貸款的時候后,銀行貸款利率有可能上浮到30%,但是銀行就上浮10%,其他20%的上浮空間就轉化為咨詢費、理財費等費用,而這些費用是計入到中間業務收入的。”該銀行人士稱,“但是,這部分中間業務收入,并非銀行創新業務所得,還是由存貸利差所帶來的。”
也有中小企業人士在4、5月份期間對記者表示,很多銀行在貸款利率上浮幅度不大,但是卻讓企業購買保險或者理財產品,或者收取一定的咨詢費用,這樣相當于變相地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有專家分析認為,“壟斷”成了銀行存貸利差盈利模式的資源,而機制不改,中國銀行業的轉型,仍難以言近。所幸的是,在越來越開放的市場中,也有不少銀行懂的了銀行業務創新的重要性,服務、技術與風險的全面協調,才有可能在市場化的競爭中站住腳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