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11-01 09:04:11
趕在企業IPO之前突擊入股,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擬上市的企業中,逐漸出現一個新的趨向,某地的IPO企業,會被當地的創投或者企業頻頻“搭車”。本地創投機構將“地緣優勢”發揮的可謂淋漓盡致。
⊙記者 翟敏 ○編輯 全澤源
趕在企業IPO之前突擊入股,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擬上市的企業中,逐漸出現一個新的趨向,某地的IPO企業,會被當地的創投或者企業頻頻“搭車”。本地創投機構將“地緣優勢”發揮的可謂淋漓盡致。
10月28日證監會公布的預披露文件里,就有河南濮陽蔚林化工與安徽廣信農化這兩個最新案例,這兩個擬上市公司均遭當地的創投“搭車”。
河南濮陽蔚林化工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成立于1998 年4 月27 日,發起人為郭同新、王志強、譚春紅、陳合群、岳法亮、殷華初、譚煥珠、王平生、徐亮等9 名自然人,公司主要從事橡膠助劑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用于橡膠工業。
資料顯示,從成立至今,濮陽蔚林化工先后經歷過15次股權變更。2007 年7 月28 日變更為股份公司,并完成了一系列增資以及股權轉讓。
2010年3月5日,公司引進新股東,包括兩家企業以及兩名自然人。其中,便包括河南本地創投機構河南創投。河南創投以每股價格4.90元,以現金出資1519萬元,持有公司股份310萬股。
資料顯示,河南創投成立于2002年9月9日,注冊資本為1.05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為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企業以及其他企業進行投資。
同日公布招股書申報稿的安徽廣信農化,被本土創投“搶籌”的現象更加明顯。
據悉,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 年3 月15 日,主要從事以光氣作為原料的農藥原藥、精細化工中間體及農藥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0 年9 月至12 月,在一系列增資以及轉讓等股權變動之后,公司將注冊資本由1.2億元增至1.4118億元。由安徽創投、興皖創投、和國安創投認購,增資價格為11.33 元/股,按公司預計2010 年度每股收益,這個價格對應市盈率為12 倍。
由此,安徽創投、興皖創投和國安創投成為公司第三、第四、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6.25%、5.63%、3.31%。
資料顯示,安徽創投成立于2008 年7 月9 日,股東為安徽省投資集團;后兩者均為安徽本土創投機構,且安徽省投資集團和安徽創投均位列兩公司股東之列。
除此之外,記者還注意到,除了創投之外,不少上市公司也依仗“地緣”優勢,順利入主擬上市的當地企業。10月26日接受發審委審核首發申請的浙江宏磊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2007年10月28日,宏磊集團(宏磊銅業前身)實際控制人通過股權轉讓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東由3名增至17名。其中上市公司海越股份(600387)、浙江富潤(600070)便以10倍市盈率受讓股權。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海越股份、浙江富潤系兩家浙江諸暨市的上市公司,與宏磊銅業屬“同鄉”。
對于此種現象,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無論是否存在地緣關系,欲分羹企業IPO本無可厚非,但恰恰因為同屬一地,由“地緣”導致的“人緣”存在錯綜復雜利益關系的可能性則隨之增加。這其中,公平競爭、透明交易,是應特別注意的問題。
事實上,隨著創投業競爭加劇,“地緣優勢”在創投尋找項目中越來越重要,也愈發受到創投的重視,大型創投機構都相繼與各地政府建立各種合作關系,以期分享當地的優質上市資源。本報曾在今年6月做過“紅色PE大行其道:一種另類的優勢互補”專題報道。但目前看來,這些外地創投與當地創投相較,拼搶項目起來還是稍遜一籌。由此可見PRE-IPO項目競爭何等激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