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0 15:55:10
新區爆炸式增長的原因在于,通過差異化的競爭提升區域經濟密度,通過產業的集約集群發展提高經濟效率。未來的新區建設要勇于攀登技術的高原,這需要我們有強健的體魄,也需要有更加堅定的勇氣,這也是摘果子的難度。
每經編輯 劉小英
以成都高新區為例,位于面積達48萬平方公里的四川省,僅僅以13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通過20年努力已經成為具有世界級和國際影響的IT產業基地,貢獻了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兩個十分之一”:一個是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GDP)710億元,超過了成都市的十分之一;一個是2011年財政總收入220億元,占四川省的十分之一。此外,如西安高新區、合肥高新區、寶雞高新區等21個國家高新區的工業增加值已占到了所在城市工業增加值的30%以上,其經濟密度可想而知。如果把目光擴大到全球,歐洲從當初的煤鋼共同體走向貨幣聯盟,再到目前討論的作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解決方案——財政聯盟,都是沿著這一規律勇敢地前行。
正是新區開發建設日益成為發展成功的密碼,抑或是新區建設斬獲巨大的回報,新世紀以來,新區建設尚未有過絲毫的猶豫,發展的自由度、速度和規模,都是更加無畏地前行,或許,從未有過像這樣的時刻:國家批復了一系列的區域發展規劃,新區建設囊括了從東部到西部的一切地方,包括兩江新區、珠海橫琴新區、舟山新區、天府新區、西咸新區、蘭州新區、貴安新區、鄭東新區、濟南新區,幾乎每個城市和地區都試圖通過新區來重新定義自己。
接下來,我需要補充的一個問題是:以往的新區建設經驗今天同樣適用嗎?我們能否對這些未來的新區做出一個大膽的預言呢?答案確是肯定的。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預測中國將在2027年趕超美國——這是目前預測的最早時間。如果這一預測是正確的,那么毫無疑問,仍然取決于于將來的中國新區建設。但我也認為,這有賴于好的想法——更新我們關于新區建設的知識基礎。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談到了新區建設的六個維度:經濟的密度、金融的維度、產業的維度、市場的維度、體驗的維度以及幸福的維度。我想,即使是新區建設中從不思考理論的最蠻干的實干家,依然也要為這六個維度有所震動。
在這里,我還想對產業的維度作特別的闡發。一個核心問題是,從產業發展上講,30年來的新區建設,幾乎吃盡了中國工業化史上所有低處易摘的果子,無論是廉價的土地也好,巨大的人口紅利也罷,以及環境的消耗和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從中國資本市場上傳來的消息是,近年來上市公司取得同樣的利潤要消耗比以往多得多的資本,還有一個市場統計數據,中國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已從上世紀90年未不足10%,上升到2010年70%左右,這些可不是未來新區建設的好消息。因此,未來的新區發展,盡管工業化、城市化的機遇仍在,但低垂的果子在不斷地消失,我們將不得不面對采摘地勢相對較高森林里果實的事實。意識到這一點,對于未來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漲,土地剛性約束,地方政府推動新區建設的債務極限和風險,以及全球經濟大湖中不時游弋的黑天鵝——可能是主權債務危機,也可能是更加惡化的外部需求環境,我們都不要表示太大的驚訝。
在如此緊迫的壓力以及重大不確定性中,唯一的辦法就是轉型發展,更加注重自主創新的內生增長。依我看,盡管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對于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產生了兩大對立的經濟學路線,一個是強調財政政策的學派,一個是強調貨幣政策的貨幣主義,但兩者都是危機清理經濟學,根本的局限性在于短期性。因為財政刺激的赤字,準確地說是政府借來的錢最終是要還的,無論是國內債權人還是國外的債權人,沒有永遠的政府版“龐氏騙局”,就像目前我們看到的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最終是要壓垮經濟的。貨幣政策也不是救命稻草,因為貨幣本質上是債務,把一個國家作為整體看,所有的債權人和債務人相互抵消,是一個貨幣中性的概念。只有新的發明才是長期促使經濟持續增長的主因,所以,未來的新區建設要勇于攀登技術的高原,這需要我們有強健的體魄,也需要有更加堅定的勇氣,這也是摘果子的難度。同時,仍然要堅持對外開放的辦法,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新區。這個話正面講可能顯得太寬泛而無實際內容,如果從反面講就更加印象深刻了,封閉起來發展產業,就好比是“零和博弈”的賭博游戲,沒有根本的增加值,至多是一種自娛自樂。當然,對外開放也不是過去那種撿到籃子的都是菜的做法,需要加以改良——大規模承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轉移。
這里還有一個既是戰略性問題也需戰術性考量的東西必須要強調,就是我們既要重視對內宣傳,以達至多項綜合意圖,又要千方百計地對外營銷推介,構建并管理好新區的理想預期。
特別令人欣喜的是,在2012年早春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將兩江新區、西咸新區、天府新區、蘭州新區、貴安新區列入西部地區重點城市新區建設,一幅未來中國新的經濟地理版圖正在呈現——從東部一直綿延到西部的數十來個城市新區正逐漸成為主角,足以引領西部的發展。
在科技化、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像成都這樣不沿邊、不靠海城市發展的劣勢正在弱化:人才來了,資金也來了。觀察整個中國,東部的發展在變緩,中部在趨穩,而西部的發展卻在井噴。正是這樣一種發展態勢,決定著未來的競爭。這種競爭它將由單一城市之間的競爭逐漸演變成為城市群、城市帶之間的競爭,而且會愈演愈烈。此次,國家在《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中,特別將重點城市新區單列出來,詳細規劃,重點發展,就是順應這一規律;希望通過新區帶動城市群的發展,從而實現整個西部和中國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