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5 01:14:40
從前4個月經濟運行數據來看,眼下杭州經濟正面臨著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的困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杭州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杭州
從前4個月經濟運行數據來看,眼下杭州經濟正面臨著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的困境。
據杭州統計局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4月,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1.46億元,增長8.3%,工業銷售產值3848.51億元,增長6.0%,增幅分別比一季度回落1.1和1.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市場已顯露出光伏、風能等行業產能過剩的跡象。
針對這一局面,杭州近日出臺《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地方政府將從支持企業擴大有效投資、提升創新能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優化融資環境、減輕負擔、優化公共服務環境等10個方面共計40條政策意見力挺實體經濟的發展。
“主要是政府導向性政策,希望讓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進入新興產業。”針對上述40條政策意見,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葛立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杭州此時出臺政策,既是為了解決眼下經濟增速下滑,同時亦有著眼于長遠調整經濟結構的意圖。
40條新政力挺實體經濟
上述《意見》包含了支持企業發展實體經濟的各個方面,“著力支持企業擴大有效投入”成為其中首要的重點。對此杭州有針對性地出臺了6條意見,明確除了國家明令禁止的以外,所有領域一律對民間資本開放。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金融、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及政策性住房等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城市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城市軌道交通等市政公用事業的特許經營。
《意見》還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組參股已運營項目;鼓勵民間資本以代建方式參與拆遷安置房、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以多種方式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提出對引導各類資本投資重點產業、鼓勵支持企業投資工業、現代服務業、融資租賃先進設備和推廣示范項目方面的具體補助和鼓勵措施。
“通過這些措施來擴大有效投資的規模,優化產業結構,進而優化經濟結構。”葛立成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府支持企業擴大有效投入,旨在提振企業信心。官方數據顯示,1~4月,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9%和3.6%,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2和0.5個百分點,價格回落進一步影響到了企業的投資信心。
“浙江省早在前幾年就強調有效投資這個概念,從2004年開始,浙江省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低于全國的平均增速,今年增速則還要少一些。”浙江省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卓勇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記者獲悉,2010年一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全省GDP增速由15%回落到了7.1%。
就實體經濟而言,杭州表示,發展實體經濟必須堅持以“建設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全國文化創意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為重點,以做優農業、做強工業、做實服務業為方向,建立有杭州特色的現代產業系統,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0億元投向“十大產業”
杭州此次出臺的40條新政還注意了產業導向?!兑庖姟分赋?,杭州將通過設立40億元的產業發展投資資金,引導社會資金重點投向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金融服務、電子商務、信息軟件、先進裝備制造、物聯網、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十大產業”。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外需持續減弱、國內宏觀調控加強的背景下,杭州“十大產業”實現增加值(不含重復交叉)658.16億元,占GDP比重達43.42%,增速高于全市經濟增長水平3.6個百分點,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較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了0.49和1.94個百分點。
雖然當前十大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所面臨的問題同樣不容樂觀。杭州公布的十大產業運行情況顯示,從出口結構看,高新技術產品降幅大于傳統產品,生產型企業降幅大于貿易型企業。在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環境下,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無論是已具相當規模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還是初起步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均承受較大生產經營壓力,增速減緩。重點扶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生物醫藥和節能環保四大新興產業銷售產值增長6.3%,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先進裝備制造、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新興行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回落8.7、13.7、0.9、15.7個百分點。
同時,當前市場已顯露光伏、風能等行業產能過剩跡象。一方面由于近期國際國內不少光伏企業繼續擴產,計劃投產的項目也將開始釋放產能,另一方面歐洲等光伏產品主要需求地經濟不景氣,國內光伏市場需求暫時較難出現爆發式增長,隨著光伏產業供需天平的傾斜,從上游多晶硅到下游光伏電池組件都可能會面臨過剩的風險。
除了新興產業之外,《意見》還明確,杭州市財政將安排不少于5000萬元的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培育和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技術優勢明顯、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成長型中小企業,促進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另外,意見還對企業資產重組和發展總部經濟提出了相應的鼓勵優惠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