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01:01:20
昨日(8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經濟運行仍處于膠著期。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8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經濟運行仍處于膠著期。
7月CPI、PPI繼續下滑;而在其他宏觀數據中,前7月投資增速未見明顯增長,工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9.2%,環比回落幅度超出預期。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認為,外需疲弱態勢仍持續,而內需尚未明顯回暖。投資企穩的基礎并不牢固,穩增長仍需努力。CPI降至兩年半來新低,PPI連續5個月保持在負數區間且收縮幅度加深,也為穩增長政策的落實和繼續出臺創造了條件。
CPI和PPI延續雙降
7月CPI漲幅為1.8%,與此前預期沒有太大區別。本月食品價格環比收窄至-0.1%,同比上漲2.4%,其中,豬肉價格已連續6個月下降,同比降幅擴大至18.7%;鮮菜價格環比止跌,上漲0.2%,同比漲幅減弱至8%。
據測算,在7月CPI1.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9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同樣約為0.9個百分點。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CPI恰好符合預期,主要是因為較低的翹尾因素和食品價格在夏季的季節性走低。
經過兩個月持平之后,7月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1.5%。交行宏觀分析師王宇雯告訴記者,受水、電、燃料價格環比大幅上漲1.4%的影響,居住類價格上漲明顯,這與前期各地積極推進居民用戶資源品價格改革的舉措有較大關聯。
7月PPI也延續下降趨勢,同比下降2.9%,降幅有所擴大,環比下降0.8%。如果單看同比增速,PPI已經連續12個月下降,超過了2008~2009年間連續11個月下降。經濟學家認為,PPI同比增速的超預期下降,特別是作為中上游產品如采掘業與原料業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還是經濟下行導致的需求下降。由于目前經濟下行風險尚未完全釋放,企業經營層面的負面影響仍未完全顯露。
談通縮為時尚早
整個二季度CPI和PPI始終節節下降,這一態勢在7月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加劇的態勢。在通脹警報基本解除之時,中國經濟會不會迅速轉入通縮成為最大疑問。對此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不必過分擔心。
花旗集團預計中國三季度的平均CPI將在2%以下的水平徘徊,形成全年底部,8月和9月的環比漲幅可能稍有上升,但不會很快,總體通脹將呈現較平緩的趨勢,暫無通縮跡象。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CPI1.8%的漲幅并不代表進入“低物價”時代,這其實是一種概念混淆。個位數的CPI漲幅充其量只能說是物價進入“低速增長”時期。只要同比為正,就意味著價格和去年比仍在上漲,只是商品變貴的速度在放緩而已。
國開證券認為,PPI仍有下跌趨勢,但跌勢會放緩,隨著國內刺激政策見效,工業品的需求會上升,預計PPI全年在-1%左右。
經濟企穩態勢未明
盡管暫時不必擔憂通縮,但中國經濟似乎正處于“溫吞水”——7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超預期回落、投資并未如預期般明顯加速均印證了這一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2%,較6月下降了0.3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降幅較上月有所擴大。
屈宏斌認為,以紡織為代表的輕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反彈,但重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大幅下滑。匯豐中國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走低,也顯示外需仍在下滑,繼續拖累工業生產。
而在諸多投資刺激政策出臺后,前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0.4%,僅與前6月持平,環比增長1.42%。值得關注的是,7月新增項目并沒有呈現井噴式上漲。1~7月份,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7.6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6.85萬億元,同比增長23.6%,提高0.4個百分點。
消費數據也并沒有受到前期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明顯提振。2012年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1%,比6月數據大幅下挫0.6個百分點。
下半年首月經濟數據走低,也使得經濟筑底企穩存在很大變數。魯政委說,本來預計三季度GDP能達到7.8%,但從目前的工業增加值數據來看,經濟增速仍面臨下調風險。
物價持續下降和經濟態勢未明,讓再次出臺刺激政策的預期有所增強。
張智威認為,弱于預期的工業增加值表現和CPI降低為經濟刺激留出了政策空間。預計央行會在8月下調存準率50個基點,以促進投資項目盡快啟動。
繼“新36條”行業實施細則陸續出臺之后,本周國務院還全文發布了《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將通過降低流通環節費用、加大流通業用地支持力度、稅收優惠等措施,助推流通體制改革。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對于理順我國消費領域的機制障礙、擴大消費是重大利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