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2 01:12:45
對位于環境敏感區內重點防控企業全面開展風險評價;重點防控企業特征污染物釋放、轉移報告率大于80%。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山西苯胺泄漏事件、紫金礦業泄漏污染事件、杭州苯酚槽罐車泄漏引發新安江污染事件……一系列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不良社會影響,一次次敲響化學品污染防治警鐘。
2月20日,環保部公開發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我國化學品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目前有3000余種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危害,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癥村”等嚴重的社會問題。為此,我國將對化學品污染進行全面防治,并將確定三種類型58種(類)化學品作為“十二五”期間環境風險的重點防控對象。
有業內專家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在化學品的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存在較大環境風險,相關各部門需要通力合作,加強監督和管理工作。
污染防控形勢嚴峻/
《規劃》透露,我國目前有生產使用記錄的化學物質達4萬多種,其中3000余種已列入當前《危險化學品名錄》。其中具有急性或者慢性毒性、生物蓄積性、不易降解性、致癌致畸致突變性等危害的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嚴重。而相對于化學品環境管理需求,我國目前存在著化學品生產和使用種類、數量、行業、地域分布信息不清,重大環境風險源種類、數量、規模和分布不清,多數化學物質環境危害性不清,有毒有害化學污染物質的排放數量和污染情況不清,化學物質轉移狀況不清,受影響的生態物種和人群分布情況不清等多種問題。
一位相關部門的知情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的關鍵是基本情況不清楚,十多年前就有專家提出要做這方面的立法,我們做過很長時間的立法調研,主要阻力是部門管理職責還不太清楚。”
《規劃》指出,目前我國化學品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環境污染和風險隱患突出,某些在發達國家已淘汰或限制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在我國仍在規?;a和使用,存在部分高環境風險的化學品生產能力向我國進行轉移和集中的現象。
全國人大環資委調研室主任王鳳春也告訴記者,現在重化工、煤化工等產業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點,這也是化學污染防控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
個別地區現“癌癥村”/
對于造成“癌癥村”的原因,王鳳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化學品是一個主要的方面,包括兩種來源:一是直接的化學品污染,還有一種是排放出去的廢物當中含有化學物質。
《規劃》指出,近年來我國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動物和人體中已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局部地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內分泌干擾物質濃度高于國際水平,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氣突發環境事件,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癥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相關研究顯示,近年來危險化學品污染的發生率占突發環境事件的比例超過一半。2008年~2011年,環境保護部共接報突發環境事件568起,其中涉及危險化學品287起,占突發環境事件的51%。自2010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紫金礦業泄漏污染事件、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陸上輸油管道爆炸火災引發海洋污染事件、杭州苯酚槽罐車泄漏引發新安江污染事件等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不良社會影響。
王鳳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化學品的生產、運輸、使用流程當中,運輸是當前比較薄弱的環節,因此加強運輸環節的管理顯得更加迫切。
確立重點防控目標/
自上世紀初以來,我國化學工業從無到有,并增長迅速,現有規模以上化工企業達25000多家,農藥、染料、甲醇、化肥等產品的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令人擔憂的是,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重化工產業在工業體系中仍將占有較大比重,每年約有數千種新化學物質在我國申報生產和進口,對其造成的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危害性尚不能完全掌握,環境管理和風險防控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與挑戰。
基于此,《規劃》要求到2015年基本建立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大幅提升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能力,顯著提高重點防控行業、重點防控企業重點防控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水平,并特別強調要全面完成化學品生產、使用及環境情況調查,掌握我國化學品重點防控行業、企業環境風險現狀?!兑巹潯诽岢龅?ldquo;十二五”具體目標包括:重點防控企業危險化學品環境登記覆蓋率達到80%;提高企業固有風險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突發環境事件頻次;新建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100%;對位于環境敏感區內重點防控企業全面開展風險評價;重點防控企業特征污染物釋放、轉移報告率大于80%。
對企業進行集中管理將是未來的化學品管理重點之一。王鳳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集中起來相對來說就比較好管理、好監控,但對于什么地方能建什么地方不能建,一定要形成科學的規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