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4 00:57:57
公車改革正在進一步朝著利好自主品牌的方向行進,公務車采購細則有望在兩會后出臺,進一步貼合自主品牌的售價區間。
據不完全統計,公車采購的市場總量或在六七十萬輛,采購金額超過千億元。在龐大的市場蛋糕面前,各自主品牌企業也紛紛推出自主高端系列產品。
并非所有自主品牌都能在這一細分市場分得紅利,要獲得公務用車甚至高端公務用車的 “訂單”,經過市場檢驗的自主品牌車型才可以獲得先機。
顯然,榮威950是一款有備而來的車型,該車自2012年上市以來,賺取了良好的市場口碑,這款國內首個B+級自主品牌車型,也是國內首款直接進入合資B級車腹地的自主品牌中高級車。
經過7年的發展,上汽自主品牌積累了在研發、制造和服務三個方面的核心競爭優勢,實現了對主流細分市場的全覆蓋,上汽逐步實現了從抓產能向抓產業競爭力和產業鏈的轉變。
當今在全球經濟格局動態調整,價值觀不斷變遷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正站在轉型發展的關鍵路口上,公車自主化的政策利好,為自主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政策利好只是短暫的,具有“核心競爭力”仍將是考量自主品牌是否強大的不變指標。
政策利好仍存挑戰/
在一般公務用車上,2012年新推出的公務車采購目錄,已經用清一色的自主品牌替代了合資品牌,但高端公務用車乃至領導干部用車依然為“合資品牌”敞開大門,不過,隨著政府導向傾斜和公車改革的深入,這一“合資福地”也有望為自主松綁。
去年12月,中央審議通過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中,對黨員干部明確提出了“厲行勤儉節約”等相關要求,并提出各級政府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
此后,寧夏、湖南、甘肅、新疆等多個省級黨委政府出臺文件規定:相關政府部分更換公務用車,需選擇國產自主品牌汽車。而隨著省級常委會出臺規定文件,???、杭州等地市相繼出臺細則,要求市委、市政府領導逐步換乘自主品牌汽車。
為了彰顯各地政府 “領導用車”改變的決心,包括廣州等各地領導干部先后選乘自主品牌作為“垂范”。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公車改革的深入和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大力提倡,自主品牌在一條腿跨入常規公務用車采購目錄外,還將進一步進入高端領導用車的備選之中。
進入高端公務用車領域,對自主品牌來說,無疑是繼“雙18”規定后又一重大利好?!跋鄬ζ胀ü珓沼密嚕I導干部用車對市場的導向作用將更加明顯”,業內人士分析表示。
不過,雖然高端公務用車開始向自主品牌拋出 “橄欖枝”,但這并不意味著自主品牌都能從這一細分市場受益。相反,這條路充滿挑戰。
從外部環境看,目前的高端公務用車上,豪華品牌乃至合資品牌仍占據采購市場的絕大多數。國內證券投資機構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中國超過20%的政府用車仍為奧迪品牌,以奧迪A6為主導的車型稱霸高端公務車市場。而據2009年中央政府采購網公布的 《2009~2010年中央國家機關汽車協議供貨汽車廠商名單》顯示,寶馬、奔馳這樣的豪華車品牌皆在其中。豪華品牌之外,別克君越、大眾帕薩特等合資車型則作為高端公務車的第二陣營,牢牢把握著這一市場。
其次,根據現行的“公務車管理辦法”,省部級官員配車需8年一換,公務車的高使用效率使得在采購中對車型的品質和性能乃至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從現實層面看,由于我國自主品牌起步較晚,15萬元以上的車型、包括在產品力方面與合資品牌可以媲美的車型并不多,僅有榮威950、華晨中華、以及亮相不久的紅旗、紳寶等車型,自主品牌在高端公務用車領域的“突圍”尚存難度。業內人士分析表示,自主品牌車型要獲得更高端的采購蛋糕,必須具有可“比肩”合資車型的綜合實力。
自信產品助推公務車采購自主化/
從2009年開始全面對接大眾體系之后,上汽乘用車的產品體系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布局,榮威950作為第二代產品規劃中的標志性車型,不管是從價格、排量,還是從消費人群來看,榮威950已經將榮威品牌的定位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榮威950在高端公務用車市場上的突出表現源于其精準的市場定位和良好的產品品質,作為上汽集團全新第二代產品的旗艦車型,從產品研發之初,上汽集團就將榮威950定位為上汽內部的“奧迪”,并不惜巨金,投入18億元的研發費用,實現了100%的自主研發。
榮威950誕生于上汽整合全球領先資源全新開發的GlobalE平臺,擁有2.0L、2.4L、3.0L三個排量5款車型,售價為18.89萬~31.99萬元。完全符合部級和副部級領導用車為38萬元、2.5升以下和28萬元、2.0升以下的領導用車標準。
動力總成方面,榮威950的2.4L和3.0L排量車型均采用引領全球發動機技術主流趨勢的TGI智能缸內直噴發動機,配合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不降低功率扭矩的前提下,有效降低3%的油耗和25%的冷啟動排放。
安全技術方面,榮威950以B+級車型的定位達到了行政級豪華車型的安全標準。榮威950在四路多頻CAN-BUS車身集成總線系統的基礎上,采用了最新的“十位一體旗艦級安全系統”,全面囊括ABS、EBD、TPMS、EPS等十大安全科技。全車應用了全球最高強度精密制造工藝,有多達6800個焊點,高于一般車輛35%。
鑒于公務人士的休憩、決策等經常在車內完成,榮威950在靜音效果、科技配置等各方面都精益求精,營造了無與倫比的乘坐感受。據上汽內部人士介紹,“榮威950的靜音水平達到了同級最佳標準,并且在舒適性配置和動力參數各方面可以媲美奧迪A6L2.8LFSI,而價格僅為奧迪A6L的三分之二”,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此外,為了確保公商務性能,榮威950還配備了一系列務實的公商務設計:后排配備220V標準電源輸出,也讓坐乘者可以將筆記本電腦、打印機等常用辦公設備直接移入后排的“公商務空間”里,配合可旋轉航空閱讀燈,為公商務人士提供更大的移動辦公續航支持。
不僅如此,榮威950配備的雙液晶顯示屏、Infinity11喇叭殿堂級高保真環繞音響更能帶來超凡的影音享受,也能為公商務人士消除日理萬機的疲頓。
在售后維修保養方面,為迎合高端用車市場的服務需求,上汽推出“宅捷修”服務品牌,高端尊崇體驗的上門式一站服務涵蓋80余項內容,滿意率達99%以上,體現出自主品牌杰出的軟實力。
得益于產品品質和售后等綜合實力的比較優勢,上汽榮威成為自主高端采購中的“優勝者”,據了解,目前除上海市政府已采購榮威950作為指定用車外;四川省政協會議也將榮威950作為接送專車;今年兩會期間,共有近100輛榮威950進京成為媒體兩會采訪專用車,不僅如此,榮威950已經打入了浙江、江蘇和山東等鄰近省市的政府采購市場。
榮威品牌的精準戰略/
公務車自主品牌化已是大勢所趨。在日益透明的輿論環境下,選用自主品牌車時,不能忽視公務車須塑造有責任感、有擔當、低調務實親民的政府形象的訴求。而只有當一部車有了品牌文化自信,才能夠滿足公務車的此類訴求。因此,除了要求公務車具備過硬的產品力外,還應要求其深具文化自信。
經過6年多時間的投入和建設,上汽對榮威品牌的打造已經初見成效,2012年,上汽以全年20萬輛的銷量創造了200億元的銷售額,單車均價突破11萬元。而從第三方調研顯示,榮威品牌知名度在2011年已經提升到93.4%,品牌熟悉度達到65.3%。在品牌溢價力上,榮威、MG雙品牌已經具有5%以上的品牌溢價,即使與部分合資品牌相比,雙品牌也開始具有3%左右的品牌溢價。
作為上汽第二代旗艦產品,榮威950體現了中國汽車制造的最高水準,不僅深具低調大氣、堅韌務實的公商務氣質,更以超越大多數同級合資品牌的綜合產品力,彰顯了中國文化“低調務實”的精神,有利于塑造低調務實親民的政府形象。
長期以來,上汽始終遵循“高起點、國際化、跨越式”的發展戰略,堅持“正向開發”,從消費者的需求設計貼近市場、貼近用戶的新品,創新打造具備“核心競爭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的自主品牌中高端產品。
不論是上汽自主品牌20萬輛的年銷量,還是榮威W5的丈量邊關活動受到眾多媒體和車友的支持,還是榮威950、榮威550等產品被多個權威機構授予多項年度大獎,都說明榮威這個自主品牌已經獲得市場的擁護和肯定。
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陳志鑫將這一切歸因于體系競爭力。他表示:“上汽的自主品牌建設圍繞一個目標全方位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即以創新的思路、差異化的手段來打造核心競爭力,榮威和MG兩大品牌已經在中高端市場基本站穩腳跟,品牌知名度進入第一陣營?!?/p>
中國汽車已經走過30年的合資歷程,或許這只是中國汽車前進中的一個時間段。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汽車業尤其是自主品牌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如今,自主品牌完全有能力制造出品質媲美合資車的車型。
為打造強勢自主品牌,上汽在研發投入上可謂不惜血本,據了解,截至目前,上汽已經投入了230億元用于自主研發。在完成一代產品對各個細分市場的覆蓋后,上汽又開啟了二代產品的研發序幕,上汽自主品牌建設進入了“產品質量、科技含量、品牌份量”三量同步提升的新階段。
從無到有,從殘缺到完整,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已形成完整的供應體系,從而擺脫了從前依靠進口的局面,全面的本土化生產使國內自主品牌形成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產品供應體系。
“十二五”期間,上汽還將計劃投入222億元,到2015年達到450億,力求打造完成七大平臺,完成十幾款新車的投放。到2015年,上海汽車研發工程師團隊將擴充至3500人,形成像底盤研發這樣的核心技術能力,進而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研發投入之外,上汽今年還完成了對榮威、MG雙品牌的分網,滿足品牌差異化的需求,未來,榮威品牌將全面回歸自主定位,強化中國元素,遵循中國社會主流價值,實現在私人用車和高端公務用車上的雙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