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5 00:33:17
◎銀玉芝
鱈魚一生中平均要游一萬英里。而一條鱈魚死后,要再經過一萬英里才能抵達餐桌之上。在白令海峽被漁網撈起,鱈魚被運送到中國東部的青島。在一座巨大陰冷的工廠里,一群工人用刀子刺向這些半冷凍的魚,熟練地分開魚肉與魚骨。隨后,這些魚被冷凍裝入貨船,前往歐洲或美國的食品加工廠。也許還要經歷一段旅程,才能最終到達莫斯科小學生的餐盤上。
上個月底,英國《金融時報》以特稿式的導語開頭,探討食品全球化面臨的監管難題。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代表2012年以來,國外媒體面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時,思考方式的最新變化。
也正是因為食品供應鏈的愈發全球化,外媒對中國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有增無減。
從去年上半年的紅牛添加門、老皮鞋酸奶、毒膠囊到下半年的塑化劑、速成雞等等。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披露,有的本身就是通過國外媒體 “出口轉內銷”,有的由國內媒體率先報道,之后國外媒體迅速接棒,深刻評析和調查事件真相。
簡單梳理2012年,外媒有關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可以看到,批評雖然刺耳,但理性探討和建議越來越多。
以茶葉的 “農殘門”風波為例,2012年4月,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發布《2012年茶葉農藥調查報告》稱,在國內9家知名品牌的18種茶葉中發現了農藥殘留,其中含某些致癌和禁止使用的化學品。歐美媒體率先對此進行了報道,優雅的英國紳士戲稱,品茶也會中毒。
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評論認為,在等待農民和商人提高食品安全意識、消費者選擇權有所加強的這個空窗期,法規或許才是人們唯一的希望。加快步伐為食品生產制定嚴格規定,加強監察,嚴懲罔顧法規者。
掃除了誘惑,或許良心就會有更好的滋長環境。英國BBC也認為,中國政府在食品安全上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但這些投入的結果喜憂參半。要拯救中國的食品安全,需要從制度改革上下手。
但何為制度,這對中國當下來說是否能辦到?向來以獨立著稱、不曾加入任何醫學和科學組織的《柳葉刀》雜志,溫和地敦促中國應該遵守全球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該雜志也預計,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已持續多年,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之所以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紐約時報》看來,鑒于中國當前不發達的機構能力及較為弱勢的民間團體,想要完成監管目標常常需要依靠行政命令。
該報指出,宗教價值觀、發達的監管結構及法律三者一起,幫助定義了商業行為中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總體而言,該報的看法和溫家寶總理的道德呼喚類似,因為道德方面的缺失,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如此令人擔憂。類似的觀點在美國《華爾街日報》和日本NHK上也有體現。
面對食品 “全球化”帶來的危機,僅僅是幸災樂禍或者譴責都是不夠的。
美國彭博新聞社認為,中國農民和小企業的地位低于歐美國家,他們被迫把成本降低。法新社也認為,讓農民和中小食品企業分享到更多的利潤,他就能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提高產出和質量上,這反過來會幫助改善整個食品供應鏈。英國《金融時報》稱,許多跨國公司和零售商也同意這一點。
2012年以來,多家歐美及日韓媒體不約而同發出聲音,希望發達國家和中國在食品安全標準上展開合作。日本《產經新聞》等媒體就報道稱,該國農林水產省將和中國合作。而在此之前,日本方面還和中國食品龍頭企業簽訂了諒解備忘錄。
但合作不是件容易的事。英國《金融時報》新近一篇報道認為,對于質檢部門和政府來說,監管全球食品供應鏈是一項艱巨挑戰。報道轉述歐洲一位曾經的食品行業主管,在談到計劃推出一種冷凍食品時說的話,他檢查了歐洲各大零售商的冰箱,這些冰箱的溫度高達16攝氏度,只有英國遵照了0~5攝氏度的標準。
是的,別說是在中國,即便在歐洲,整個食品行業也在抱怨缺乏相互協調。盡管人們對官員、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相互指責感到不滿,但在許多方面,修訂規則卻遲遲沒有發生。該報道引述行業人士的話,“我們認為有規則是好事,要是這些規則能夠統一就更好了。”
在中國建立一套信得過的食品安全體系之前,獲利的其實是外國人。
英國路透新聞社2012年6月以《中國食品安全丑聞使外國奶制品走俏》為題報道,全球食品和乳制品公司再一次將賭注放在中國快速成長的乳制品市場上。四年前嬰兒配方奶粉驚爆丑聞,中國奶制品企業受到重創,外國企業尋求以安全為賣點,替代中國產品。
無獨有偶,美國《華盛頓郵報》也報道稱,美國輸入中國最多的不是蘋果的iPad、iPhone,也不是什么高精儀器和金融服務,而是食品。從大豆、豬肉到包裝食品,各類食品對華出口量都在大量增長。美國在推動經濟“回歸實體”的過程中,不僅包括制造業,也包括農業。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很大程度上對美國是機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