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地產

    每經網首頁 > 地產 > 正文

    烏魯木齊600戶農牧民安置房質量不過關[組圖]

    人民日報 2013-05-29 10:50:42

            

                           斷裂的墻。
                    胡仁巴 陳維華攝影報道

         

                          斷裂的墻。
                  胡仁巴 陳維華攝影報道

        

                     內芯由竹篾制作的窨井蓋。
                   胡仁巴 陳維華攝影報道

         

                        過窄的門。
                胡仁巴 陳維華攝影報道 

    核心閱讀

    依據方案,烏魯木齊天山區近600戶農牧民的安置房按國家抗震標準建設,實際卻直接建在回填土上,也未設地圈梁。建成不久即房屋下沉、墻面開裂、屋頂滲水。房屋門寬只有70厘米,大點的家具就搬不進去。居住區內道路窨井蓋內芯由竹篾制作……而安置點遠離草場耕地,“征房不征地”給農牧民造成困擾。

      安置房質量難安心,部分村民搬遷時間一拖再拖

    “這個房子就是送給我,不要錢,我都不要。”5月22日,烏魯木齊市烏拉泊村村民蘇金石指著將要入住的統一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農牧民搬遷安置房直搖頭。

    據了解,該搬遷安置點于2009年開工建設,2010年10月完工。因搬遷補償款問題,村民與政府沒有達成協議,一直到了2012年年末才陸續有村民搬進安置點。

    “我們入住前,這些裂痕還不明顯,這才半年,裂縫擴大到了差不多一公分,我們住的真不踏實。”先期入住安置點的村民阿思哈指著自家房子的多處裂縫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記者看到,多處住宅外墻腳地面明顯凹陷,并有多道裂痕,順著房主人的指引,屋內前后窗臺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一直延續到地面。

    “這個地方最早是采砂的地方,在回填土上蓋房子,按照規定要把回填土挖走,而且建房時為抵御地震應設地圈梁,但是這些房子都沒有。”村民馬生榮說。

    “這房子的門太窄,家具稍微大一點就根本搬不進去。”蘇金石說,自己新買了一臺冰箱,但是房屋門洞只有70厘米,根本搬不進去。這樣的房子怎么就通過了相關單位的驗收呢?

    據記者了解,這些搬遷安置房由建設單位烏魯木齊市天山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于2010年修建完成。截至目前,因搬遷補償款問題和以上安全隱患問題,村民與管理部門仍沒有達成協議,所以搬遷時間一拖再拖……

     安置點遠離草場耕地,“征房不征地”造成許多困擾

    位于烏魯木齊市南郊17公里處的烏拉泊村,2006年2月劃歸該市天山區。當時天山區撤鄉設街道辦,成立了紅雁街道辦事處,下轄烏拉泊牧場、烏拉泊村、烏拉泊社區等。街道辦轄區有2700余戶人家、1.2萬多人口。因烏拉泊村轄區有離城市最近的地下水溢出帶,源自于天山博格達峰和南山的冰雪融水,純凈無污染,年出水量接近烏魯木齊市城市供水的2/3,從而成為了一級水源地。

    然而,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劇,烏拉泊水源地水質由一類降至三類。為此,2006年初,烏魯木齊市人大將保護烏拉泊飲用水源的相關議案定為1號議案,實施為期4年的烏拉泊水源地保護工程。其中計劃一期投資3.1億元,完成水源保護區所有農牧民和自治區水利廳工程一處整體搬遷。據2010年4月烏魯木齊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視察組對常委會批準的4項政府融資貸款項目進行視察時顯示:此次搬遷的農牧民分屬烏拉泊村和烏拉泊牧場,初步統計涉及581戶1696人,基本涉及烏拉泊地區所有住房。

    讓烏拉泊村農牧民關注的搬遷安置房選址,位于烏魯木齊市南郊天山大道與蘭湖路相交的三角地,占地574畝,建設600戶,分為8個標段建設。每戶安置房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3.22平方米。

    5月22日下午,據當時烏拉泊村首批搬遷示范戶之一馬生榮說,他過去一直生活在南山牧區,在山里放牧。家里原有1000畝草場,緊挨水源地的老房子100多平方米,還有一個700多平方米的院子。2007年11月,告別老屋舉家遷到新村。按方案,新的定居點是按國家抗震安居房標準蓋的,他搬新房時僅得到4.7萬元的補助。其中,2.5萬元是政府給的搬遷補助,2.2萬元是老房子的院墻、樹和廚房的補償。

    “我們祖祖輩輩以種地和養殖為生,現在把我們的住所搬到5—6公里之外的地方,而把耕地留在原地。這讓我們如何種地?怎么放牧牛羊呢?”村民周洪林認為:當時相關部門開展搬遷工作時,采取“征房不征地”手段,給搬遷的農牧民造成生產與生活的分離和脫節。

     

    責編 劉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