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00:50:17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銀行同業業務風險的爭論大多集中于國有行和股份行,而城商行的同業業務卻少有涉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井鑫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楊井鑫 發自北京
近期的“錢荒”風波將銀行同業業務推到了風口浪尖,而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上周也透露,監管層正研究有關同業業務規范性文件。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銀行同業業務風險的爭論大多集中于國有行和股份行,而城商行的同業業務卻少有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城商行的同業業務風險總體上不如股份行,但各行之間的業務差異卻非常明顯,亦需警惕個體風險。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表示,在國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之中,股份行的潛在風險才是最大的。而在此次“錢荒”中,中小型銀行的風險也暴露了出來。
股份行“潛在風險最大”/
“‘錢荒’的根源在于資金期限的錯配,銀行暫時無法融到資金產生了這一現象。”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之中,股份行的潛在風險才是最大的。
胡月曉表示,國有行屬于大型銀行,而股份行和城商行都屬于中小型銀行。在這次的“錢荒”中,中小型銀行的風險明顯暴露出來了。而城商行一般是小型銀行,與中型的股份行的情況又不一樣,風險要低一些。“從資產和負債來看,國有行和城商行的同業業務資產和負債相對較平衡,股份行的負債卻要高于資產很多。這決定了股份行需要在市場上不斷地融資,一旦融不到資金,風險就產生了。”
據他介紹,通過貨幣市場為迅猛發展的同業資產籌措資金,是銀行在擴大同業資產經營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存款業務市場格局相對穩定,短期難以有效提高。為應對迅速提高的同業資產規模,借助同業資產在貨幣市場上進行融資操作,操作很便利,當貨幣投放突然減速,在市場上的反應就表現為“錢荒”。
他認為,城商行目前同業業務的風險總體上是可控的,并非外界所認為的風險更大。
與此同時,尚福林也在上周末對外表示,銀行業務結構存在缺陷,目標直指銀行同業業務。而面對同業業務的快速增長,此前央行也曾多次提醒銀行應規范同業業務。
據權威統計數據,截至去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同業資產占總資產比例已達15.13%,比年初上升1.8個百分點。
城商行同業規模差異大/
盡管城商行的同業業務總體風險可控,但銀行之間的差異卻十分明顯。由于近兩年銀行利潤的下滑,部分城商行將業務的擴張重點放在了同業業務上,而另一些銀行卻對同業業務缺乏興趣。
在大連銀行、天津銀行等多家等待上市的銀行中,每家的情況各不相同。其中,大連銀行的同業業務發展較迅速,而天津銀行去年的此類業務發展卻幾近停滯。
據大連銀行2012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買入返售資產達144.18億元,較2011年76.36億幾乎翻了一倍。同時,存放同業資金114.55億,拆出資金7億,與2011年存放同業資金117.45億、拆出資金10.5億的數據差異不大。而在同業負債中,2012年該行同業存放資金387.59億,較2011年187.26億增長106.98%。
相比大連銀行,天津銀行在2012年的同業業務基本與2011年一樣。據天津銀行2012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存放同業資金370.25億元,比2011年369.3億僅增0.7億元。而該行去年拆出資金23.91億,買入返售資產95.82億與2011年的數據完全一致。此外,在同業業務負債中,該行同業存放資金、拆入資金和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的數據分別是470.43億、110.71億、167.49億,與2011年數據也沒有任何變化。
“城商行的同業業務發展不一樣,風險也有一些差異。只要業務做得規范,風險也在可控范圍內,就沒有任何問題。”北京一家城商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今因銀行同業業務擴張太快,加上出現“錢荒”,可能未來此類業務會受到監管層的限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