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7-02 14:11:33
劣質“美瞳”充斥市場、色素剝落、引發眼病等種種“劣跡”也隨之而來。面對紛繁復雜的“美瞳”市場,誰來呵護消費者的眼睛?
只要一秒鐘,就能讓眼睛變大變亮變顏色,神奇的“美瞳”得到了很多愛美人士的青睞。然而,由于相關環節的監管薄弱及消費者盲目跟風的消費觀念,劣質“美瞳”充斥市場、色素剝落、引發眼病等種種“劣跡”也隨之而來。面對紛繁復雜的“美瞳”市場,誰來呵護消費者的眼睛?
劣質“美瞳”泛濫 消費者霧里看花
在銀川市,以小型商鋪聚集而著稱的興隆商廈、東方商城、銀川商城等大型商場,因為價格低廉、人流量大,每天有各種品牌的服裝、飾品、五金產品在這里流通,而大量劣質“美瞳”也一度散布其間。
據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明星介紹,一段時間以來,銀川市面上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標號、制作粗糙、衛生狀況差的“美瞳”隨處可見,經營“美瞳”的場所將近百家,但只有27家擁有經營資質。今年5月以來,銀川市開展“美瞳”市場集中檢查,但仍不排除個別商家暗中銷售劣質“美瞳”。
近年來,我國多個城市報道出“美瞳”市場良莠不齊,而在網絡上打著“進口”“優質”旗號的“美瞳”產品更是以價格便宜、品種繁多俘獲了眾多愛美人士,而很多消費者并未看到其中的玄機。
銀川市市民高燦燦以前和朋友出去游玩時,經常會佩戴“美瞳”。“用的次數多了,眼睛出現不適,通過仔細觀察才發現很多產品根本不合格。產品包裝特別簡單,只注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沒有生產地址和產品批號,有的包裝盒上連一個漢字都沒有。”高燦燦說。
“合格美瞳使用的是‘三明治工藝’,色素層會被隔離在鏡片中心,避免色素直接接觸眼睛。”高燦燦說,而相當數量的劣質“美瞳”只有兩層,色素層直接與角膜接觸,嚴重危害健康,但很多消費者并不知道這些。
劣質“美瞳”大行其道 價格低廉監管欠缺是主因
“我們店以前賣‘美瞳’,因為價格便宜,吸引了很多小姑娘。”在銀川商城經營一家美容飾品店的杜老板說,在專業眼鏡店,一副“美瞳”可能要上百元甚至幾百元,這讓很多人難以承受,而在普通眼鏡柜臺、飾品店,一副美瞳基本在40到100元不等,有時甚至20元左右就能買到,有需求自然有市場。
相比實體店,網絡上的“美瞳”更是打足了價格戰。在一些電子商務網站上輸入“美瞳”,大量價格低廉的產品令人眼花繚亂,一款月銷量超過8000件的美瞳產品,單只售價最低還不到3元。
劣質“美瞳”招搖過市,相關監管鏈條的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美瞳”已于2012年2月27日被納入第三類醫療器械監管范圍,自2012年4月1日起,未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不得經營該類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自“美瞳”被列入第三類醫療器械監管范圍并出臺相關查處細則以來,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提高,相關部門的查處工作也實現了“有法可依”。然而,無證經營戶銷售“美瞳”都比較隱蔽,一般不會提供票據,要立案往往證據不足。同時,由于消費者維權意識淡薄,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容易選擇沉默,要破解劣質“美瞳”藏匿市場的難題,僅靠暗訪和舉報顯然不能收到預期效果。
消費觀念須改變 加強宣傳與監管是關鍵
“跟普通隱形眼鏡相比,美瞳進行了顏色處理,起到的作用僅僅是美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能因為愛美影響了健康,切記安全健康最重要。”寧夏銀川中醫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歐寧江說。
專家表示,從醫院接診情況來看,因佩戴不合格“美瞳”引發眼病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愛美的年輕女士及學生群體。特別是學生,在這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因此,及時有效的宣傳,改變不科學的消費觀念是避免劣質“美瞳”傷害消費者健康的第一道關口。
“千萬不要為了吸引他人眼球,搭上了自己的眼球。”陳明星說,最近,銀川市正在搜集正確使用美瞳的宣傳語。很多市民建議,宣傳語說得“狠”一些,效果往往更加明顯,以此幫助消費者改變貪圖便宜的僥幸心理,是讓劣質“美瞳”無處藏身的“源頭”之策。
“在具體宣傳手段上,可以更加多元化。”銀川市市民高娟說,比如,可以通過短信平臺向市民發送信息,告知劣質“美瞳”鑒別方法及舉報電話。同時,微博、微信、校訊通等現代化手段,也可以成為有效的宣傳載體。此外,開展宣傳活動走向學校和社區,講解相關知識,也是非常有效的宣傳方法。
在對“美瞳”市場的監管方面,陳明星表示,自“美瞳”被列入第三類醫療器械監管范圍后,如何鞏固集中整治效果,將監管常態化就成為重中之重。因為高利潤的誘惑,仍有商戶在頂風售賣劣質“美瞳”,便衣暗訪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一些市民建議,監管部門可與群眾搭建監管“合作體”,通過聘請一些市民作為“暗訪專員”,及時發現藏匿的不法商家。同時,及時將查處的品名、生產廠家、供貨方及相關資質、購進渠道、品種、數量等結果在媒體上進行公示,從而多渠道滌清美瞳市場。
原標題:“美瞳”反遭“傷瞳”之痛——“美瞳”市場亂象調查
原文鏈接: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3-07/02/c_116363471.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